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重庆带着逸仙等前辈们,跟许星辰道别去了演习场,许星辰去了提督府的科研中心。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舰娘军港里面的科研中心,与地球上的实验室相差很大,相比实验室更像是个设计办公室。
房间里面没有各种各样的实验仪器,只有三套类似设计工作站电脑的,一体化的专用科研设备。
 许星辰之前选了升级之后,这些类似电脑的科研设备使用方法,也非常的接近地球上的个 工作站电脑了。
工作站电脑了。 
许星辰在一套科研设备前坐下,右手轻轻敲了一下控制界面,桌子上的三个大屏幕马上亮了起来。
左左侧的屏幕上,显示着一套驱逐舰主炮的结构图,右侧的屏幕上,显示的是一套对空警戒雷达的结构图。
中间的屏幕上,则是两个从左向右的动态进度条,进度条上下方都有简单的文字说明。
现在科研中心正在执行的两个任务,分别是76式双联130毫米舰炮,以及515型对空警戒雷达,预计明天天亮能够完成。
根据系统说明,目前科研系统可以同时执行两个任务,如果放在策略游戏里面,那就是有两个科研槽。
许星辰设置好了科研任务之后,项目会自动匀速向前推进,推进的速度与自己提督府规模有关。
 如果安排专门的 员,直接担任具体的科研工作,有可能大幅度提升科研速度。
员,直接担任具体的科研工作,有可能大幅度提升科研速度。 
 具体的科研 员提供的提升幅度,与科研
员提供的提升幅度,与科研 员自己完成的工作量有关,摸鱼当然是没啥用的。
员自己完成的工作量有关,摸鱼当然是没啥用的。 
 现在提督府没有科研 员,许星辰只能让系统自己跑着,用来扫描比较早期的装备,现在的速度已经基本够用了。
员,许星辰只能让系统自己跑着,用来扫描比较早期的装备,现在的速度已经基本够用了。 
许星辰今天过来的目的,是要对海鹰-1甲导弹进行修改,获得击穿和摧毁所有战列舰的能力。
海鹰-1甲导弹以及配套的雷达,早上就已经扫描完成,生成了对应的图纸,存放在科研系统的图纸库里。
许星辰按照提示找到导弹的图纸点开,详细的海鹰-1甲导弹的立体透视结构图,在许星辰面前的大屏幕上展示了出来。
 海鹰导弹的整体结构和大部分导弹一样,内部可以大致分成四个部分:导引 、战斗部、燃料舱、发动机。
、战斗部、燃料舱、发动机。 
 导引 是导弹身上最为
是导弹身上最为 密和复杂的部分,雷达、通讯、计算、飞控等复杂的功能部件基本都在这里。
密和复杂的部分,雷达、通讯、计算、飞控等复杂的功能部件基本都在这里。 
后面三个部分结构就相对简单了,战斗部就是个炸弹,燃料舱就是油箱,发动机就是发动机。
 这些早期的导弹,无论是外形还是结构,看上去都像是一架小飞机,实际上它的确就是个结构紧凑的一次 飞机。
飞机。 
导弹攻击目标的方式,跟神风飞机的形式也非常类似,主要攻击能力的来源不是飞机本身,而是飞机携带的炸弹。
导弹身上带的这个炸弹,被统一称为“战斗部”,它和飞机携带的航空炸弹一样,有各种不同功能的类型,可以更换。
 早期冥河类导弹用是“聚能穿甲
 战斗部”,但是实战中发现这种战斗部的毁伤效果不好,后来就逐步换成半穿甲战斗部了。
战斗部”,但是实战中发现这种战斗部的毁伤效果不好,后来就逐步换成半穿甲战斗部了。 
这种所谓的“半穿甲战斗部”,它并不是二战时代的通常弹,“半穿甲”也不是穿甲能力减半的意思。
 实际上它应该是“一小半穿甲战斗部加上一大半高 战斗部组成的复合穿甲高
战斗部组成的复合穿甲高 战斗部”,简称“半穿甲高
战斗部”,简称“半穿甲高 战斗部”。
战斗部”。 
 弹 前部是坚硬的带尖的弹
前部是坚硬的带尖的弹 ,有一定的穿甲能力,而后半部分就是个铁皮炸弹,战斗部总体的装药比例超过30%甚至50%。
,有一定的穿甲能力,而后半部分就是个铁皮炸弹,战斗部总体的装药比例超过30%甚至50%。 
 前半部分砸穿目标船体,后半部分跟着进 船体内部
船体内部 炸,从而造成大量的伤害。
炸,从而造成大量的伤害。 
 这种战斗部对无装甲、低装甲军舰,杀伤力远高于二战时代的战列舰炮击,因为它装药都是上百公斤起步的,而最大的舰炮的高 弹装药也只有六七十公斤而已。
弹装药也只有六七十公斤而已。 
小重庆的本体是八十年代初服役的型号,携带的导弹也是后期型号的“海鹰-1甲”。
海鹰-1甲导弹的战斗部,用的就是这种“半穿甲战斗部”,战斗部重量513公斤,装药量约为240公斤。
随着相关技术不断的发展,后来又出现了新型的“半穿甲聚能战斗部”。
 这种战斗部后半截 炸的同时,会往周围发
炸的同时,会往周围发 很多条融化的金属
很多条融化的金属 流,相当于一打反坦克导弹向周围“天
流,相当于一打反坦克导弹向周围“天 散花”。
散花”。 
 单纯的一个聚能反坦克战斗部,对于军舰的杀伤力当然有限,在船体上烧个眼儿甚至不能 坏一个舱室。
坏一个舱室。 
 但是这种反舰导弹的战斗部,它是首先击穿装甲,进 舰体然后高
舰体然后高 部分
部分 炸,最后聚能部分朝着周围
炸,最后聚能部分朝着周围
 金属
金属 流……
流…… 
 这种战斗部后来还有进一步优化版,被称为“半穿甲自锻 片战斗部”的东西。
片战斗部”的东西。 
 原本形成金属 流的紫铜不再融化,而是借助
流的紫铜不再融化,而是借助 炸的能量软化变形,通过类似吹塑的过程,瞬间制造大量的“子炮弹”。
炸的能量软化变形,通过类似吹塑的过程,瞬间制造大量的“子炮弹”。 
 具体的打击效果,有些近似于“集束炸弹”,能把周围的 和东西都打个
和东西都打个 碎,最新的反舰导弹基本都是这种战斗部。
碎,最新的反舰导弹基本都是这种战斗部。 
(集束炸弹被认为过于残忍,有一百多个国家在联合国签署了禁用公约,但不包括美、俄、中、以等主要生产国……)
这些战斗部的理念都是相同的,就是组合多种不同类型的打击方式,尽可能的扩大毁伤效果。
 相对这些现代的凶残玩意而言,二战时代的传统被帽风帽穿甲弹和高 弹,简直和幼儿园的小朋友一样天真……
弹,简直和幼儿园的小朋友一样天真…… 
 最后,根据科研设备的测算,如果要把后世的“半穿甲自锻 片战斗部”,从无到有的研发出来,稍微需要多一点的时间。
片战斗部”,从无到有的研发出来,稍微需要多一点的时间。 
 许星辰的时间比较紧,而且金属 流、自锻
流、自锻 片这些东西,对付舰娘应该用处不大,她们肚子里面没有
片这些东西,对付舰娘应该用处不大,她们肚子里面没有 。
。 
许星辰暂时放弃了这些远期目标,用最为基本的半穿甲战斗部作为基础,去改造成穿甲能力更强的新型战斗部。
这个科研项目的内容,其实就是增加原战斗部的穿甲部分比例,同时修缮整体的外形,做成更适合穿甲的形状。
整体的科研难度非常低,用科研设备的模拟功能,简单测算过几次之后,许星辰就得到了两种不同级别的战斗部的参数。
许星辰暂时将其分别命名为:“甲型穿甲战斗部”、“乙型穿甲战斗部”。
甲型半穿甲战斗部:保持原战斗部513公斤的总重量不变,将穿甲部分重量增加到350公斤,直径限制在240毫米。
以海鹰-1甲导弹携带,走高空弹道俯冲攻击,速度约340米每秒,可以击穿大和之外的所有新锐战列舰的水平装甲。
 此时高 部分的重量为163公斤,装药可以做到125公斤以上,是大和炮高
部分的重量为163公斤,装药可以做到125公斤以上,是大和炮高 弹装药(59公斤)的两倍以上。
弹装药(59公斤)的两倍以上。 
更换甲型战斗部后,海鹰-1甲导弹的总重量不变,气动外形不需要改变,稍微调整油箱的形状,适应新的战斗部外形即可。
乙型半穿甲战斗部:战斗部总重量增加到750公斤,穿甲部分重量500公斤,直径同样限制在240毫米。
以同样的方式攻击,可以确保击穿所有战列舰的水平防御,包括大和甲板上最厚的炮塔顶部的270毫米装甲。
 此时高 部分的重量为250公斤,装药可以做到190公斤,是大和炮高
部分的重量为250公斤,装药可以做到190公斤,是大和炮高 弹装
弹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