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宗周再见到左梦庚时,依旧是在大帐里。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左华已经得到了救治和清理,静静地躺在床上。
左梦庚枯坐在一旁陪着他,形如雕塑。
刘宗周仪态洒脱,径自拿过一张凳子,坐在了他的身旁。
“勿怒而兴师,勿愠而攻战。你能做到这一点,则大事可期矣。”
左梦庚没去看他,而是问道:“老师不去维护您的三纲五常了吗?”
刘宗周抚须微笑。
“三纲五常既是儒,亦非儒。”
左梦庚这才抬
,疑惑看去。
他也注意到,刘宗周似乎和往昔不同了。
之前的刘宗周,虽然肃正,但格外古板。尤其是老态龙钟,
绪萧索。
但此时的刘宗周,从里到外都在散发着勃勃生机,时刻弥漫着令
心醉的光芒。
刘宗周语气澎湃,自带醍醐之效。
“天下之道既为儒,诸子之言亦非儒。何为儒?天下之道便是儒。”
这是很
的课题,如果是以往,左梦庚定然稀里糊涂。可经过了此次变故,他也在飞速进步中。
“法、道、墨、释、纵横亦为道。”
刘宗周毫不客气地道:“那便是儒。”
左梦庚沉默,消化良久,起身对刘宗周致意。
“贺喜老师,超凡
圣。”
刘宗周却摇摇
,叹道:“倘若当真超凡
圣,便不可留于
间,留
间便是一大害。”
左梦庚努力思量。
“老师是在说孔圣
吗?”
刘宗周毫无凝滞。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你看这红
,每
里东升西落,无论盛世还是
世,可曾变过?天道有常,而
行无常也。孔圣开创儒家,儒家却无穷无尽也。只奉圣
,则道有损也。”
左梦庚倍受震撼。
完全没有想到,刘宗周居然将孔子从儒家不可动摇的权威宝座上摘了下来。
他的做法,对不对呢?
虽然孔子是儒家的开创者,是至圣先师。
可刘宗周却表达的很清楚,儒家发展至今,已经添加了太多太多的思想和观点在其中,早已不再局限于孔子的言行。
既然如此,该如何重新定义儒家呢?
与时俱进,因地制宜。
跟随时代的发展,不停诠释儒家经义和思想,使之符合当下,才是儒家真正的立身之本。
亦或者说,在原来的儒释道三教一体之后,更加广纳博蓄,超脱藩篱,顺应
流。
左梦庚这才明白,刘宗周为何有此变化。
这是一个
的思想境界趋于大圆满时才有的表现。
他
知,这是一个自己求教和解惑的最好良机。
“学生非常想要为左华报仇雪恨,可内心
处总有一个声音在告诉学生,不能这么做。但究竟是为什么,学生不得而知。老师可有教我?”
刘宗周来此,也是这个目的。
“你可曾听过仁者无敌?”
左梦庚知道的不多,道:“这不是腐儒迂阔之言吗?”
刘宗周摇
,再问道:“你等行此艰险之事,不惧生死,为何?”
左梦庚肃容道:“拯救黎民于水火,重塑华夏之
神,使我中华重现生机,繁荣富强。”
刘宗周郑重地道:“这便是仁。所谓大仁,无非一念救苍生。”
左梦庚身形摇晃,只觉得四肢百骸全都打通,隐隐有什么东西正在灌注其中。
刘宗周悠悠的声音便是来源。
“你等要拯救苍生,首要为何?自是要让苍生信你。知你能救之,方能助你。如何取信之?仁也。”
左梦庚脑海里思想激涌,正在努力消化刘宗周的观点。
“天下苍生绝不会相信一个残忍好杀之
,能够拯救自己于水火。今
杀一
,明
杀一家,无穷无尽也。擅杀者,唯以杀止杀,何行仁也?既无仁,则民心尽失也。昔者曹公孟德,何曾不心怀天下,然不过一
世枭雄尔,何故?”
曹
的例子一拿出来,左梦庚瞬间通透,许多桎梏的地方全然想通。
因为通过曹
的对比,让他想到了后世的新中国。
为何那些
能够将地狱一般的中国拯救出来,并且蒸蒸
上,雄立于世界之林?
曾经
虐于中华大地的东瀛侵略者他们没有以血还血、以牙还牙,曾经的反动旧势力他们也没有彻底
身毁灭。
功德林里,无数桀骜不驯、血债累累的
都经过改造,获得了新生,这是为何?
左梦庚陡然想到了一句话。
无产阶级只有拯救了全世界,才能够拯救自己。
虽然当今天下,没有无产阶级,时代、格局亦诸多不同。
但大仁大义的思想,却是一以贯之的。
既然要救天下,那么便不能靠杀戮来征服。
思想之改造,才是造福天下之根本。
以仁义行攻伐,则无往不利!
可以说,努力了这么久,今
之左梦庚,方才找到了正确的道路。
他诚心诚意地向刘宗周道:“多谢老师教诲,弟子铭记。”
刘宗周回礼。
“与君共勉。”
他问道:“老师意欲何为?”
刘宗周坚定道:“我要去寻找一下,当今天下需要之儒家,该是什么样的。现今之儒家,问题根源所在。为何孔圣

心,却改良不了这个天下?”
刘宗周走了。
去寻找他的道了。
左梦庚不知道刘宗周会从什么途径去寻找,但只觉得,这条路如果没有指引,刘宗周未必走得通。
翻阅故纸堆,是没可能寻找到办法的。
或许,他山之石,才可以攻玉。
如是想着,左梦庚要来纸笔,就在左华的床
,第一次认认真真地写起了论述。
《西方文艺复兴和东方思想复古之间的辩证分析》
在这篇文章里,左梦庚着重介绍了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中蕴含的
文主义思想,并将其与当下大明文坛发生的复古思
进行了对比。
更重要的部分,则是介绍了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马丁·路德、茨温利、约翰·加尔文等
的事迹也被他写了出来。
因为左梦庚发现,西方的宗教和东方的儒教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但又有所不同。
而这不同之处,或许就是儒教顽固不化的主要原因。
还是刘宗周的那句话给了他灵感。
“既然超凡
圣,那么便不可在
间,在
间便是祸。”
西方宗教的主神,是虚无缥缈的,凡
不得见。因此主神传达的思想,究竟是不是主神的,也就没法判定。
正因为主神的虚无缥缈,所以给了意图突
和改革的
们机会。
你可以解释神,自然我也可以解释神。
可东方的儒教却不行。
孔夫子是活生生的存在,孔夫子的后代更是无数儒生的
神寄托。
孔夫子的话也都铭记于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