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匠门小福女 > 第27章 木匠的功夫

第27章 木匠的功夫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黄正浩手上的功夫很利落。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离未初还有大概一刻钟,他已经放下了工具,举着做好的模型,闭着右眼开始端详起来。

看了约莫几个呼吸的时间,黄正浩忽然再次拿起了工具,在椅腿上的叉转轴处开始忙活。

更夫小吏又打了两次锣,黄正浩这才算是彻底完成了调整。他把模型轻轻折起来放在桌面上之后,身体顺势向后一倒,躺在榻上舒服地伸了个大大的懒腰。

黄师傅看着他懒散的样子,轻轻摇了摇

韩师傅闲得无聊,成心给黄家添堵。他侧扭着身子凑到黄师傅的座位旁边,老脸上皮笑不笑的,对着黄正浩的方向挤了挤眼,压低声音调侃道:“年轻有为,是吧?”

黄师傅从鼻孔里哼了一声,双手抱臂,扭过去不搭理他。

韩师傅嘴上挤兑着黄师傅,可心里是一直担忧着宁维则和韩氏的众学徒。黄正浩的制作过程,他是全程都看在眼里的。光论手艺的娴熟程度,自家学徒,包括宁维则那丫在内,或多或少都是有差距的。不过对宁维则,韩师傅倒是有着一种莫名的信心。那丫啊,手艺虽然还缺少历练,可架不住她鬼主意多啊,一会儿一个想法,一会儿一个方案,硬是能用一些小花样把那些硬桥硬马的老样式给压下去。

想到这,韩师傅明知道看不到后边的号房,依然装作舒展筋骨的样子抻了抻脖子,往远处眺望过去。

宁维则并不想心韩老对自己到底寄予了多高的期望。她的想法很简单——把这道题目要考察的功能,尽量做到自己的极致。

说到底,椅的椅腿功能还是承重。大家的桦木年份差不多,按常规做法的话,做出来的椅子可承受的重量也会在某个区间波动。

可如果细细拆解到限位、支撑几个关键的环节的话,每个环节如果比其他多出50%,那整合到一起就是降维打击一般的效果。

朴素大方,没有短板,但更好用。这就是宁维则对第一题给出的解答。

更夫小吏敲响了申正时分的报时锣,锣声刚落,三短一长的召集哨又响了起来。站了一天岗的监考小吏颇有些疲倦,正从心底里觉得有些烦躁。碰巧离得远一些的号房里,有个学徒刚想趁着监考小吏不注意,再抢时间敲上几下。可没成想,监考小吏一个箭步冲上去,劈盖脸就是一顿臭骂。

稍稍提前完工的宁维则站在吉字号房门,庆幸地摸了摸鼻尖。

还好,挨骂的不是自己。不然心态可就要崩了呐。

在考官房和第一排号房之间有一片较大的空地,此时,空地的一侧已经提前摆好了栅栏。

在把学徒们召集到栅栏后站好的同时,小吏像一队觅食的工蚁那样,把糊过名的椅腿快速但随机地堆放到空地的另一侧。

大约又过了一刻钟,工蚁小吏们渐渐停止搬运,叉手站立在空地周围。

第一天的评定,终于要开始了。

郡守放下手中的纸笔,示意师爷把桌上的公文收拢,从容举步而出。韩黄陆三跟在郡守身后,也走出了考官房。

“看,郡守大出来了!“”郡守大可真威风!“”我要是也能做官该多好!“”做你的白梦吧!“许是因为早上已经见识过了郡守的威严,加上又在号房里憋了大半天,学徒们的话格外地多。

保安小吏连忙敲了敲栅栏,示意学徒们肃静。学徒们忙闭紧嘴,躬身向郡守的方向行礼。

恭敬的态度让郡守很满意,他清了清嗓子,朗声道:“本官乃是定源郡的郡守,也是今次徒工试的主考官。我身后的三位地级师傅,是这次的副考官。现在我宣布,评定开始!”

在场的所有都是神一凛。

郡守转身坐在稍微靠后的椅子上,韩黄陆三一字排开坐在最前排。三身旁有一个小吏正拿着纸笔准备记录成绩。

郡守点了点,有立刻弯腰,从地上的作品中随意取了一件,递了离得最近的黄师傅。

黄师傅接过作品,先是仔细地检查了所有的边角和尖端,稍微蹙了蹙眉。

黄家祖传的诀里,有一句是“制木先看尖”。尖在这里说的,一是指物体的角的部分,再则是榫卯接合中割肩拼缝的质量。不同的切削角度、锯齿的锉磨方式以及使用的榫卯样式等多个元素叠加起来,会对物件的“尖”造成极大的影响。

能把“尖”处理得相对完善的木匠,一定是已经了木艺的门。

黄师傅又细细地用手把作品从到尾摸了一遍,摸过之后,轻轻叹了气。

用手去摸,是从触感上来感受细节的处理是不是到位。

在宁维则的前世,们在评价传统木艺制品时,常常会提到一个词,叫作“质感”。

传统木艺制品的质感,其实就是藏在细节的处理之中。传统文化讲究中庸之道,在这种文化体系下,传统家具可以是方正的,可以是圆润的,也可以是厚重的。但无论是哪种风格,最外面表现出来的一定是温和的、不毛糙的。

为了达到温和的质感,木匠们需要对物件做的处理就太多了……

把木材处理成想要的形状,那仅仅是个开始。

第二步,是把表面刨平后,完成物品的组装。

第三步,是对物件的表面进行反复的打磨和抛光,消除掉眼可见的瑕疵。在这个步骤里,除了想要留下的木材本身的特殊纹理外,一切的压痕、裂缝、刀痕、孔都要被消除得净净。

接下来,则是按照物件出现的场合,进行合适的染色,并对物件添加涂层以进行保护。哪些物件涂清漆、哪些抹桐油、哪些打石蜡,都是需要匠在长年累月的工作中积累下来的经验。

最后,在涂层之外,还要再进行一次打磨处理。马牙锉、锉、麻绒,这些传统工艺中用到的打磨工具都是产自天然,颗粒粗细和软硬截然不同。匠们要用自己的双手感受工具的况,之后再用合适的力度磨遍物件的每个角落。

只有这样,做出的物件才会平整饱满,拥有质感和灵魂。

黄师傅想了想,对身边的小吏说了句“中上”,才把手里的作品递给了韩师傅。

韩师傅接过来,先是仔细地摸了摸木棍边缘和转轴的连接处。之后他站起身来,两手分别抓住椅腿的双足,突然用尽全力向外一拉!

椅腿中间的转轴发出了轻微的喀啦声。

韩师傅点了点,又从座位旁边摸出一块形状特殊的木块来。那是他在白天特意抽了一点时间准备的。

木块很厚实,其中一侧靠近两端的地方分别有一个细长的斜槽。

郡守看着韩师傅拿出了木块,满脸疑惑地问道:“韩师傅,这是何解?”

韩师傅咧了咧嘴:“测试用的,大一看便知。”

在知道了考题之后,韩师傅临时想了个办法。

黄陆两家一定提前做过功课,而自家的学徒既要观察结构又要处理细节。这样下来,韩家的学徒在木匠基本功上很难占到便宜。

但自家学徒的特点也很明显——他们做的东西都极其实用,这是韩老的个风格在学徒中传承最到位的地方。第一天的评分,估计就要靠自己从这上面找补了!

只见韩师傅把正在测试的椅腿打开到最大,将这个木块从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