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匠门小福女 > 第9章 做凳子

第9章 做凳子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宁维则再次睁开眼,面前还是大师傅刚刚离开去抽烟的背影。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梦,似乎不会占用现实的时间?

宁维则回了回神,看着大师傅的背影,眼神里仿佛有着几分……同

“宁姑娘,你先看看这个凳子。需要什么东西,我去给你拿来。”曹淳叉手在旁边站着,笑容温和地问道。

“劳驾,能先为我拿几张纸、一个尺子和一根炭条吗?”

韩经纶和曹淳听到都是略微有些诧异,但却很快反应过来。

“宁姑娘会写字?”韩经纶小心地打听。

“我爹教过一些,跟私塾的先生门外偷听了一些。”宁维则张就来。前世上学的时候,宁维则选修过书法,每周都要写上几幅。工作之后更难免会有心烦的时候,写字能帮自己快速地平心静气,这个习惯就一直保留下来了。繁体字对宁维则来说,也并不算是个难题。

东西取来后,宁维则毫不客气地坐在小桌旁边,翻来覆去地审视着这个方凳,一边看,一边用炭条在纸上描画。

小凳的尺寸,在梦境里,宁维则已经是记得清清楚楚。

这个时候画图,单纯是宁维则前世的习惯。

在之前做设计的时候,宁维则在工作室里要求最多的就是先出图,模拟,之后根据模拟的结果再调整,最终成型。

现在没有电脑这种高科技辅助,模拟是做不了了,但画图还是有用的。

至少在画了三视图之后,需要用多少料、材料如何拆解、成品部件如何连接,这些都能事先规划得比较准确。

要知道,在工业设计里,一个产品能否顺利完成制作,不仅仅取决于制作这一个环节。之前的可行分析、需求评估、成本估算,大量的工作都要被考虑在内。尤其是定制化的产品,评估分析更是占了很大一部分工作量的。

画图的时间并不长。

毕竟在梦时,这个凳子就是宁维则亲手打制的,这会儿她自然是画得信手拈来。韩经纶和曹淳在旁边看得神,硬是没发现旁边几时多了个老的脑袋。

端朝的营造水平,从风格上来说近乎于前世的隋唐时期,是高式家具与矮式家具并存。而在工艺水平上说,大概接近北宋时期,风格相对简洁。虽没有明清时期技艺高超,但也基本趋于成熟。

但端朝的营造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一本类似《木经》《营造法式》《营造则例》之类的著作对营造基础加以规范。没有规范,也就没有像样的图纸,更别提像宁维则这样还能画出三视图来。

看着看着,忍不住暗暗喝了个彩。

像平时在营造过程中,能做什么样的物件、连接处是怎样的结构、需要用准备多少物料,这都是全靠大师傅的经验来把握,并且除师徒之间讲解,对其他流派都是不传之秘。

如果计算得当,主家自然高兴。

可如果计算不当,像是建房这种大型的木工活,就会出现各种问题。要么是花大价钱多买了几根用不上的椽子,要么就是料买少了还要劳烦主家多跑几次购置木料,做出来的物件还可能纹理不一,颇为遗憾。

要是全部能按照这种图纸来弄,只要智力差不多会看图,掌握基本手艺的工匠便能很快上手。这对工程本身而言,简直是天大的助力。

想到这里,老暗地里看了韩经纶一眼。韩经纶却是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仿佛全在掌握之中。

也不知道这小子是怎么打算的。

韩经纶怎么打算的,跟宁维则现在在做的活计自然是没什么关系。

图纸画好并标注好之后,宁维则站起身来,对曹淳点了点道:“能否麻烦曹兄带我去物料间,我自己按需取材即可?”

曹兄这个称呼倒也新鲜。当时端朝的子,很少有平白称陌生男子为兄弟的,倒是不熟悉的男子之间相互如此称呼比较多。

曹淳礼貌地笑了笑,伸手向右前方比了一下:“宁姑娘这边走。”

韩家的物料,都是由韩经纶主理的物料房来打理。

进了后院往右手边一拐,顺着墙根走到,再穿过一个小角门,便是物料房了。

别看角门不大,但物料房的仓库实际上可是不小。一个中等大小的院子摆放得满满当当的,一边的架子上分层摆放的大根木料,另一边散堆了一些边角细木。

宁维则打眼一看,大部分都是桦木、松木、柳木一类。

曹淳上前一步,轻声讲解道:“宁姑娘,这边就是韩氏木坊的物料房了。”

“就这些木是吗?”宁维则随问了一句。以韩氏木坊的规模,还能够往州府去送成品,不应当只有这些便宜货。

“自然不只这些。这边是普通木料,平时韩氏制作的普通家具大多在这里取用。学徒也可以在这里领料,万一做坏了自然也是不太心疼的。”曹淳颇为认真地为宁维则细细说明:“至于贵重的紫檀、铁力、花梨一类,自然是在另外的小库房。那些料都是大师傅亲自画押才能提走,出库都是有凭据的。手艺不到,用这些硬木也是费,还容易伤了自己。”

宁维则点了点。木坊想做大,规矩还是要立的。

“不知道宁姑娘想要多少料呢,我来帮你拿吧。”曹淳好做到底。

宁维则点,看了看图纸:“面一尺二寸长,阔九寸,高一尺六寸。空一寸零六分画眼。脚方圆一寸四分大,面上眼斜六分半。下枨一寸一分厚,起剑脊线,花牙三寸五分。”

“不知姑娘你打算用什么料呢?凳面不大,整板的话应该桦木松木都有。”

宁维则不假思索道:“曹兄,不需要整块的。凳面按师傅那物件来,就用龙凤榫拼合,只要找到够长的木条就好。对,就这几根,差不多就够用了。”宁维则一边说着,一边掂量起手边架子上的几根榉木余料。

曹淳动作很快,一把把木料扛在肩上:“行,那就先用这些,有需要的再来取。那宁姑娘,咱们回前院开工吧。”

宁维则一边走,一边把衣袖卷紧到手肘之上,长发也再次扎好。

跟着父亲做了多年活计,虽然没有做过什么复杂的物件,但宁维则的基础打得很牢。

量取、画线、锯断、刨光,宁维则也不做声,眼中只有木料。

不得不说,梦也帮了宁维则的大忙。梦的细节,像是录像一样刻录在了宁维则的脑子里。因为自己亲手做过,哪些细节要怎么处理根本不需要宁维则过多考虑,可以说是信手拈来。

很快,四根凳腿和凳面需要的材料就准备出来了。

宁维则看了看图纸,又想了一想,突然用笔在图纸上改动起来。

韩经纶好奇,伸到图纸上方:“咦,宁姑娘,你怎么把枨子给改了?”

宁维则淡定道:“之前是我写错了。”之后又低下处理起来,不再理睬韩经纶。

韩经纶本待争辩几句,没想到碰了个没趣,嘿地一声笑了笑,揉揉鼻子,继续看了起来。

枨子很快也按尺寸做出了雏形,剩下的便是最重要的拼接。

古典式的家具,讲究的是用榫卯连接,用钉子之类的铁器便是落了下乘,最多也就是鱼鳔胶辅助粘合而已。

凿榫眼、锯榫,这些结构制作过程十分讲究。吃线与留线,吃线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