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明左 > 第87章 毕懋康见闻录(2)【补終於有時間了万赏加更】

第87章 毕懋康见闻录(2)【补終於有時間了万赏加更】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毕懋康去过军营,见识过明军是什么样子的。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而后营给他的感觉,完全不同。

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后营里到处都充满了活跃的气氛。

“你这后营,几一训?”

左梦庚知道他问的是什么。

皆训,不得懈怠。”

毕懋康惊了。

“每皆训,士卒焉能承受?你不怕出子吗?”

左梦庚指着那些英姿勃发的士兵,反问道:“东郊公,您看看这些士兵。他们吃的饱、穿的暖,军饷按时核发,家衣食无忧,又知晓为何而战。您说,他们还会不愿意训练吗?”

明军为何不能训练?

一是将领懒惰,贪图享受。

将领都不愿意顶风冒雪吃苦,又怎么强求士兵这么做?

二来明军士兵吃穿用度被克扣的非常厉害,即使是明初的士兵在营养上都严重不足。

身体素质不好的况下,每皆练的话,士兵肯定承受不住。

哪怕资本不足,在军事方面左梦庚也从不吝啬。后营的士兵,可是每三餐的,而且餐费充足,身体全都养的的。

第三,就是明军的士兵没有思想附身。

他们当兵,只因本就是军户,不了别的。即使是募兵而来的,也只是为了当兵吃饷,填饱肚子。

既然是为了自己,又怎么愿意去吃苦耐劳,磨砺技艺呢?

左梦庚太了解拥有思想的军队是多么的伟大,所以建军之初,别的都可以靠后,唯独思想灌输当先。

这也是后营可以每皆练,实力突飞猛进的原因。

也许其他还不知道这么做的意义,但左梦庚很清楚,只需给他一年的时间,待后营装备完全后,以三千之数硬撼数万大军都不在话下。

又向前走,又有一块空地,也有百十来个兵。

不过这些却没有走队列,也没有练习持枪,更是没有练习刺杀。而是围着一辆大车,正热火朝天地说着什么。

毕懋康看着好奇,就信步走了过去。

左梦庚为他介绍。

“这是后营总后大队的后勤中队,如今只有这些。他们正在研究粮输送和工程架设的问题。”

工科男就是这样,一旦听到不懂的,一定会问。

“工程架设?”

左梦庚用了这个时代的词汇来解释。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大军行进中,道路状况非常重要,很影响行军速度和粮运输。所以晚辈在后营里成立了这样的军种,专司其职。”

听到运输粮居然都要自成一军,而不是动用民夫,毕懋康追问道:“此举有何益处?”

左梦庚解释的很细致。

“因为是专司其职的军种,那么他们常要做的,就是要不断研究,怎么加快运输速度、怎么减少路途消耗、怎么最快最好地供应全军消耗。一旦做好了这些,战场上的士兵就可以不用饿肚子、不用管其他的,专心作战就行。大军供应有所保障,打胜仗才更加容易。”

他还补充了一句。

“此举还不劳民伤财。”

历代王朝打仗时,也是百姓最苦的时候。

不但要抛弃田地里的活、荒废了庄稼,朝廷还不给补偿。甚至为大军运输粮,还要自备粮。

受伤了也得不到抚恤,看病治伤同样是一笔负担。

每次作战,这些民夫的损伤一点都不比前线的军队少。

毕懋康当然知晓不用征发民夫意味着什么。

可朝廷那么多文官武将,又有谁想过为此成立专业军种呢?

走到近处,被士兵们发现,却没有惊惶。

毕懋康注意到,士兵们和左梦庚打招呼的时候,脸上的笑容都是发自内心的亲切。

这是一个兵如子也得士兵戴的主将。

这样的将军,威望之高根本不用怀疑。沙场之上,一声令下,所有的士兵都会愿意为他慷慨赴死。

毕懋康已经能够想象到,左梦庚令旗一挥,千军万马赴汤蹈火、摧枯拉朽的场面了。

张延也在。

“千座,俺们遵照您的提示,正在研究怎么改进大车。”

他把左梦庚和毕懋康让到大车旁,指给他们看。

“俺去求了老木匠,给车轴这里做了一个销。一旦拔掉销,两个子就能卸下来。”

有士兵给演示,果然很方便就将车给拆掉了。

毕懋康不解。

“大车是用来输送粮的,把车卸掉岂不是无用了?”

张延不认识毕懋康,但见左梦庚态度恭敬,也不敢怠慢。

“这位老大有所不知。倘若于路上运输,当然需要车。可想要过河,就得有桥。但桥不是什么时候都有的,咱们就得想办法自己造桥。这个大车做了改进,车板更大更平。卸了车后,往水里一扔,就能当木筏使了。”

毕懋康是南方,当然见过木筏。见了大车的长宽度,就知道是能够在水中载载货的。

“当真是奇思妙想,如此遇到河流阻路,却也不用停滞不前了。”

张延很是骄傲。

“还不止如此呢。千座说,光能当筏子用还不够。毕竟大军行进,只靠筏子来回输送,速度慢不说,还很混。于是俺们大家伙琢磨了一番,在每辆大车的侧面,都装了这样的钩子。到时候几辆、几十辆大车一起推水中,把这些钩子连接在一起,就成了浮桥。员物资尽可直接通过,如同路上行军。”

看来左梦庚教给他们的东西,他们都记住了,并且发挥了主观能动,还创造出了新玩意儿。

当初左梦庚第一次对总后大队训话的时候,就说过这样的话。

“看到运河的时候,你们身为工程兵,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什么?”

“当然是多架几座浮桥,好让大军快速通过。”

士兵们牢牢记住,并且已经想出了不错的办法。

左梦庚很关心,问道:“你们试过没有?”

果然还是有问题的。

张延道:“俺们去河里试过,发现浮桥上面走还成,可运送物资却不成,浮桥会下沉。”

为何如此,左梦庚当然清楚。

大车再大,又能大到哪里去呢?

以大车车板的面积,普通站在上面还能撑住。但只要超过一定的重量,下沉是一定的。

这个问题,左梦庚一时也想不到解决方案,只能给些思路。

“你们看看,能否可以将车辕用螺丝做成活动的。要搭浮桥的时候,车辕也可以拆下来,立在水中做支柱?”

现如今的大车车辕都是钉死的,如果改成可拆卸的,自然可以增加用途。

有个士兵道:“水浅还成,水的话用处不大。”

“这只是权宜之计,大江大河搭建浮桥也不现实。”

即使在后世,数百米宽的河流搭建浮桥都是难题。

他还有一个想法。

“你们回琢磨琢磨,是否可以做些皮囊?平时叠起来放着,要做浮桥的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