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春雷1979 > 第185章 异乡为异客

第185章 异乡为异客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依着湖贝村当地风俗,家中男丁要在年三十这天打扫祖祠,祭拜祖先。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所以,阿雄和他老豆在祠堂那边忙了一个下午。

这边吃年夜饭,一般都是下午五六点钟开吃。不像他老家的年夜饭,下午随便凑合两饺子,到了晚上八九点才正式开吃,一家团团圆圆,热热闹闹,一直吃到12点新年的钟声响起。

今年的罗家,因为有了韩春雷的搭伙,年夜饭也要比往年丰盛。

盆菜是必须要有的,寓意来年赚得盆满钵满。

脆皮猪也必须要有的,寓意家里子过得红红火火。

发菜猪手也是少不了的,寓意来年发财就手。

老广讲,“煎堆碌碌,金银满屋,油角弯弯,家财百万”,所以阿雄老妈做得煎堆、油角,当然也必吃的。

这顿年夜饭一直吃到晚上八点多。

罗大鸿被两个年轻灌多了,回屋躺着去了。

阿雄老妈要收拾饭桌。

阿雄拉着韩春雷到阿强家去看春晚了。

阿强舞厅赚了些钱,过年前就托买了台电视机。

虽然不是湖贝村第一个拥有电视机的家,但也把这家伙牛掰坏了。

从79年的除夕开始,中央台就有春晚了,不过这会儿的春晚叫新春文艺晚会,节目都是提前录播好的,并不是以直播的形式面向全国观众。而且节目内容和种类,也没之后的春晚那么彩。

要到了明年的83年春晚,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央视第一届春节晚会。

韩春雷以前在网上看过关于春晚历史的纪录片,貌似到了明年的第一届春晚,马季、姜昆就上来了,刘|晓庆、李谷一也上来了,被打了靡靡之音标签n年的歌曲《乡恋》也解禁登台了。

至于今年82年的春晚嘛,韩春雷并没有感觉太大意思,聊胜于无吧。

几个年轻,在阿强家边看电视又边趁兴喝了点酒。

看完电视从阿强家出来,韩春雷和阿雄也没啥睡意,就沏了壶茶坐到院子聊天守岁。

“雄哥,前些天看你早出晚归的,你现在的士跑哪一片啊?”韩春雷半靠在竹椅上问道。

阿雄笑了笑:“我现在主要跑沙角中英街那一片,那边多好拉生意,而且客还挺大方不还价。比在东门墟挣得多。尤其是年底那几天,跑中英街的外乡特别多。”

“沙角的中英街?这么多去买东西吗?”韩春雷好奇问道。

阿雄点点:“对呀,我年二十九那天,还拉了个大活儿,一个外乡老板从中英街买了两箱子的尼龙丝袜,然后让我送他到了火车站。这一趟抵得上我在东门墟跑一下午。”

韩春雷一怔:“买了两箱子的尼龙丝袜?”

阿雄乐道:“是,那个外乡老板说,也不知道带什么圳特产回老家过年,索就带点尼龙丝袜回去,到时候给村里的父老乡亲们一一双发下

(本章未完,请翻页)

去,也好让村里知道他在圳是挣了钞票的。”

“哈哈哈,有趣。”韩春雷笑着道。

韩春雷知道沙角的中英街,那里是特区中的特区,里面巡逻的都是香港警察。这会儿的内地同胞还不能随意地去香港,所以对大部分来说,去过中英街就等同到过香港了。

不过,在中英街购物是有限制的,不许购买电器、手表、大型玩具、贵重物品等,但是可以买一些小商品,比如香港的丝袜、太阳眼镜、连衣裙等等。

所以阿雄中那个外地老板买两箱子的尼龙丝袜回来家,也就很好理解了。

韩春雷又问道:“你那个售货员朋友呢?今晚年三十,不该领家里来一起吃年夜饭吗?”

阿雄:“吹了。”

韩春雷讶异:“怎么又吹了?之前不是谈得挺好的吗?”

阿雄耸耸肩:“之前是之前,现在是现在,不合适,谈不来,就吹了呗。”

韩春雷笑道:“肯定是你的问题,我看姑娘对你挺热体贴的。”

“唔,她是挺好,但是春雷,我每次跟她在一块儿的时候,我这心里装得还是阿红。后来我认真寻思,这不就是不,我不能骗家姑娘,所以,所以就分了。分的时候还挨了一大耳光。”阿雄下意识地摸了摸右脸的脸颊。

“该!”

韩春雷鄙视了他一句,然后提醒道:“雄哥,以前苏大河生死不明,所以你跟红姐还有戏。现在苏大河都给红姐来信了,红姐也知道苏大河就在香港,我看你俩是真的没戏。”

“我知道没戏啊!”

阿雄坦然地笑了笑,“苏大河要回来找她,那是苏大河的事。未来,阿红要跟苏大河离开,那也是阿红的选择。但不影响我喜欢她啊。”

韩春雷:“……”

真是轴得厉害!

他有些恼,雄哥的脑筋平时不是转得挺明白的吗?怎么到了红姐这个事上,就跟个二傻子似的。

一时间,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开去接他这个话了。

就这样对坐着,气氛变得有些安静。

韩春雷索转移了话题,打了沉闷的气氛:“你老豆在春节前给我辞职了,说要自己做点小买卖,这事你知道了吧?”

“嗯,他之前在家里说过这事了,我跟我老妈也劝过他,让他老老实实在你那里上班,他非不听。我老豆太能折腾,我和我老妈都拿她没办法。”阿雄也是一脸无奈地摇摇

“在不在我那里上班,倒是次要的。主要是他突然说要搞小买卖,我是担心他被骗。你知道的,现如今来圳做生意的多了,但骗子老千也跟着多了。”罗大鸿毕竟是在韩春雷那里了一年多了,又是阿雄的老豆,韩春雷认为该关心还是要关心一下的。

阿雄:“我老豆有个朋友,是盐田。两年前,他那个朋友就在盐田本地开始搞小厂子了,专做香港那边的来料加工,我记得他好像是做丝花。听他跟我老

(本章未完,请翻页)

豆说,去年一年他就挣了好几万钞票。我老豆羡慕的不得了。最近,他又跟我老豆说,盐田那边的地方政府发了文件,鼓励大家都搞起来。他们盐田把祠堂、饭堂,还有旧的大会堂都改成了厂房。我老豆去看过,一个小厂里还真有不少,眼红得不行。后来我老豆就听了他朋友的建议,过完年也准备自己。”

韩春雷听罢,微微点:“原来是这么个况。”

阿雄苦笑一下:“自打我记事起,我老豆做买卖,是一个接着一个,但就没有一桩买卖是赚到大钱的。得亏我爷爷那会儿留下了点家业,不然早被他折腾散架了。我估计他这回又是白折腾,但愿不要亏太多。”

“我听你刚才说完况,倒挺看好你老豆这趟生意的。”

韩春雷笑了笑,说道:“既然政府出了文件,说明政府是鼓励、提倡和支持大家做来料加工的。这样的生意多数不会有什么政策上的风险。关键是你老豆的那位朋友,长期有香港那边提供的来料加工订单,只要罗叔能从他手里接单,我觉得这就是一门能赚钱的生意。”

阿雄点了点:“这个他们确实之前就商量好了,我老豆搞起厂子后也做丝花加工。”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