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主动邀请皇帝到未央宫用饭。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近几年内,这是首次!
元康帝很疑惑,问道:“皇后有没有说具体什么事?”
以他对张皇后的了解,没事是绝不会请他去未央宫吃饭,连喝茶都不行。
方内监微微一躬身,说道:“或许是为了定王的婚事。”
哦!
元康帝恍然大悟。
定亲好几年,叶慈去年就已经及笄,是该将婚期尽早提上
程。
“你告诉皇后,婚期她自己拿主意。算了,朕还是去一趟。免得她又骂朕偏心。”
来到未央宫,元康帝难得见到张皇后的笑脸。就凭这一脸的笑容,今儿他就该过来。
“陛下安康!”
“皇后找朕,是为了商量老三的婚事?”
“果然什么都瞒不过陛下。”
张皇后亲自斟茶,双手奉茶,给足了元康帝面子。
元康帝心
满意,“此事你决定,朕无异议。”
张皇后趁势说道:“那就定在八月,陛下意下如何?”
“可!”
“少府那边……”
“朕会给少府打招呼,让少府务必好好筹办老三的婚礼。”
“多谢陛下!”
“皇后的要求,朕都答应了。那么,皇后是不是也该答应朕一件事?”
“何事?”张皇后一番猜测,各种可能都有。
元康帝笑了笑,“袁昭仪的兄长,朕想给他一个身份。然而朝中多有阻碍……”
张皇后愣了愣,紧接着大笑出声。
她掩着唇,眼神似笑非笑,“陛下对袁昭仪的兄长真是
意重啊!”
袁昭仪兄妹二
,一起伺候元康帝,传闻伺候得极为舒服。元康帝飘飘欲仙,那滋味,那享受,以至于他现在都不
去别的嫔妃处过夜,只
去袁昭仪处。
而且,三次去袁昭仪宫中,至少有一次同时召见了袁昭仪的兄长。
那宫里,得腌臜成什么模样,一般
是想象不出来的。
这兄妹二
,本在教坊司长大,习得各种本事,模样堪称绝色。一朝
了元康帝的眼,转眼就是飞黄腾达。
连京城的老百姓都在议论,说是宫里的天气三天两
在变。今儿是许贵妃受宠,明儿又换成了赵德妃,过几
又成了袁昭仪。
这后宫啊,就跟赶集似得,过几天又有新花样。
笑过之后,张皇后轻咳一声,正色道:“陛下是想给袁郎一个什么样的差事?若是爵位,恕臣妾无能。”
“随便给他一个官职。”
“这事好办啊!陛下一道旨意就可办成。”
“不可!朕若是直接下旨意,必定会有
议论袁郎是个佞臣,朕则是昏君。若是有
肯举荐袁郎,事
又是另外一个
况。”
“温首辅最听陛下的话,不如让温首辅举荐。”
“朕不忍坏了温首辅的名声。”
张皇后嘴角一抽抽,不忍心坏了温首辅的名声,倒是忍心坏了张家的名声,坏了她这个皇后娘娘的名声。
心,终究是偏的。
“陛下想给袁郎一个什么样的官职。”
“给他一个二品武威将军,再给一个文官虚职。”
“袁郎由一个白身,骤然得此高位,难怪朝中会有非议。陛下要不要考虑一步一步来,先让袁郎立下功劳,再将他提拔也不迟。”
“不可!袁郎对朕忠心耿耿,为朕排忧解难,岂能委屈了他。”
张皇后:“……”
看来元康帝的真
不是袁昭仪,而是袁郎。啧啧……
宠
之,就要捧在手心里。若是厌恶之,必除之而后快。
“罢了,罢了!为陛下分忧是臣妾的责任,这事臣妾来办,定叫陛下心满意足。”
元康帝极为满意。
郑重托付,并嘱咐尽快。
张皇后一
答应。
于是乎,数
后,京城发生了一起‘骇
听闻’的
失踪案,官府就跟‘无
苍蝇’似的找不到
绪。此案惊动了元康帝,元康帝下令限期
案。
袁郎闪亮登场,查看卷宗,抽丝剥茧,当第四起
失踪案发生的时候,袁郎以一己之力
获此案真相,找出‘真凶’,救出了被拐卖的
。
元康帝龙颜大悦,要嘉奖
案
员。
此时,有不起眼的官员上本,说是此案得
,袁郎居首功。此等
才放在基层那就是
殄天物。这般天赋奇才,理应在朝廷当差,为陛下分忧,为朝廷分忧,不能让
才流落民间啊!
此提议
得元康帝赞许,还是有
懂得他的心思。
于是乎,借着这个由
,元康帝力排众议,将袁郎提拔为武威将军,外加一个兵部职方司员外郎。
衮衮诸公:“……”
真是骚
作啊!
到底是谁给陛下出的这个馊主意?究竟是谁为虎作伥?
最后,众臣的目光落在了张家大老爷张培申的身上。
张培申:“……”
本官是无辜的!
此事与本官毫无关系。
问大理寺,问绣衣卫,问刑部。总之,不要问他。此事和他没关系。
众臣:“……”
线索到了宫里就断了,不是薛家,就是你张家。张培申你就认了吧。
张培申连连摇
,摇得跟个拨
鼓似得。
关系到个
名誉,家族名声,这事无论如何都不能认。
祸水东引,指了指皇宫方向,“除了那位,天下间还有何
能将朝堂诸公耍得团团转。”
“这么说是陛下炮制了此案?”
“嘘!不可说,不可说!”
“真是无耻啊!”
“一想到要和那个卖
的男
同朝为臣,就感觉恶心。”
“
佞小
!陛下竟然宠信此等小
,此乃昏君所为。”
“别说了,别说了,当心隔墙有耳。”
“生米已经煮成熟饭,姓袁的马上就要和我等同朝为官,如何是好?”
“除了忍耐,还是忍耐。”
众官员又是气愤,又是无可奈何。
剩下的一条路,就是弹劾。就姓袁的名声有损,进行弹劾。一定要将姓袁的赶出朝堂。
当天晚上,袁郎进宫“述职”,逗留到宫门落锁才离开。好几个时辰,啧啧……
朝臣们越发愤怒,第二天就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弹劾。
元康帝在乎吗?
元康帝丝毫不在乎!
他将所有弹劾奏章都给烧了,并且在大朝会上,当着几百官员的面厉声呵斥。这一次,他连名声都不要了,再次提拔了袁郎,直接让他掌绣衣卫,严查官员不法。
这……
这是实缺啊!
姓袁的手里
握着绣衣卫,权利大涨。不再是之前的的虚职,只要一个官员名分不要实权。
众官员:“……”
搬起石
砸了自己的脚。
就这么算了吗?
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