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明左 > 第410章 刺激

第410章 刺激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朝野如何?”

不理朝政的崇祯,只不过是表象而已。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一方面是对山东的局不知该如何应对,另一方面也想要看看,出了这样的大变故后,朝廷安稳与否。

私底下,他召见了吴孟明和韩川。

面对这个问题,吴孟明想也没想,径自道:“陛下洪福齐天,大明顺天应,虽遇小厄,然无碍皇明圣威。”

崇祯摆摆手,不想听他拍马

锦衣卫内,他有自己的眼线,对于吴孟明是什么德行,其实早已知。

不过此乖巧,老实听话,虽然比较贪财好色,但大体得用,崇祯也就没动他。

真正被他认为是锦衣卫内将的,其实是旁边的韩川。

韩川果然不负他的期望,斟酌一番,道:“陛下,臣已派赶赴山东。无论如何,叛军动向都必须掌握。今后不管朝廷如何应对,也好有的放矢。”

这个回答,让崇祯无比满意。

沙河之败后,朝野心惶惶,大臣们茫然无措,连一点办法都没有。结果还是韩川做在了前面,这不是将是什么?

旁边的吴孟明额见汗,发现自己被韩川比下去了。

自己当初一手提拔的下属,这是要冒尖啊!

崇祯心稍好,不由得多问道:“依你之见,山东之局如何疏解?”

韩川犹豫了一下,道:“锦衣卫乃陛下家臣,陛下吩咐怎么做,锦衣卫就怎么做。至于朝政大事,锦衣卫不敢越俎代庖。”

锦衣卫就是一个执行机构,还是皇帝的私军。超过了这个范畴,就是自寻死路。

他拒绝了崇祯的问题,却让崇祯更加满意了。

“好了,你们下去吧。山东的军来了,马上呈递上来。”

吴孟明和韩川连忙叩谢告退,到了外面,吴孟明不复卑躬屈膝,眼神里满是异样的光彩。

“韩同知果然了得,今能够全身而退,我锦衣卫上下全靠韩同知周旋啊。”

韩川的腰差点完成一百八十度,语气极为谦恭。

“有大在,小的便心神安稳,做事也心里有底。大就是锦衣卫的天,有大这天在,锦衣卫才能安然无恙。”

吴孟明不着痕迹地点,目光里的敌意稍散。

“这锦衣卫啊,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而是陛下的。甭看咱们高官得坐,等着取代你我的,可大有在。韩同知,莫要迷了眼睛,做出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来。”

韩川从始至终都没有抬起过。

“小能有今,多亏大提携恩宠。小自知这一身富贵何来,没有了大照拂,小什么也不是。”

“哈哈哈哈……”

吴孟明朗声长笑,警告道:“希望你的心像你的嘴一样实诚。”

说罢,扬长而去。

显然,韩川说的再好听,吴孟明也将信将疑。

权力动物就是如此,一旦有接近了红线,必然会让其疑神疑鬼。

韩川则处变不惊,仿佛刚才的锋并没有发生过。

看到迎面而来的小太监,忙凑上去,低声道:“黄公公,麻烦给王公公传个话,高公公回来了。该如何处置,还得由陛下做主。”

黄平点点,道:“婢晓得了,韩同知勤劳国事,陛下知晓,定当欣慰。不过天气渐寒,保重了身体,才能更好为陛下效力。逢三四五的,歇歇也是好的。”

即使面对一个小太监,韩川都恭谨有加。

“多谢黄公公关心,下官晓得了。”

韩川回到家中,径自去了书房,从书架上找到《三国演义》,翻到第四卷,将每页第五行的第五个字都记下来。

转身出了书房,寻到仆王三,吩咐道:“听说米价又要涨了,速去买一些存了。”

王三得了吩咐,领了钱出门,来到长隆米店,不久后买了米回来。

韩川看着新买的米好好库,却出神,实则是被吓到了。

第二回到锦衣卫,便对手下吩咐道:“山西那边战况如何?洪总督何时能够渡河?还有,今后山西贼任何异动,速速报到我处。”

手下满脑门子官司,可是又不敢不听,只得下去忙活了。

高起潜回来了。

这个消息迅速吸引了所有目光。

谁都知道,随着他的回来,沙河之战的定论也要有了。

“陛下,婢无能,有负陛下所托,实在是罪该万死啊!!!!!”

崇祯终于上朝了。

不上朝不行了,沙河之战的况,满朝上下都十分好奇,必须要有一个待。

高起潜被押上来,直接跪地哭嚎,希望唤起崇祯的同心。

沙河之战后,朝廷已经做出了初步处理。

山东巡按谢三宾被免职,纯粹受了无妄之灾。

至于吴襄、吴三桂父子……

朝廷没有任何表示。

因为这父子俩和当初的祖大寿一样,直接跑回了辽东,躲在了军营当中。

祖大寿的旧事让朝廷投鼠忌器,生怕再把吴氏父子反了。

而面对高起潜,崇祯其实已经起了杀心。

文官可以杀,可朱大典已经自杀了;武将没有办法,容易反。

还有什么比家处理起来更容易的呢?

不过在处理高起潜之前,崇祯也好,朝臣也罢,都想要搞清楚,大明最锐的关宁铁骑,究竟是如何败的。

“狗才,仔仔细细说了。但凡敢有一点隐瞒、谎言,便将你千刀万剐了。”

高起潜吓了一个哆嗦,吭吭哧哧地将战经过一一说了,极尽详实。

在场文武一开始颇为紧张,同时做了许多预案。更有不少周延儒的门和同党跃跃欲试,准备趁机反攻。

先前他们主抚,结果在政治上失去了先机,正惶惶不可终呢。

没想到主战派出马,造成的后果更加严重。

这要是不抓住机会反攻倒算,那就不是文官了。

可君臣们听着高起潜的讲述,脸色渐渐彩来。

不是高起潜讲了什么惊世骇俗的东西,而是他居然没有栽赃嫁祸,推卸责任。

这还是宦官吗?

以大家对太监的了解,碰到这种况,宦官肯定会告刁状,把责任都推卸到别上,好以此保命。

结果呢,高起潜的讲述中,屡屡为朱大典开脱,即便是对金国奇、祖宽等,亦是称颂惋惜。

即便是逃回辽东的吴氏父子,在他的中也没有什么过错。

“陛下,叛军不知从何处弄来了歹毒的毒弹,一俟引发,弥漫数里。我军将士没有防备,许多碰了毒烟,立时生不如死。此战,实非婢等贪生怕死、愚蠢无能之罪也。”

崇祯愣愣听着,反而更加难以接受了。

如果说这么大的失败都没有犯错,那说明什么?

难道是天意如此?

可他作为天子,天意让他如此,那岂不是说明……

想到此处,崇祯不由得遍体生寒,身体再次摇摇欲坠。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