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应该说,其中一段是完整的修行法门,另一端是拼凑而成的,跟姬延说的那个钦天监的老道士有关。
第一段的话,对我来说有比较好的借鉴作用。为什么这么说呢,嗯……里面详细讲述了如何去
控对手的神智,利用记忆提升自己的功力或者攻击,还有就是如何使用别
的特异之处。
这跟我的未名境有很多相似之处,或者说,这就是我的未名境的完整版。我说我怎么会完全没有办法控制我自己的未名境呢,原来我的未名境也是受到了姬延的影响,是他一手安排的。
这样一来,我既能够拥有与世上任何
的一战之力,又不至于会逃脱姬延的手心,还真是好算计啊。
第二段……嗯……不是很对劲。在姬延的记忆中,和那个老道士
手的次数,没有十次也有八次了。每一次都是连面都没见着,就会被打退。我翻看无数次,还是没有找出这个道士的线索,行甚名谁,长得什么样,全都不知道。
我只能从姬延的记忆中看到,他自己着装的不同。每一次去挑战的时候,都不是穿的一袭僧衣,反而是按照当时民间的穿法。
这就出现问题了。
姬延的衣服,从汉朝制式的到明朝初年的那种都有,意味着过个一两百年,他都会去挑战。姬延靠的是把这个念
转移到不同的
的身体中,来获得长久的生命。可那个道士靠的是什么呢?
我还在打坐呢,慢行这小子就没
没脑的冲进来了,一下把我打醒,给我拿了一张纸条。
我打开一看,纸条上只写了两个字“拜帖”,然后就什么都没有了。
“这谁写的?”
“不知道啊。”
“不知道?你都不知道?”
“我要知道还至于这么着急忙慌的吗!”
“嗯,好吧,这是从哪儿来的。”
“城门上面那个锣鼓上面突然出现的。”
“突然?”
“是啊,本来还什么都没有的,突然就出现了。”
“你看清
了吗?”
“没有……”
“师父知道了吗?”
“还不知道呢,我先来告诉师兄了。”
“先别忙着告诉师父,你去把罡鹤找来。”
“好嘞。”
慢行去找罡鹤去了,我且先看看这拜帖。
就是随意的一张纸,还被慢行揉的有些皱,一看就不是什么好的材质。字嘛,也一般。闻一闻,墨也没什么特殊的。应该就是谁的恶作剧,只是我自己过于紧张了。
一个身着道袍的
,一手提着慢行,一手提着罡鹤,踏步进
我的房间,愣是没有惊动任何
。
“你是什么
。”
“拜帖不是收到了嘛。”
“你先放下他们。”
“哦。”
道士倒是听话,直接放下这两个
。
“你们俩先走,带其他
一起走,我来对付他。”
来者不善,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拖延时间。
“你们俩不用走了,除了咱们四个,谁知道谁就得死。”
“你是什么
!”
“姬延没告诉你吗?”
“你就是钦天监那个?”
“不然还能有谁?蟑甲的剑气,有多厉害你是知道的,还有那个君十三,也不可小觑。我能不被他们发现进来,你还知道有别
有这个手段吗?”
“所以,你想
什么。”
“收你为徒。”
“你休想……什么?”
“收你为徒啊。”
“你有病啊,我有师父!”
“那个不行,蟑甲太弱了。”
“你刚才还说我师父厉害!”
“那不是给你个面子嘛。”
“……”
“我可不白教你,我要每天一只肥
,两斤美酒。”
“我可并不打算答应你。”
“那我就弄死他们。”
“你敢!”
“你觉得我不敢吗?”
“你先告诉我原因。”
“我饿了,吃饱再说。”
还真是疯疯癫癫的,我让罡鹤和慢行不要说出这里的事,让他们去准备肥
和酒。
“你的茶没有朱祁镇的好喝啊。”
“废话,要喝好茶,你去找朱祁镇去。”
“生什么气嘛,不好喝又不是不喝。”
“
喝不喝。”
肥
和酒到了,老道士直接上手,抱着
就开始啃。我就坐在床上等他吃,这个吃相还不如慢行。
吃完之后,这道士咂咂嘴,往我这儿走。我以为他要动手,就摆出了攻击的架势。他看都没看我一眼,拉起床幔就擦手、擦嘴。
“你好歹也是高手,做事怎么如此无礼。”
我就不是一个讲究礼仪的
,说这话纯粹是为了恶心他。
“高手也是
啊,你说,手有脏,嘴上又都是油,这样就符合礼数了吗?”
“你还真是无赖。”
“谢谢啊谢谢,好久没有
这么认同我了。”
“你有病吧。”
“是啊,我有三个病,一个比一个神奇,所以我师父给我起的法号叫三奇子。”
“三奇子!”
“你认识我啊。”
三奇子是早先师父编造的一个名字,没想到还真有这么一个
,还是姬延的死对
。
“不认识。”
“我就说嘛,你要是知道的话,就不会这么拘谨了,来来来,就当自己家,放松一点。”
“这本来就是我家,你才是不速之客!”
“什么叫不速之客啊,我不是给了拜帖了嘛。”
“好了,我不想多说了。”
“别不说啊,你得问我,为什么要收你为徒啊。”
“不问。”
“既然你问了,我就告诉你。”
“我没问。”
“这么急啊,那我告诉你。”
“嗯……”
“有
说话了吗?没有
啊,那我说了啊。”
三奇子还真是……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据三奇子说,他必须收我为徒的原因是,不能让我走向邪道。至于这个想法的来源,来自于他的师父,姬延曾经的好兄弟。我问那是谁,叫什么名字,他就是不肯说。
姬姓传承悠久,考据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可这个姬延,离我们并不是那么遥远。我们熟知的春秋和战国时期,是姬延的亲身经历。
秦国和楚国的争雄,在他的见证之下,长平之战,也是姬延的记忆。不知道没关系,有一个词,来源于姬延,那就是“债台高筑”。
债台高筑,讲的是姬延向富户借钱,充作军饷,准备集合六国的军力,一起伐秦。然而,到了约定的地方“伊阙”,也就是豫州的洛阳附近的地方,发现只有楚国和燕国派了一些兵,其他四国根本毫无动向。
几万
可以说是大军了,只不过比起大秦的几十万雄士,毫无胜算就是了。他们在伊阙等了三个月,还是没有
来。不得已,只能作罢。
回城的时候,借钱给他的富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