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重回八零,团宠甜妻飒又娇 > 第十三章 几头大蒜的灵感

第十三章 几头大蒜的灵感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苏小昭吓了一大跳,拉住苏妈妈的胳膊:“您可别吓我,咱把菜收购了再卖出去,合理赚一些劳动报酬,哪里就是投机倒把了?”

苏妈妈听她说得是道,便说:“你多打听打听,赚钱不重要,一定得平平安安的。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不管怎么说,今天卖光了蛋,又找了这么一个赚钱的路子,俩都非常开心。

对于苏小昭,蔬菜路子要是蹚出来,她才真正能把苏家从泥潭里拉出来。

回到村里,苏小昭第一件事就是急急忙忙去田间,盘点村里种的蔬菜。

梧桐里村是个大村,单以前的生产队就有四个,假如一家能种一亩地的菜,那也有数百亩。

她绕着整个村骑车到处跑,越看越心凉,收割小麦后的田地一片黄土,绿色地块除了玉米苗,就是地瓜田。

几乎家家都种了菜,然而也仅仅是田间地,不方便大面积种植庄稼的边边角角种了一些菜,根本谈不上规模,供应自家餐桌都捉襟见肘。

主要作物是粮食,蔬菜根本没有当主业。

眼看着天黑下来,苏小昭只好回家。才到村,就碰见拉了一车大蒜的苏

看苏小昭全身净净,骑车到处游,马上就一肚子气。

苏小昭给她打招呼:“,您种那么多大蒜?”

没好气地骂道:“俺不是你,你是俺祖!你不傻了,了!你和你妈又是找收割机,又是下馆子,俺都能累死,你们一圈圈地闲逛,故意往俺们眼里推石磙是吧?”

苏小昭笑着说:“,您说什么呢?不是您和大爷把我们分出来的么?我们又没有打麦场,不找机器怎么办?难道眼睁睁地看着麦子炸地里?”

说:“俺说不过你,你们一家都没良心,当初俺们都勒紧裤腰带供你爸......”

又是那些话,苏小昭都能背出来了。

苏珊珊也骂起来:“你别以为俺不知道,你们在城里卖蛋,天天吃烧饼吃,你们吃的时候,就不想着给带一点?”

“小姑,您话只说对了一半,我们卖蛋没错,可没有天天吃烧饼吃,那多贵呀!不过,我们今天赚了一点钱,给买了。”

这锅可不能背,苏妈妈都节省得喝自来水。

打心底讨厌苏小昭和苏妈妈,她们怎么做她都不喜欢:“你就是给俺吃龙,俺也不稀罕。”

苏小昭笑嘻嘻地说:“哎呀,,龙我可买不起,就这点熟食,我和我妈还是起早贪黑地了两天才赚到3块钱买下来。”

队长蔡大伯听见苏珊珊和苏骂苏小昭,忍不住劝说:“国芳家过的急,你们还得包涵着点,他家在咱村算最难的了。”

岱南“过的急”就是拮据,穷的意思。

他是队长,威严惯了,苏珊珊翻个白眼,嘀咕了一句:“还不是因为懒!”

蔡大伯不想和她多废话,就转了话题,问苏小昭:“三丫,你和你妈在城里蛋卖得咋样?”

苏小昭笑嘻嘻地说:“每天卖几个,换点盐罢了。大爷,咱这怎么没种菜?”

蔡大伯使劲地拉着老牛,说:“种菜能啥?不能挡饱,又卖不出去。谁能天天往城里跑?”

苏小昭说:“那要是菜能卖出去呢?”

蔡大伯看了她一眼,笑着说:“你这孩子不懂,咱这不靠河靠江的,年年旱,咋种菜?”

苏小昭说:“打井呗!”

蔡大伯觉得和一个孩子讨论种菜的事很蠢,直接灭了她种菜的念:“粮食还不够吃,谁种菜?再说还得公粮。”

苏小昭想说那卖了菜买公粮上呗,可是蔡大伯不想和她讨论了。

回了家,苏小昭把没掉地上的用荷叶包了,又拿碗装了6个卤蛋,直接给苏送去了。

没有想到苏小昭真给她送吃食来了,指着车上堆着的新蒜:“你家的蒜还没收吧?拿几回去。”

苏小昭看看那些大蒜,又白又大,瓣瓣新鲜。

她是南方,大蒜很少吃,但是她根据前世里的信息,得知岱南一带特别适合种植大蒜,二十年后,这里的大蒜远销全世界。

哎呀,她忽然有主意了,高兴地说:“谢谢。”

苏珊珊忍不住鄙夷,穷酸相,几大蒜就高兴成这样。

回到家里,她翻来覆去地研究着大蒜,问苏爸爸:“咱们这里大蒜产量怎么样?”

苏爸爸说:“咱这里的土壤倒是很适合大蒜生长,气候也还可以。你问这个什么?”

苏小昭把在老耿那里谈的事给苏爸爸说了一下。

苏爸爸说:“家要的是蔬菜,大蒜未必要,谁能吃那么多大蒜?”

大蒜对有钱来说,只是佐料,总不能叫别也像他们家一样,穷得吃窝窝啃蒜瓣吧!

苏小昭不这么想,她激动地要跳圈了,老耿今天的气,根本不缺蔬菜,大蒜一向被做为做菜的调料,根本就没有想到大蒜以后的前景竟是那么广阔。

苏妈妈不想错过这个机会,她说:“三丫,要不,明天咱给家送一车看看?”

她家倒是种了一亩大蒜,原本是想当菜吃一冬,苏小昭一说,她心思动了。

“送!”

苏小昭无所谓,反正大蒜都要挖出来的嘛,老耿如果不要就自己琢磨加工,腌糖蒜。

晚上苏小昭给苏振华、吴宗坤他们几个补课,苏妈妈迫不及待地拉着板车,喊上苏振宇一起下地挖蒜去了。

苏爸爸心急苏振华的中考,另外,找苏小昭补课的是村里的毕业生,也是自己的学生,他不能由着苏小昭丢了他的脸面。

他也跟着苏小昭一起给他们几个补课。

大约十点左右,苏妈妈和苏振宇全身泥土,拉了满满一板车大蒜回来。

一家全部围在一起给大蒜去浮皮,剪蒜辫和蒜须。

苏小昭叫他们剪得整整齐齐,连蒜辫、蒜须都剪得同样长短。

品相不好的,都挑出去,太小的也不要。

苏妈妈看着丢出来的一堆蒜,心疼地说:“三丫,这也忒严了吧?”

苏小昭说:“妈,咱们这可不算严格,你没有见过出的呢!出的个大小都一样,一点儿瑕疵都不允许。”

苏妈妈说:“搞这么严,那不赔了?”

哪里会赔,苏小昭想告诉苏妈妈本和欧美最喜欢吃大蒜,价钱,一直就是本国批发价的10倍以上。

苏爸爸停了手里的活,问了一句:“三丫,你从哪里得到这些消息?”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