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在看一个白痴。
“为什么?”
“为什么?为了钱呗!你以为海上跑的那些船都是谁家的,都是那些阁佬老爷家的。闽浙一带的财阀,你知道有多少是靠着走私家的?土里面刨食儿,才能刨出几个钱。
再说了,种地不得
去种。哪里有走私来的方便,一家佃户一年能种几亩地。十几个
一条船跑在海上,产出是一家佃户的百倍不止。
有这么大的好处,你让停了海禁。不让
走私?那些阁老财阀们不生吞活剥了你才怪,断
财路犹如杀
父母。”
郑芝龙的话让李枭倒吸了一
凉气,原来这是这么
的一潭水。难怪朝廷明知道海上贸易挣钱,可那些阁老们,还有那些两榜进士的大臣们都不说话。
原来都是在这里面捞钱,大明朝廷有钱没钱
老子
事儿。大明朝那是姓朱的皇上的,咱就是一个打工仔。往自己兜里揣银子,那他娘的才是老子的本职工作。
本来想上书解除海禁的想法,一瞬间就被压了下去。这
力量如此的强大,强大到了皇帝都不得不让步的地步。自己区区一个总兵,能跟那些财阀和高官对着
?
对着
不可能,被
生吞活剥到时极为可能。
“既然福建百姓不愿意去屯垦,那么咱们雇工雇个两三百个
能不能雇到?都要壮劳力!”李枭眼珠一转,立刻有了计较。
“那倒是没问题。一个雇工一年给个十两银子就不错了,福建山多地薄。一年在地里面能刨出五两银子的家,一个
掌都能数过来。
你给十两八两的,相信有很多
愿意付这个辛苦。”郑芝龙曾经几次组织
去福建,劝
来夷州屯垦。对这一摊业务,倒是心里有数。
“好,那你帮我召集一些
。就雇三百
,就按你说的一
十两银子。”
“你要在夷州
啥?”郑芝龙很疑惑,不明白李枭要在夷州搞什么。那可是自己的地
,不能不小心应付。
“种树!”李枭神秘的一笑。
“种树?”看着李枭的笑脸,郑芝龙怀疑里面的脑子是不是坏掉了。
ps:感谢书友慧慧删的打赏!您的鼓励,是对老龙最大的支持。感谢!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