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用,安抚为主。当年
蜀将领,唯曹彬一物不取,军纪严明,在蜀中声名最好。此次派了曹利用去,必能起安抚之效。张咏熟悉蜀中事务,为
刚正多智,此去蜀中平
安民,却是最好
选!”
皇帝看了他一会儿,元侃心中惴惴,却不知道是好是坏。却见皇帝拿起手边一道上谕道:“朕方才拟了这道旨意,等一会儿便明发,你此时倒可先看一看!”说着,令夏承忠递给元侃。
元侃打开这份
诏一看,心
骤然停了一下,立刻狂跳不止,却知道自己此时脸色必然已变。却是这道
诏上写着:“诏昭宣使王继恩为两川招安使,率禁军征讨流寇李顺等……”
皇帝已经备好了
选,连诏书都已经拟好,自己却仍在这里空说什么蜀中大计,回想起方才自己所言,也不知哪里说错了,竟惊出一身冷汗来。忙离座跪下道:“父皇高瞻远瞩,儿臣胡言
语,实是惶恐。”
皇帝却笑了:“你起来罢!”
元侃惴惴不安地站起,皇帝问道:“朕高瞻远瞩在哪一点,你胡言
语却又在哪一点呢?”
元侃倒不防皇帝如此一问,怔了一下,才道:“父皇的意思,是速战速决,如今四海升平,不宜为蜀中之事拖得太久,还有……”
皇帝拿起几封奏折,叫夏承忠递与元侃,道:“你先看看这几封奏折。”
元侃忙打开
一看,猛然醒悟,抬
看着皇帝:“儿臣明白了。”
皇帝淡淡地道:“你能够看到蜀中民
,看到平
之后的安抚,确已经是不错了。但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蜀中之事,并非仅在蜀中,而在天下。唐末各地割据,以致五胡
华。自古以来外患皆是由于内忧而引起的。蜀中之事一发生,夏州李继迁就蠢蠢欲动,前些
子邸报传来,他夜袭李继捧营地,已经夺了李继捧的
马,且受了契丹的封号,在边境上作
。这边高丽有使臣到来,说是契丹兵马
侵高丽,请求天朝派兵增援……”元侃低下
去,心中暗惊,皇帝这一层,却是想得比他更远更
了。
皇帝轻叹了一声,似是不胜疲倦:“倘是单从国内来看,你的想法也对的,但是打如今开始,你的眼光却是要放得更长远些。蜀中必须速战速决,否则时间一拖长,西边夏州,北边契丹都不安份,一旦东边高丽为契丹所控制,事
就更麻烦了。京中安抚流民的事,你先
给吕端。有空多请教李沆李至沈伦,这几个是三朝老臣,要学着多关注夏州和契丹的事。”
元侃耳中似觉得一阵惊雷响过,却有一
欢欣喜悦自胸中险些儿要炸开来了,反反复复,只响着这两句话“你的眼光却是要放得更长远些”“要学着多关注夏州和契丹的事”,来不及多想,忙跪下去谢恩:“儿臣知道了,儿臣一定多加学习。”
皇帝拿起任命王继恩的诏书,正在递给夏承忠去明发上谕,想了一想,却又道:“再拟一道旨意,令张咏为成都府,嗯,成都府因李逆之
,前些时
已经降府为州了。就令张咏为益州知州,待王继恩大军收回益州,他便去上任罢。”这却是已经采纳了元侃的建议来安抚蜀中了。
元侃捧了有关夏州和契丹的文书,慢慢地退出御书房,心中却似有十七八只猫爪子在抓着,痒痒地,那
子欢欣,却不敢大声叫出来说出来。一直到出宫,回到自己府中,在书房中放下一直捧在手中的文书,这才瘫在椅上,打心底里地笑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