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明左 > 第268章 烟花三月下扬州

第268章 烟花三月下扬州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黄宗羲到底也没有读那段文字,令左梦庚颇为遗憾。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瞅瞅,刘宗周似乎也是浙江

要不……

想想可能被打死,左梦庚还是惋惜放弃。

“参座,前方码上有官军,不知何事?”

傅豫孙过来通报。

左梦庚手搭凉棚,仔细打量后,哈哈大笑。

“公宝玉来啦。”

只见前方的徐州水路码岸上,此时一个昂扬大汉带着几个士兵,正在眺望过来。

看到左梦庚的身影,便不停挥手。

左梦庚和黄宗羲等更是高兴,赶忙吩咐座船靠了过去。

那大汉跳上船来,不是别,正是公恒。

“各位何其慢也,令公某等的心焦似火。”

黄宗羲和他把臂言欢,调侃道:“又不是你做新郎,心焦什么?”

哈哈大笑。

左梦庚把公恒介绍给陈子龙等

得知这武夫居然是公鼐之子,还是堂堂的徐州副将,陈子龙等无不大惊。

公恒也对江南名士仰慕已久,着实攀谈了一番。

当天,左梦庚一行就在徐州歇宿了下来。

左梦庚和公恒,还有重要的事要谈。

“舍弟来信,说你们还没有拿下蒙?这事儿必须抓紧了。沂蒙在手,则山东尽有。”

左梦庚知他好意,道:“事出了一些变化,不得不耽搁了下来。再者,白莲教贼也太不能打了,我们怕剿贼太快,反而不美。”

养寇自重这是一个技术活,很考验微的。

公恒虽然远在徐州,但是家乡的况还是知道的。

“家里来信说,近沂蒙附近的贼明显增多,已经颇成气候,估摸着是被你们赶过去的。蒙县令至今尚未到位,只怕县城有失。”

左梦庚和黄宗羲莞尔一笑,由黄宗羲解释道:“蒙县令党还醇如今还在临清,也是咱们自己。只因道路不通,所以无法到任。”

左梦庚想了想,对公恒道:“贵府那边,还要做好打算,我军一时片刻是过不去的。实在不行,撤出县城,结寨自保。我派一支小部队先过去,帮着你们自卫,当不虞为白莲妖孽骚扰。”

新军肯定是不会太快去打沂蒙山的。

这是计划的最后部分,起码要等左梦庚从江南回来后,才会实施。

公恒也不想因为自家安危,就影响到大局,便答应了下来。

左梦庚更关心他这里。

“如今徐州官军,可在掌握之中?”

公恒自信一笑,给左梦庚持了定心丸。

“这里武事荒废多年,早已不堪。除了我这个副总兵外,再无其他将领。官府那边,连个兵备都没有,无钳制。如今诸军尽已换上我的亲信,如臂使指,无不从。”

这下左梦庚就放心了。

“最多一两年内,你这里便有大用。还要做好准备,以免措手不及。”

公恒听到自己要派上用场了,颇为惊喜,但也把困难说了。

“徐州武备废弛,朝廷许久不给拨钱,就算想要厉兵秣马,也困难重重。这个得你们想些办法,否则的话,一群饿将疲兵,恐怕派不上大用场。”

关于这个,左梦庚还是很大方的。

“回我让临清那边,每月给你送一万两白银过来,够用吗?”

公恒大喜过望。

“完全足够了。如今的世道,只要让士卒们吃饱饭,他们就肯卖命。”

对于公恒掌握的军队,左梦庚也没有抱太大的希望。只要不拉跨,那么后续的计划就万无一失。

第二,船队启程,继续南下。

陈子龙等联袂找来,显然是有什么不解难题。

“左将军,昨你说两淮非兵家必争之地,可否为学生等解惑?”

见几一副虚心求教的样子,左梦庚便以实地为例,给他们讲解起来。

“两淮究竟是不是战略要地,其实都看这条河。”

放眼看去,只见西北方面一条滚滚黄龙冲击而来,正是夺淮海的黄河。

“这是为何?”

夏允彝很好学,代表众问道。

左梦庚看着浩浩汤汤的黄河水道,感慨万千。

“凡是黄河南向海之时,两淮便失其作用。凡是黄河北向海之时,则两淮必为兵家要地。”

他知道众不懂,开始指点起来。

“黄河从这里海,带来的后果就是,大量的水源注,让两淮之地河网纵横,通不畅。而且如江南一般,土地被河网切割,几乎找不到几块大面积的平坦地域。这样一来,无疑增加了作战难度。”

陈子龙还是不解。

“如有水道的话,粮、军资、兵马输送不是更为便利嘛,为何会不利于作战呢?”

果然和后世许多的想法差不多。

左梦庚指着眼前不远处出现的一块河流三角洲,问道:“你看,假如到处都是这样的地形,大军可以通过河道输送,可作战的时候如何展开?尤其北方多骑兵,在这里根本无法奔跑,又怎么打仗?而不把两淮之地的城池打下来,又怎么进江南?”

怔怔的看着两岸碎的地块,若有所悟,终于明白以往想的浅了。

左梦庚以赤壁之战为例,说的更加详细了一些。

“三国时,黄河虽然北向海,但不过百年,两淮之地尚存有大量湖泊、水系,因此与现如今一般无二。曹魏南下,便只能攻略荆襄,方能窥觑江南。当时河南乃膏腴之地,天下华所在,曹魏可以从河南汇聚物资,沿汉水而下,远比攻略两淮要方便的多。”

都是聪明,他这么一说,大家都懂了。

李雯击掌叹道:“怪不得蒙元非要强攻襄阳,而没有选择此路渡江呢。”

看着眼前十分陌生的黄河,左梦庚却想的更加远。

“黄河夺淮海,其实并非好事。隔绝中枢和地方不说,对于北方的用水也产生了极大影响。如有可能,还是要令其北向更好。”

因为降水量的关系,北方十分缺水。

本来有黄河在,华北地区能够得到一定的水资源补充。但黄河南向后,华北的缺水益严重。

即使从明朝的国防角度来考虑,缺水的北方也极大地增加了国防成本。

如果令黄河回归故道,那么将能够从很大程度上解决华北的缺水问题。

到底该如何做,左梦庚暗暗记在心底。等后时机合适了,必然要找水利专家论证。

这个时代的运河,运力非常发达,水域之宽阔,远非后世能比。

一路南下,却也见到了沿河百姓的艰苦。

目光所及,看到最多的,就是衣衫褴褛的漕工。

他们一个个面黄肌瘦,分布于运河两岸。每每被驱使,如同蚂蚁一样活跃在沿河各处。

即使如此,这一路南行,众也因为河运堵塞而导致多次驻足。徐州到扬州这一段,竟足足走了十一天。

“国朝命脉,不可不查。中恒,切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