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朕就是亡国之君 > 第二百一十五章 陛下有太祖遗风

第二百一十五章 陛下有太祖遗风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群只知道空谈阔论、务虚避实的翰林院学士,正经学问没多少,坐师那套虚礼,倒是越来越完善。

匽武倒是搞得有声有色,匽武把五军都督府、马政、京营,全给匽武匽的喘不过气来,连瓦剌都围困京师了。

继续兴文匽武下去,大明还有几年国运?

下次瓦剌来了,直接播迁吗?

六部明公、都察院总宪、所有的给事中和侍郎们,经过陛下一讲,全都通透了,这道理看似简单,但是要理清楚,却是极难。

陛下身后有高,必定是九十九尺那么高!

金濂打开了自己的会议记录本,认真的问道:“陛下,这劳动报酬究竟以何等标准定策?臣愚钝。”

能让了户部尚书金濂,这个在地方、在朝廷,为官三十余载,征战东南,与陈懋抵背杀敌的官员,真心诚意的说出臣愚钝这三个字,何其不易?

朱祁钰坐直了身子说道:“朕以为,百姓最少要取得保证一户生活费用两倍的劳动报酬,才有余力照料子。”

“其实家中妻子,劳动所得,能够维持自己所需即可。”

“这是一个底线,最基本的报酬标准,只要低于这个底线,那幼童死亡就是必然。”

“如果想要赡养家庭,那一个成丁的收,应该得到家庭生活费用的四倍以上的劳动报酬,才有可能让其读书写字。”

“这样长大的孩子,才是一个成丁,而不是土匪流寇。”

大明的子,并非大家闺秀,基本都要劳作,男耕织,子能织养活自己已经不错了。

那么一个成丁的劳动,必须要是家庭所需生活费用的两倍,才有余力照顾孩子,想要读书写字,就需要四倍。

朱祁钰继续说道:“如果想要鼓励丁兴旺,那一个成丁的收,至少应该是生活费用的六倍以上,才会有余力多养育后代。”

生活费用为何?

柴米油盐酱醋茶、维修住所、带着孩子看病等基本支出费用。

朱祁钰核算过,其实真的很低很低,大明极多,产出极多,但是大明没有法定货币,自从大明宝钞糜烂,宝源局没有履行其发币的职能,大明始终处于钱荒的状态,钱贵物贱,物价并不是很高。

大明有善政惠民药局,隶属于太医院,在各州府县均有设立。

朱祁钰叹了气说道:“如果要给一个数字的话,每户每年所费不过米七石五斗,按京师折价不过五两银罢了。”

京师米贵,但是贵也有限。

于谦愣愣的说道:“京畿地区、山外九州,亩产一石,一年麦梁豆两熟,这不就正好是下农十亩之维?”

于谦说的是下农的标准,一家十亩地,一年两熟,再刨去旧的亩税,会有十五石左右的作物收获。

正好够陛下所言的成丁的劳动报酬,必须要生活费用两倍以上的劳动报酬,才能妥善的抚养孩子。

下农养两个孩子,正正好能养活。

但是低于十亩,就必须要去做佣户,但是所得微薄,勉强维持。

慢慢的下农变成了游惰之民、末作之民,最后变成山匪流寇,为祸一方。

于谦吸了气,他终于理解了为何陛下要推行农庄法了,京畿、山外九州、福建,因为兵祸,天怒怨,不提高劳动报酬,百姓哪里还养得起孩子呢?

恢复丁,才能彻底恢复战后的国力。

这和当年刘基所说的万夫一力,不谋而合。

果然是太祖遗风!

于谦和王文都是巡抚地方十数年的臣工,知民间之疾苦,他们知道出了问题,但是他们没有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去解决这个问题。

两倍可度、四倍可读书、六倍可以丁兴旺,陛下给出了一个十分详细的体系,来解释到底给百姓多少才够用。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