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锦华挑了挑眉毛,露出一丝捉摸不透的笑意,抬手指向一旁。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福满满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过去。几个黄花梨无束腰罗锅枨条桌被并在一起,被一块红色的绸布罩着。
康锦华击掌一声,立刻有丫鬟上前,动作轻盈的掀开绸布,露出摆得满满的东西。仔细一看,是茶焙、茶笼、汤瓶、茶壶、茶盏、茶洗、茶瓶、茶炉八件东西。
这些是《茶经》中提到的完备的八样茶具,现如今已经很难集齐了。本朝虽重视茶道,却很少摆上这么整齐的茶具,看来康锦华是蓄谋已久。
“各位请看,别的我就不说了,单看这把紫砂壶吧?”康锦华的话里带着一丝骄傲,示意众
看过去。
茶具的中央位置,摆着的是一把紫砂壶。胎体莹润,颜色通透,与寻常紫砂壶不同。细看过去,壶柄末端刻了一个小小的董字。
福满满了然,想必是制作紫砂壶的四大名家之一董先生的作品了。董先生的紫砂壶实在是难得求到,备受喜
茶道之
追捧,愈发的一壶难求,最后甚至炒到了千金一把。康锦华这样隆重的准备,看来是费了大手笔。
“我听说董先生如今不怎么做壶了。你这把紫砂壶,想必是费了不少功夫吧?”林阆淡然的问道。
“我就知道,你肯定能认出来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寻找了这么多
贵的茶具,就为了这次的斗茶呢。”康锦华笑道。
林阆端出了大家闺秀的做派,问道:“你想让我看的,我已经看到了,说说规矩吧?这些怎么玩儿?你说的新花样又是什么?”
“别急呀,我这就告诉你。”康锦华笑着眨了眨眼。
林阆直直的看着她,直到看得她不自在起来。康锦华才收回视线,沉吟了一会儿,开
道:“此次斗茶分三场,三局两胜,由在场的贵
们共同投票评判。你觉得如何?”
林阆表
不变,道:“可以。”
“那我分别说说这三场的规则。”康锦华道:“第一场,就用之前的规矩,谁说的多谁赢。第二场,增加一点难度。泡茶的时候会随机加
别的东西,比如松针、梅花之类的。还是谁说的符合答案的多,谁就获胜。”
“这第三场嘛,就用到我
心准备的茶具了。”康锦华伸出手,用圆润的指甲轻点桌子上的茶壶,“泡茶的方法和
感,谁的最佳即获胜。”
“就这样?”林阆挑了挑眉。
“就这样。”康锦华应道。
林阆轻笑,问道:“没有彩
的吗?”
“你这么说了,自然是要有的。”康锦华看了一眼孟珠珠,孟珠珠心领神会,奉上一只缠丝步摇。
“咦,这种东西,怎么好做彩
?”林阆皱着眉
。她没有表达出太多的嫌弃,周围的贵
们却纷纷摇
,觉得太寒酸。
“那你说要定什么彩
?”孟珠珠气得将步摇丢掉,惹得康锦华频频皱眉。
“不如就赌参加桐山茶会的资格吧?输了的话,就永远不能再来参加桐山的任何活动。”林阆一槌定音道。
康锦华并没有立刻答应,她眼神
沉的看着林阆,不过只是一瞬,很快就恢复了。
桐山不只是京都
子们消遣时间的场所。每年的花朝节,会在桐山举行一场特别盛大的活动。那个时候,受邀请而来的,也有很多名门贵
和英俊的公子哥儿。
那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少男少
们可以悄悄的打量心上
,贵
们也可以打探心仪的
的品行。
如果失去了前来桐山的机会,就相当于失去了一个选择夫婿的好机会。康锦华虽然是靖王妃的侄
,但总是隔着的,而且靖王妃有自己的
儿,怎么会全心全意为她打算?康锦华少不得要自己为自己的前程考虑,桐山的各种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可如今,林阆想用这个做彩
……
康锦华心里想了一下,就做出了决定:“好,就用这个做彩
。输者,永远不能再来桐山。而且我要在附加一个条件,赢者,这桌子上的茶具都可以带走。”
此话一说,众
哗然。先不去桐山活动的重要
,这么贵重的茶具,竟然也舍得拿来做彩
?那把紫砂壶可是千金难求啊!
林阆
扭脸看向身后的一个低调身影,“这下,你可放心了?”
林阆忽然生出不好的预感,盯着康锦华身后。
只见一素雅少
翩翩走出,眉目
秀。一身碧水色修身长裙,罩着同色的浅绣荷花褙子。身量纤纤,柔弱如弱柳扶风,姿态如风吹荷塘。
“别来无恙。”少
朝林阆盈盈一拜,林阆却十分惊讶,张着嘴往后退了一步。
“一别数年,您还是和之前一样。”少
“我还以为是什么呢,若是茶艺
通,就算是用寻常的黑釉茶盏也能调出好茶。”
福满满明白过来,桂花香和脂
味是对第一场斗茶的
扰。
“康姐姐。”福满满行礼。
“小娃娃,有什么事儿吗?困了饿了的话,就去宴息处吧。”康锦华开
打发道。
“康姐姐,我想问一下,谁做主持呢?”福满满看向福满惠,“您觉得我姐姐如何?”
“不行。”康锦华还没有开
,孟珠珠就抢先开
道。
“为什么不行?”林阆似笑非笑的看着她。
“当然可以,福姑娘能加
判者的行列,对我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康锦华打断道。她浅笑盈盈,透着温柔贤淑的气质。
各种茶具,甜白瓷的茶盏和青花瓷茶盏
白瓷茶盏造型美观,比例匀称,料
式雅,在茶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茶经》中专门写有一篇“论器”,提到当时的茶具也只有茶焙、茶笼、汤瓶、茶壶、茶盏、纸囊、茶洗、茶瓶、茶炉8件。
明代最为崇尚紫砂或瓷制的小茶壶。文震亨《长物志》云:“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张谦德《茶经》说:“茶
狭,壶过大则香不聚,容一、两升足矣。”官(窑)、哥(窑)、宣(宣德窑)、定(窑)为上,黄金、白银次,铜、锡者斗试家自不用”。
釉色上有青花、釉里红、青花釉里红和单色釉等,茶具种类有茶壶、茶杯、盖碗、茶叶罐、茶海等。明代
们对泡茶、观茶色、烫壶更为讲究,宜兴紫砂茶具便在此时出现了,紫砂茶具有优良的宜茶
,不吸茶香,不损茶色。明代涌现了许多制壶名家,如有“四大名家”之称的董翰、赵梁、元畅、时鹏,被称为“壶家妙手称三大”的时大彬、李仲芳、徐友泉,以及欧正春、蒋时英、陈光甫等。
饮茶之前,用水淋洗茶,
:“这里”
这里呢,有各种茶叶,还有各种可以泡茶的花瓣。”
福满满皱起眉
,这
扰太多了,也太刁钻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