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生命邀约 > 八十五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八十五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小熊猫给我发语音告诉我他准备离家坐高铁去学校的时候,我所工作的城市雨下得正大。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我只是在雨里走了五分钟的路,帆布鞋和裤脚就被雨水打湿了,每走一步都可以感觉到有水在鞋里“吱呀”作响。

我一手撑着伞,一手拿着手机跟小熊猫聊天。

小熊猫说:“我把门厅的灯给你打开了,给你打了一桶水,应该够你晚上回来喝了。”

我问他:“你那里雨大吗?有送你去车站吗?”

他说:“我自己坐出租车走,这会正是学生放学的时间,路上已经堵车了,看不见空的出租车。”

听他这样一说,我的心立即焦急起来,恨不能长出一对翅膀飞到他的身边,亲自送他到高铁站,亲眼看着他进站才能安心。

我说:“你如果赶不上这趟车,一定要告诉我,给你改签车票,坐晚一点的车到学校。”

小熊猫说:“知道了。”

我始终不放心,直到小熊猫发来顺利到达高铁站的信息,才放下了始终悬着的一颗心。

“养儿方知父母恩”。

在伴随小熊猫成长的夜夜里,我一更比一的了解了这句话,对父母的感恩之心甚一。可惜我的父母早已过世,让我只能在心中时时念叨着:“子欲孝而亲不在”遗憾叠加着遗憾。

如果说起描写子对父母思念的诗,孟郊的《游子吟》绝对是和骆宾王的“鹅鹅鹅,曲项向天歌”一样,几乎是每个中国幼时必读必背的古诗词之一。每个离家久了的游子,总会在每个想家、思念父母的时候,在脑海中想起孟郊的《游子吟》这首诗。那个在诗里缝补了千百年的母亲,已成为一个思念母亲的印记,刻在了每个的心上。

今天,我想讲的是另一首思念父母的诗,即《诗经·小雅·蓼莪》: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

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瓶之罄矣,维罍之耻。

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出则衔恤,则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拊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出腹我。

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南山烈烈,飘风发发。

民莫不榖,我独何害。

南山律律,飘风弗弗。

民莫不谷,我独不卒。

《诗经》中的这首诗,是我已知的最早描写父母辛劳的诗。

作为《诗经·小雅》里的名篇,这首诗通过替使用赋比兴三种表现方法,传达了孤子对父母的哀伤思,通过回旋往复的抒表现出“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沉痛心

《蓼莪》没有华丽的辞藻,对生我育我的父母直抒胸臆,文辞质朴,感

莪,一种,即莪蒿。李时珍《本纲目》:“莪抱根丛生,俗谓之抱娘蒿。”

这首诗共分为六章。最感的是第三和第四章。

此诗前两章以“蓼蓼者莪”起兴,诗恨自己不如抱娘蒿,而是散生的蒿、蔚,联想到父母的因为辛劳过度而导致身体衰弱。

此诗第四章诗一连用“生我、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腹我”九个动词和九个“我”字,反复哭诉:爹爹生下我,妈妈喂养我,你们护我疼我,养我长大培育我,想我不愿离开我,出家门怀抱我。想报答爹妈养育的大恩德,老天却降下灾祸让我一片孝心落了空。清代沈德潜说:“《蓼莪》连下九‘我’字,至,不觉音之繁,辞之复也。”

“民莫不穀,我独何害!民莫不穀,我独不卒!”此诗的最后两章表达未能在父母身前尽孝,让年迈的父母享受天伦之乐,不能终养父母的痛极之,未能尽孝的痛苦和遗憾。

汉乐府《孤儿行》:

孤儿生,孤儿遇生,命独当苦!父母在时,乘坚车,驾驷马。父母已去,兄嫂令我行贾。南到九江,东到齐与鲁。腊月来归,不敢自言苦。多虮虱,面目多尘土。大兄言办饭,大嫂言视马。上高堂,行取殿下堂,孤儿泪下如雨。使我朝行汲,暮得水来归;手为错,足下无屝。怆怆履霜,中多蒺藜;拔断蒺藜肠中,怆欲悲!泪下渫渫,清涕累累。冬无复襦,夏无单衣。居生不乐,不如早去,下从地下黄泉。

春气动,萌芽,三月蚕桑,六月收瓜。将是瓜车,来到还家。瓜车反覆,助我者少,啖瓜者多。“愿还我蒂!兄与嫂严,独且急归,当兴校计!”

曰:里中一何譊譊!“愿欲寄尺书,将与地下父母,兄嫂难与久居。”

此诗载于《乐府诗集》三十八卷,又名《孤子生行》或《放歌行》,属《相和歌辞·瑟调曲》。诗歌通过描述一个备受兄嫂虐待的孤儿的悲惨生活。本来,孤儿年龄虽小,但已到了足以自立的年龄,这时他本可以弃家而走,但严密的封建宗法关系却象一张残酷的网,束缚了他的自由,使他不得不忍气吞声地在兄嫂手下,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悲惨生活。而孤儿的兄嫂,虽然做出了如此不义之举,但却没有得到社会舆论的应有指责,致使孤儿时时萌出绝望之念。

在封建社会中,血亲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赤的金钱利害冲突和森严的封建等级基础之上的,一旦温脉脉的面纱被撕毁,尊长者就会露出狰狞的吃凶相,卑微者就会沦为隶,受尽虐待、凌辱和折磨,求生不能,告诉无门,唯有死路一条。《孤儿行》就是这样一篇惨晶泣血的控诉书。

而这首诗是说诗与父母相依为命,失去了父母,有家也好像无家的孤苦伶仃。因此,《蓼莪》里真实感的流露,提醒着读到这首诗的后,孝顺父母是无时无刻的,不要等到阳两隔之后才后悔父母在世时没有尽孝。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