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寒门贵子 > 第二十六章 王道霸道

第二十六章 王道霸道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徐佑矜持的摇了摇,道:“我只是跟朋友闲谈,哪里懂什么一二?只是见这里偏向南边,水浅滩,最容易淤积,也最是容易造田的地方,所以多说了两句,老丈不必在意。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有这等见识,已经大有别于常了。”

老者的目光如黑夜里的烛火,不见得多么的明亮,可不知为什么,总能让感觉到紧张不安,不由自主的低聆听教诲。

徐佑神色坦然,丝毫不为所动,心中却知道此不是寻常百姓,笑道:“钱塘自北到东,从西湖至河,全都是通过筑塘得来的土地,但凡年长一点的乡亲,也都知道这些,算不得什么见识……”

老者听出徐佑不愿意多谈,倒也不强求,换了个话题,道:“西湖?”

“哦,也就是先前的钱塘湖。”

自从白蛇现世之后,虽然没有经过官府正儿八经的改名,但民间已经自发的将钱塘湖叫做西湖了,也吸引了不少文游玩之后赋诗纪念,暗地里想要跟那首《钱塘湖春行》一较高低,只是很可惜,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能够相提并论的诗作面世。

徐佑反问道:“老丈是外地?”

老者点了点,并不隐瞒,道:“我从金陵来,刚到吴郡不久,听闻钱塘风景秀美,特地来瞧一瞧。”

“金陵?失敬失敬,我竟没听出了老丈有金陵音。”

徐佑顿时有了计较,这个时节从金陵来的大物……真应该问一问顾允,安子道派了哪位钦差来罢免柳权扬州刺史的官职。

老者饶有兴趣的望着徐佑,道:“你去过金陵?”

“去的不多,但是金陵雅言嘛,听过的都印象刻。”

老者哈哈大笑,道:“现在都以说洛阳正音为荣,难得还有知道金陵雅言。郎君博学多识,定是钱塘县的名士,可否赐教姓名?”

徐佑笑的很谦逊,道:“我身出寒门,一介齐民,岂敢称名士?”

老者打量他一下,道:“观郎君风度才,就算现在不是名士,将来也定能名满天下。”

“名满于天下,不若其已!”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说,名扬天下有什么意思,我还是算了吧。徐佑身处嫌疑之地,不会贻实,更何况老者显然大有来

老者讶然,道:“《管子》里的话,扬州果然是天师道的重镇,随便遇到一个都如此的熟悉道家的典籍!”

徐佑眉心微微皱起,见微知著,老者看似无心的一句话,却代表了安子道对扬州、对天师道的不满和戒心。

这次到左彣疑惑了,道:“管子不是齐相吗,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的霸主,怎么成了道家的?”

“班固编纂《汉书十志》,将《管子》列在子部道家。虽然跟天师道张氏的学说不怎么相同,但也勉强算是道门一脉,所以后常常说管子是道家的先师。其实班固没有抓住管子思想的实质,他虽然受到道家的影响,但骨子里还是以法家为主。”

徐佑既是解释给左彣听,也在回答老者的问题。知晓管子,只是因为读过汉书十志,跟天师道没有一文钱的关系。

老者眼睛一亮,似乎有点意外,故意考究他,道:“郎君此言差矣,管子崇尚君南面之术,正是稷下学宫黄老道的糟粕所在,怎么又牵扯到了法家呢?”

所谓君南面之术,秉要执本、清虚自守、卑弱自持,简单来讲,就是教怎么搞政治,是对道家的分支黄老道的讽刺说法。徐佑有点痛,穿越到这个时代,最让难以容忍的不是没有电视没有手机没有网络,而是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的清谈,谈的内容千奇百怪,包罗万象,并且不以胜负为目的,仅仅为了磨嘴皮子,也就是名士们追求的玄之又玄。

“法家本就是从道家汲取理念而产生的一门学派,不止法家,其他各家也都多多少少的受过道家的影响。比如韩非,是法家的重要物,可作有《解老》和《喻老》两篇,讲的正是君南面之术,也称为道论。什么是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而管子认为名生于道,道容百家……”

“郎君又差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黄老的道是邪说,儒家的道才是真正的道!”

徐佑知道这样辩下去,辩到明年也止不住,笑道:“老丈学的儒?”

老者兴致更浓,道:“是,厚颜忝居孔圣门下弟子!”

“昔稷下学宫内,皆是黄老之徒,齐国由此成春秋霸主之一。可孔圣先委吏(管仓库),后乘田(管畜牧),最后官至鲁国大司寇,摄相事,鲁国成为霸主了吗?其后周游列国,卫、蔡、宋、郑、陈等国,或留之,或驱之,或困之,或杀之,却从无一国想要重用于他,是儒道不及其他各家?还是有别的缘故?”

徐佑正色道:“小子非对圣不敬,只是心中疑虑,求老丈解惑。”

老者不是腐儒,听不得别对孔子一点的批评,反倒对徐佑刮目相看,读书识字,可并不是都会思索,道:“齐国地近渤海,盛产鱼盐,有山海渔田之利,只要君明臣贤,上下一心,称霸不是难事。至于孔圣,六十岁前仕途不顺,虽然名重天下,却不被君王所用,但玉不琢不成器,正是这些磨难,让他在六十岁后到了不受外界言论所困扰的境界,不再认为自己的经历坎坷。圣之所以为圣,不是与生俱来的才智,而是通过后天逐渐学习、认知、体悟和思索,当他站在所有都要仰望的高处,这才成为了圣。”

他说的兴起,指着旁边码上的石墩,道:“郎君容我稍坐,年岁大了,站立太久有些吃不消。”

“是小子疏忽,老丈快歇息一会。”

徐佑瞧着石墩冰凉,随手解去外衣,折叠后垫在上面,扶着老者坐下。其时风气大开,名士袒胸露,捉虱抠脚,皆以为平常,像徐佑这样的举动,只是小儿科了。

老者也不拒绝,长长呼出一气,道:“舒服多了!你冷不冷?要是不冷,我就说的多点,要是太冷,就长话短说。”

徐佑笑道:“朝闻道,夕死可矣,区区寒冷,何足挂齿”

老者大笑,道:“好!那就细细说来。读过孟子吧?亚圣说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因此管子以尊王攘夷为借,行霸道,使齐国凌驾诸侯之上,可终齐桓公一生,只成了霸业,却没成王业。到了晚年昏庸不堪,身死而五子争权,连尸身都腐烂了才下葬,这就是以力假仁的霸道,不能收服心,一旦力所不逮,就会一败涂地。”

徐佑露出若有所思的表,道:“那孔圣就是以德行仁者王……”

老者的目光中带着赏识的神色,道:“不错,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必大,商汤以七十里,周文王以百里,二者皆王天下,延续数百年之久,难道是因为齐桓公比不上汤和文王?并不是,而是因为齐桓公行的霸道,而汤和文王行的王道,道不同,自然结局不同。”

徐佑做恍然大悟状,道:“王道,就是孔圣的儒,也是儒家的仁!”

“孺子可教!”老者抚掌,欣慰道:“孔圣周游列国,劝君王以儒学为本,奈何其时礼崩乐坏,没愿意以德行仁,故而有志难伸,并非孔圣不如管子。”

徐佑俯首下拜,道:“听老丈一言,茅塞顿开。不敢请教姓名?”

老者微微一笑,道:“老朽顾卓。”

“啊?”徐佑心中早就知道此老不是一般,不过脸上还是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