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明左 > 第22章 办法

第22章 办法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机械力不像力,不需要休息,而且是力的数倍、数十倍不止。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使用了机械力后,这些纱锭可以夜不休地转动纺纱。你说,这样一来,产出的纱布数量将会提升多少?而且减少了力等成本的投,纱布的价格又会下降多少?不但如此,机械力稳定,以此为动力放出的纱布质量也比手工纺纱的质量要好。届时成本更低、质量更好的纱布涌市场,那些手工纺纱业者,一定会被冲击的产。”

难得有一个说得来的,左梦庚便说了个痛快。

徐若琳的脸上却没有多少喜色。

“这样一来,岂不是很多小民会家亡?这是灾祸啊。”

这属于时代的见识问题。

“传统的男耕织模式是必然会瓦解的,但这些小民在产之后,也不是没有出路。他们可以脱离土地,转化为产业工。就像你家里的那些织工一样,他们不靠耕田劳作,也可以养活一家。”

徐若琳没有那么容易被说服。

“那不一样。江南之地,虽说不种田者众,但大量的农田也是存在的。按你的预想,一旦纺织的规模增大,那么必然会需要更多的土地种植棉麻,农民也会被侵占。可没有了粮食,百姓们吃什么?”

左梦庚也来劲了。

“你在这里有一个误解。其实江南之地的粮食供应,靠的并不是本地。如果单靠江南的农田种植,连如今的一半都养不活。”

“那是靠哪里?”

左梦庚说了两个字。

“湖广。”

他又道:“湖广熟,天下足。现如今大明的主要产粮区,就是湖广。江南和京师的粮食供应,大部分靠的都是湖广。其中京师不惟湖广的粮食供应,相当大的一部分还来自于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地。”

徐若琳想到了什么。

“你先前说如今的气候是什么小冰河时期,北方各地大旱加上蝗灾,赤地千里,颗粒无收,那岂不是要天下大?”

左梦庚苦笑不已。

“我的徐大小姐,你不是亲身经历过了嘛。这个天下呀,已经了。”

他是顺习惯,徐若琳却闹了个红脸,不禁啐了一

什么“你的”“我的”说,家答应了吗?

“雅雅曾说,北地灾本就急如星火,偏偏还有贪官污吏残民以逞,加上各项水利工程年久失修。长此下去,这大明江山还有救吗?”

对于徐光启的观点,在经历了这个时代后,左梦庚并不是很认同。

甚至可以说,后世许多对这个时代的认知同样是错误的。

“如此天灾面前,非力可抗,虽有解决之法,但朝廷却做不到。”

徐若琳没听出他的本意。

“倘若朝廷能够澄清吏治,多用能臣吏,减免苛捐杂税,兴修水利,劝课农桑,百姓多少也能恢复一些元气。”

左梦庚长叹一声,不得不用无的事实来打击她。

“没有用的。贪官污吏、苛捐杂税固然是压垮百姓的最后一根稻,可即使没有这些,北地百姓依旧会走上绝路。现如今北地最大的问题,就是天灾。”

徐若琳完全不信。

“怎么可能?”

左梦庚摊开手,很无奈。

“事实就是如此。就算北地遍布海刚峰一样的清官又能如何?不下雨就是不下雨,没有水就是没有水。一旱经年,河流枯竭,水库见底,修了水利工程又有什么用?”

许多穿越书里对明末北方的天灾都有一个很大的误解,仿佛可以靠为缓和或者改变。

可事实上,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就拿抗旱最常用的手段————兴修水利来说,面对这样的灾真的有用吗?

这种旱一来就持续数月、数年,即使修了水库蓄了水,可不出两月,水库里的水就蒸发的一二净,有什么用?

兴修水利工程,对付小规模的旱灾和水灾效果出众。但是面对这种末世级别的灾,只能是徒劳无功。

什么叫赤地千里?

大片大片广袤的土地数年滴雨不降,最严重的时候甚至黄河都断流了。

这种程度的灾,以现今的技术手段,根本就不是任何官吏能够解决的。

徐若琳出身官宦之家,父祖论证时旁听了一些。可即使她的祖父徐光启,也对明末的灾预估不足,导致她的认识不可能多么的刻。

此时被左梦庚揭开血淋淋的事实,不由怔怔。

“难道……难道真的是天要亡我大明江山吗?就没有办法了?”

“有。”

左梦庚说的斩钉截铁,令徐若琳激动不已。

“有何办法?”

“殖民,向外殖民。”

他怕徐若琳不懂,解释了一下。

“你认识那些西洋来的传教士,可曾听他们说起过,如今的欧罗也是灾害横行?”

徐若琳露出懊恼的神,颇为不好意思。

“我没有询问过。”

对此,左梦庚也只能惋惜不已。

明末的中国和西方流,局限太大了,很多重要的信息都没有掌握。

事实上明末这场将华夏折磨不轻的灾害,其实在欧洲也同样肆虐横行,造成的危害同样不小。

为何欧洲挺过去了呢?

说,是因为西方的平民逆来顺受,即使生存的再艰难也不敢反抗。

这就是扯淡。

在饿肚子的况下,什么疯狂的事都会做的出来,哪有什么逆来顺受之说?

之所以这种小冰河时期引发的灾难没有在欧洲造成毁灭的打击,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如今的欧洲开始了殖民时代。

大量的欧洲迁徙到了美洲、非洲等诸多无主之地,这一下子就让欧洲的土地压力得到了缓解。

殖民不但稀释了本土的压力,还可以从海外的殖民地得到充沛的物资反哺本土,这才是欧洲顺利度过小冰河时期的真相。

“那些欧罗为何能够万里迢迢跑到咱们这儿来?就是因为他们的足迹踏遍了这个地球,同时寻找到了许多富饶而无主的土地。他们从本土派出大量的,将那些土地占为己有。原来本土可能和咱们一样,每一亩土地都没有,现在差不多有一半以上的去了海外,那么均耕地面积就会大幅增加。又有了海外丰富的物产补充,这样的天灾对于他们来说,也就不算什么了。”

道理很浅显,顺着左梦庚的描述,徐若琳很容易就在脑海里勾勒出了完整的图像。

“只能向外移民吗?”

左梦庚重重点

“当今的势,要么向外大量转移,稀释单位面积下的数量;要么就只能依靠灾害、战争来大幅削弱数量。两者的最终目的其实都是一样的,都是要减轻土地的承载压力。”

徐若琳不禁打了一个哆嗦,双目无神。

“可我华夏之民,又能移到哪里去?”

左梦庚觉得她想的有点多了。

“现如今的问题,并不是该如何移民出去,而是朝廷根本不可能支持对外移民。”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