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科学家一开始都被吊的心痒痒的。
不过和普通大众比起来,这些专家和科学家们更具耐心。
因为他们知道材料是任何科技发展的基础,花费一百天的时间来制造测试材料绝对是值得的。
这也相对证明了这个主播绝对有能力将电推进发动机制造出来。
至于时间,一百天而已,并不是很漫长。
事实上一样新材料从研发到测试再到上市,这中间需要的时间可是好几个一百天。
更关键的是,他们知道催也没用,这名主播很明显一直都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在处理这些东西,根本就不会听从外界的建议。
.......
看到各种吐槽的弹幕,韩元也没太在意,笑道:“这些事
只能按部就班的来做。”
“即便是时间不够,也没有任何办法,因为前面的工作,决定了你后面的事
是否能展开。”
“电推进发动机提供推力的原理,早在之前我就已经和大家讲过了,这里我就不再复述了。”
“今天要处理的,是‘电推进发动机’里面的‘离子电场’生成器。”
“离子电场生成器是电推进发动机的两大核心零件之一。”
“其主要构成部件是两大部分。”
“第一个部分是‘三电极离子产生装置’。”
“它的主要作用是连通电源,并制造出来一个高强度离子电场。”
“第二部分是是‘离子输送装置’。”
“至于作用,从名字上就知道,它主要的作用是为离子电场输送离子。”
“包括将大量空气输
三电极离子产生装置,以及将离子电场中生成的大量电离子输出到后面‘热磁电场’生成器中。”
“虽然‘三电极离子产生装置’和‘离子输送装置’一共构成了离子电场生成器。”、
“但这两个零件样式却完成不同,其制造和生成方式也完全不一样。”
“大家看我手中的图纸就知道了。”
说着,韩元将手中的两张图纸铺开。
直播间里面的观众好奇的望向图纸,正如韩元说的,两个装置的形状完全不一样。
‘三电极离子产生装置’就像甜甜圈上面缠绕着无数的细线巧克力。
虽然用这样的话语来形容一样黑科技产品有点......
但从样貌上来看,的确是最合适的。
而且第一张图纸上的‘三电极离子产生装置’并非一个,而是多个。
这些‘三电极离子产生装置’从图纸上看一共有六个。
六个装置互相平行分布在两边,按照上小下大的顺序排列着。
看起来就像是金字塔结构一样,层层重叠起来的,中间留有细微的缝隙。
而‘离子输送装置’看起来则有点平平无奇了。
从图纸上看,就是一个‘三’字,中间粗,两边细,不知道是什么材料构成的,图纸上也没写。
唯一的特点就是‘三’字形状的装置间画上了细线条,互相间是连接起来的。
至于具体是其什么作用的,用的是什么材料,原理是什么,图纸上都没写。
看到这两张图纸,直播间里面守着的各国专家和科学家心
血都快吐出来了。
这图纸谁绘制的啊!
也太简洁了吧?
除去图案可以看的出来形状,以及一些代表着长度的数字外,其他的什么信息都没有。
这让不少年迈的老专家学者们以及想要从图纸上寻找一些信息的科学家们差点脑溢血直接被送进医院。
不要求你将每一颗铆钉的
径和尺寸,用符合什么标准的材料,以及需要多少,到每一个功能模块需要哪些设备,有需要配置多少
员来实现这些都列出来。
但你好歹多写几个字啊。
什么都没有,他们还怎么学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