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贫道王重阳 > 第十章、翻阅

第十章、翻阅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这首诗本是平山居士林梦屏所写。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虽不庙堂。

却怀有济世救民之心。

奈何独木难支,空有满腔抱负,却无处施展。

只能以诗酒来宣泄心中愤慨。

王重阳年幼时曾受其教诲,以师礼待之,敬重有加。

只是这首诗的内容,在如今的朝廷贵胄看来,未免有些大逆不道,因此流传虽广,却无敢当众宣读出来。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作汴州……”

话音未落,一个衣衫潦倒的青年踉跄着走上楼来,身上散发着浓浓的酒气,环伺堂内众,讥笑道:“尔等真是可怜,真是可怜啊!”

“可怜我大宋坐拥百万雄兵,却只顾在西湖边上饮酒作乐,看来你们是真的把这杭州当做汴梁,再也不想收复失地,光复我汉家河山了……可怜岳王爷满腔忠义,到来竟死于小之手!”

“哪来的疯子胡言语,店家还不把他赶出去!”

此时正值当午,太白楼内食客众多,其中不乏些达官贵

听到青年的醉言醉语,直感刺耳,当下便唤来酒保,想把他赶出楼去。

可酒保根本无法劝阻青年。

反在推搡间差点顺着楼梯摔下去。

这下,有压不住火了。

一个劲装大汉猛地站起来,怒斥道:“哪来的醉汉竟敢狂言造次,我看你是不想活了!”

说着,抓起桌上的长刀,“呛啷”一声,三两步奔到近前。

“都息怒,都息怒,切莫与这醉汉疯计较!”

酒保对这青年的底细略知一二,晓其乃是忠义之后,心中也佩服他的胆量,所以当即便拦在劲装大汉的身前,连连拱手赔笑。

这劲装大汉是军中的都,官职虽不高,却隶属于禁军,要是犯在他的手上,青年就算不丢了命,也得受些皮之苦,

“滚开!”

谁料,劲装大汉眼睛一瞪,直接把酒保推到一旁。

“断你一臂,给你涨点教训!”

大汉喝出声,单刀闪过一道寒光,直向青年肩落去。

“冯都好刀法!”

叫起好来。

“都定要给这狂妄之一点教训!”

听到周围的喝彩。

姓冯的都神也为之一振,刀下的力道又猛了几分。

不过就在这时。

两道微弱的空风声传来,冯都只觉手臂如遭雷击,再看手中单刀,已然断成了两截,刀身掉落在地,旁边还有两颗花生米。

霎时间,大厅内变得鸦雀无声。

所有都不敢再说话。

冯都惊魂未定,冷汗早已浸湿后背,能以两颗花生击断自己手中的钢刀,这份功力已经臻至化境,十个他绑起来,也不是家的对手,相杀自己不费吹灰之力。

“不知何方高在此,在下若有得罪之处,还请前辈海涵!”

冯都立刻抱拳环伺厅堂。

最后,将目光停留在了王重阳与那和尚的身上。

王重阳悠然自得的品着杯中酒。

一旁的和尚手里抓着一把花生,不时再往嘴里扔几颗。

“滚!”

见冯都把目光投来,和尚冷哼一声,手腕轻甩,又是两颗花生闪电般出,直接把那姓冯的都从二楼打了下去。

冯都也不敢声张,捡起半截刀身,狼狈不堪的向外跑去。

“多……多谢两位前辈活命之恩……”

青年快步走到两身前,将身上的衣服整理了一下,然后一躬到地。

“小友不必客气,请坐下说话。”

王重阳右手轻挥。

一张椅子平地挪移而来。

神乎其技的手段,将二楼大厅的所有都震住了,先前开帮腔的,纷纷结账离开,不敢再过多停留。

“这位施主倒是好胆气,竟敢当众讥讽朝廷,难道就不怕被官兵捉去杀?”

和尚将一碗酒放在青年身前,青年也不客气,道了声谢,端起酒来一饮而尽,摇道:

“家先祖毕生以收复中原为己任,可传到晚辈这代,却成了手无缚之力的书生,只能提提笔杆子,难做那上阵杀敌之事,若是再贪生怕死,岂不枉为岳氏子孙!”

“岳氏子孙?”

王重阳与和尚互相看了一眼,心中似是想到了什么,接着问道:“敢问小友先祖名讳?”

“晚辈岳文。”

青年正色道:“家先祖非是旁,正是当年领兵抗金的岳元帅!”

“原来施主是忠义之后,贫僧此番有礼了。”

和尚又亲自斟了三碗酒。

青年来者不拒,连喝了半坛子酒,这才醉醺醺的起身告辞,连两的名姓都没问,摇摇晃晃,踉踉跄跄的向外面走去,一边走着,还呢喃的念着岳飞那首《满江红》: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笑谈渴饮匈血……”

时间飞逝。

转眼间。

落西沉。

王重阳与和尚从正午直喝到夜幕降临。

周围摆满了空的酒坛,旁边的都看傻了眼,实在是没有看到过如此能饮的,更令感到惊叹的是,两虽然喝了这么多酒,却没有半点的醉意,目光依旧清澈空灵,丝毫没有酒后的浑浊。

“这……这还是吗?”

有食客不禁感叹道。

这时,最后一坛酒也空了。

酒保见状,忙凑过去,小心开问道:“两位高,您二位……还……还继续喝吗?”

看着满地的酒坛,王重阳与和尚相视大笑,道:“今不喝了,明再来继续!”

说罢,王重阳起身付了酒帐,两离开太白楼,展开身形奔城外而去,来到数里外的一座旧山神庙,引起篝火相对而坐。

王重阳从怀中取出九真经,道:“大师果然是海量,贫道自愧不如,九真经在此,大师自行翻阅便是。”

“那就多谢真了。”

和尚擦了擦手,把葫芦放到旁边,借着火光开始翻阅起九真经。

王重阳在旁静默不语。

他也想知道这和尚,对九真经有何见解。

按照本来的世界线,这和尚阅过九真经后,就自创出一套九阳真经,也因此成就了道门一位罕有的绝代宗师。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