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病娇皇子赖上门 > 第130章 疑心病(二更)

第130章 疑心病(二更)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元康帝拿着定王刘珩的奏本,反复看了几遍。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越看越觉着有问题。

越看越觉着定王刘珩包藏祸心,内里藏,必有不可告的目的。

“定王为何替许家遮掩?别说什么为了朕的面子,朕是不相信的。他必定另有目的。你说说,尽管说,朕恕你无罪。”

方内监皮发麻,心惴惴不安。

“老试着代定王的位置,这么做似乎是最佳选择。”

“为何?”元康帝不明白,“他和许家无亲无故,许家叔侄贪墨铜矿,就是在拆他的台,夺他的财源。可以说,他和许家叔侄势不两立,朕想不出有什么理由他会帮许家遮掩。”

“有的,有的。”方内监急切道:“如果将真相大白于天下,必然会引起朝堂震动,那帮文官可不好对付。定王就藩封地这才多久时间,治下就闹出了民,还死了两个当官的。

定王有守土职责,此事一旦追究起来,无论如何他都脱不了系。老浅见,对付一个许家,总比对付满朝堂的文臣要容易些。文臣们疯起来,可是会咬死的。”

“嗯!”

元康帝貌似认可了这个说法。

他甚至补充道:“一旦文臣们闹起来,要论罪定王,朕若是心狠,趁机夺了他的爵位,他就会一无所有。所以,只要朝堂上风平静,没盯着两县封地,区区一个许家,他自然不放在眼里。

但他又另外上本,将实偷摸告诉了朕,而且看样子是没有隐瞒。这又是为何?”

“因为定王知道,矿场的事肯定瞒不了陛下。与其让金吾卫出动调查真相,不如一开始就做到坦诚。”

“算他还有点自知之明。”

元康帝冷哼一声,显然是不满意的,却又不好指责定王刘珩的做法。

毕竟糊住了面子。

许家叔侄是元康帝亲自点,才得了监督铜矿的差事。许家叔侄贪赃枉法,官民反,死就死了,死得其所。

一旦曝光,他这个皇帝就会被说成有眼无珠,被色迷昏了,瞎几把指挥,典型的昏君。

元康帝立志要做明君,怎么可以被当成昏君。

面子是很重要的,甚至比实际利益更重要。

也就叶慈这类,只要实际利益,不在乎面子。

但是……

元康帝心里很不爽。

无论怎么解释,这都是一场算计。

一场简单却有效地算计。

他很不喜欢,甚至称得上厌恶。

不得不说,许淑妃受宠是有原因的,她太懂皇帝的小心思,也懂得如何蛊惑。

什么父子分,在皇帝这里都是虚言。

“朕要不要公布真相?”

方内监心一惊,小心翼翼问道:“陛下想要废掉定藩?”

哼!

元康帝板着脸,不置可否。

方内监心一定,显然元康帝也没下定决心。

纵然许淑妃的蛊惑起了作用,可元康帝也不会乖乖被牵着鼻子走。

身为帝王,掌控欲十足,岂能被儿子被牵着鼻子走。

他得有自己的主张。

方内监于是建议道:“老以为,真相可以流传,但不必公布。”

言下之意,将真相做成流言,皇帝本不表态也不否认,大家尽管猜去。一旦流言四起,必有混

既可趁机敲打定王刘珩,警告张家,同时也是对许家许淑妃的警告。

莫要仗着宠来,宠限于后宫,不能延伸到朝堂。

如果,许淑妃生下儿子,或许就是另外一番局面。

最终,元康帝认可了方内监的办法,朝廷总不能以流言治罪,却足以给定王刘珩带去压力。

没有出的箭,才具有威慑力。

你会内心忧惧,这支箭什么时候出去,向谁?

这个过程中,自危,也是听话的时候。

元康帝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由方内监办,很快,京城流言四起。

“听说了吗,许家叔侄是被矿工杀了。”

“不能吧!明明是塌方。”

“那你知道他们叔侄为何在塌方的时候出现在矿内的吗?他们带着兵卒和矿工厮杀,才会着了道。”

“这么说来,矿工岂非都是民,是反贼,朝廷应该派剿灭。为何朝廷上下半点动静都没有。”

“还能为什么,许家叔侄都死了,他们可是外戚。谁乐意替外戚出啊。而且,那又是定王的封地,剿灭民容易,这兵怎么出,定王怎么处置?”

“这件事就这么算了?那些民也没管?”

“管什么啊!塌方塌方,没听说吗。定王都说了,许家叔侄死于塌方,只要朝廷不过问,这事就是板上钉钉的。”

“哎,我这脑子糊涂得很,到底是塌方还是死于民之手?”

“管他呢,喝酒喝酒。”

“对对对,喝酒喝酒,莫问朝政。”

京城市井,上至百官,下至贩夫走卒,都在讨论许家叔侄被杀一事。

到底是塌方,还是被杀,各执一词。

传着传着,又说许家叔侄贪墨了整个铜矿,一车一车的银钱被运到许家,全是许家叔侄苛刻贪墨而来。就是因为贪得太狠了,得罪了,才会被杀。

一时间,好多好事者都跑到许家大门张望。

似乎真能看见一车车银钱被送进许家。

许家苦不堪言。

死了不说,还被造谣中伤得了多少钱。

气煞也!

就算许家叔侄真的贪墨了许多银钱,也来不及送到京城,更没可能送到许家。

许家根本没接收到一笔贪墨的银子,许家叔侄就嗝了。贪墨的银子,如今也不知落谁的袋。

不出意外,定王刘珩肯定发了一笔横财。

定王杀了许家叔侄还不够,还要栽赃陷害,平白污清白。欺太甚,简直是欺太甚!

流言凶猛,御史言官很兴奋啊。正是他们发挥才华的时机,不可错过。

新一的弹劾开始了。

许家,定王,一个都别想跑。

少府,户部,工部,统统都有罪,必须严惩。

民杀官是不是真的,必须派有司调查清楚。这件案子,都察院当仁不让,愿意打个前锋。

让都察院去查铜矿?

只要元康帝脑子没进水,就不出这种自掘坟墓的事

让都察院手铜矿,岂能好得了。到时候,挖出来的铜矿还剩下几分能落少府的袋,那就难说了。保不齐,少府一文钱都得不到。

这帮文臣,税收不上来,贪污一个个都是行家里手。

如何将朝廷的产业搞到自己的荷包,用打发叫花子的钱打发皇帝,一个个都是经验老道。

先帝吃过亏,元康帝吃过亏,凡是涉及到大量钱财的案子,绝不能让都察院手。

这是无数教训得出来的经验之谈。

“以流言治罪,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