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匠门小福女 > 第11章 开始进修

第11章 开始进修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孙家嫂子是个活麻利的。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一个时辰之后,宁维则已经收拾停当,躺在孙家的厢房里了。

本想给周叔拿点钱去住客栈,没想到周叔说是在镇上有老朋友,正好去拜访一下借住一晚,死活没要宁维则的银子。说好了有空就回家去看看,周叔这才不放心地走了。

躺在床上的宁维则长出了一气,这忙忙叨叨的一天,总算是顺利过完了。

明天开始就要去韩氏工坊进修了。看韩二叔那个老,似乎手艺还行,就是不知道讲课怎么样。

可千万别像前世的一些讲师那样——有真本事但嘴笨,茶壶煮饺子倒不出来。

哦对了,明天还要抽空去镇上买点纸笔。

毕竟有些知识还是做了笔记之后,才方便整理到自己的知识体系里。

好记不如烂笔嘛,前世这种话宁维则听得可多了。也对,当年要不是高考前写出了一来高的学习心得,也没那么容易考上顶尖的清北。

明早肯定是来不及去买了。幸好自己聪明,之前没用完纸和炭条都给收起来了,先对付对付吧。

想着想着,眼皮便睁不开了,又是一夜无梦。

没到卯初,孙家嫂子便来拍门:“宁姑娘,起了吗?早饭好了,快来尝尝合不合味。”

宁维则抻了个懒腰。这木制的硬板床还是不太舒服啊,等过阵子考完学徒稳当下来,找铁匠弄点弹簧,必须做床席梦思!

别说,孙家嫂子熬的小米粥,还真是挺绝的。微微冒着热气的粥,轻轻一舀便是带着厚厚的米油。米粒饱满又软糯,内藏着甘润朴实的清香。

刚送进嘴,宁维则还没来得及咽下去,就伸出大拇指给孙家嫂子比了个赞。

吃一个新蒸好的黄米馍馍,再配个镇上特产的桦台鸭蛋——扒开蛋壳上的小孔,露出细柔软的蛋白,再用筷子轻轻一扎一挑,红油吱地一下便冒了出来。

这简直是宁维则穿越两天来,最舒坦的一刻。

刚放下筷子,门便有拍门:“宁姑娘在吗?”

开了门,果然是曹淳。

“宁姑娘,准备好了吗?我正好顺路,接你一程。”曹淳笑容温和。

“多谢曹兄,稍等我拿上点东西,马上就走。”

在路上边走边聊:“宁姑娘,今天是你第一天来韩氏工坊跟学徒们一起研习。若是有什么不适应的地方,休息时可以随时跟我说,也许有我能帮得上的地方。”

“曹兄,叫我维则就好。”宁维则笑着道了谢:“对了,曹兄是工坊管事吗?我看韩公子、大师傅他们都挺器重你的。”

“不是不是,”曹淳惶恐反驳,连连摆手,“我就是师傅的第一个徒弟,打小就跟着师傅,时间比他们久一点而已。”

路程不远,几句话的工夫便到了工坊。

天已经大亮,木坊里也开始忙碌起来,搬木料的、处理木材的、上漆的,各自打理自己手上的事,也算是忙而不

宁维则看到这边的工作场景,忍不住心里有点痒痒。

想起前世自己在工作室带项目的场景,也是忙中有序啊。

可现下最重要的还是先把三个月后的学徒考核通过了再说。宁维则甩了甩,努力抛下关于工作室的杂念,跟在曹淳身后走进了房间。

屋里站了有大约十三四个学徒,年纪不等,大的约摸三十多岁,年轻的也就十二三岁,比宁维则还小一些。

学徒们看见曹淳进来,纷纷问好:“曹师兄好。”“师兄好。”“师兄吃早饭了吗?”

看样子,曹淳这个大师兄在学徒们心中的地位还挺高的。

宁维则跟在曹淳身后进门,朝学徒们挥了挥手。

曹淳抢先发话道:“这是宁维则宁姑娘,昨天有些可能看到了,有些没有注意。从今天起,宁姑娘会跟咱们一起接受师傅的指导,三个月后一同去参加徒工试。”

“大家好,我是宁维则,接下来请大家多多关照,咱们共同进步。”宁维则一脸标准的微笑。

混在堆里质疑:“一个小姑娘,真能木匠活?拿得动斧子刨子吗,别再伤了手嫁不出去。”

学徒们哄笑,宁维则却是不着恼。

多正常的事儿啊!一是从事这种体力劳动,天生就不占优势。二是自己也要到镇上去参加考核,到时说不准都是竞争对手。对这种半路杀出来的程咬金,一般心理上都会比较抵触。

曹淳也料到了会有这种事发生,虎着脸喝止:“薛三,不得无礼!宁姑娘是东家亲自邀请来研习的,而且昨天师傅可是亲自考核过了。一下午做好一个凳子,你现在可有这个能耐?”

薛三不服气似的瘪了瘪嘴,低没再说话。

“再有不服气的,有一个算一个,先去做个一样的凳子再说!”曹淳此时倒是挺严厉,学徒们全都不作声,乖巧得像小鹌鹑。

“哟,今天怎么这么安静。”大师傅迈步进了学徒房。

曹淳带鞠了半躬:“我给大伙介绍宁姑娘认识呢。”

“行了,都认识了吧?那咱们今天就开始吧。”老不以为意。

宁维则从包里翻出昨天用过的炭条和剩下的几张纸,找了个角落放好铺平。

瞄了一眼,没吭声,轻咳了两下清清嗓子。

“今天就讲讲走马销吧。”想了一小会儿,老走到房间里一个半成品罗汉床附近。

“来,看看这个围子。这个围子和床身中间,就是用走马销连接的。”老轻轻晃了晃又拎了拎,瞬间就把围子拆了下来拿在手上。“走马销,又叫桩,主要是用在能拆卸的家具上,大部分都是挂榫。”

“韩师傅,请问什么是挂榫?”宁维则一边快速在纸上做笔记,一边真心实意地发问。像榫卯结构这种传统的手艺,宁维则前世接触得不多,这一世的父亲不知道是水平不够还是觉得不到时候,也只是教过她几种最简单的。像龙凤榫这种,都还是宁维则在梦里学到之后靠着自己扎实的基本功复原的。

一愣,平时学徒们也不敢多嘴,从来没有提过问题,都是自己讲什么他们就听什么。这突然有发问,还不太适应。

整理了一下思路,老慢慢解释:“就是把一块独立的木做成榫,栽到旁边的构件上,用这个代替构件本身做成的榫。”

“那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宁维则刨根问底。

“嗯,因为像罗汉床这种物件,可能会拆了搬个地方再装。拆来拆去的,榫就容易磨坏。若是一体的,榫坏了这物件也就废了。为了让这物件更耐用,所以用挂榫。”老解释得还挺耐心。

别说,有提问题,自己再来解答,这个感觉还真不错。老不由得一阵暗爽。

“哦,知道了,谢谢韩师傅。”

“那咱们继续说啊。这种挂榫呢,一般榫形状都是下大上小,榫眼开也有玄机,是要半边大,半边小。榫从大的那一端进去,推到小的那边,就能扣紧了。”老看宁维则在纸上写东西,还特意放慢了语速。

学徒们心里微微诧异。虽然这不是什么不传之秘,但师傅平时可没那么好的脾气。还想让师傅等着写字?问问题都怕嫌你多嘴!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