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我是朱由校我不当木匠 > 第九章 : 一根筋的杨涟

第九章 : 一根筋的杨涟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第九章 一根筋的杨涟

说真的,对于杨涟,我是既有些佩服,又有点不以为然。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一个敢于坚持自己心中信念的,一个为了自己心中信念永不屈服的,一个为了自己心中信念甘愿牺牲的,是永远值得别尊重的。不过,同时,杨涟也是一个顽固的,是一个鲁莽的,是一个不懂得变通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对这个王朝的贡献远远比不住像方从哲那样的老狐狸。但,杨涟这种也是不可或缺的。这样的,是一把双刃剑,利用好了,他可以为你做任何你不适合出的事,但一旦你让他看着不顺眼,他可以不顾死活的反对你。总之,这就是一个让你不得、恨不得的

“杨卿,其实朕早就想见你了,只是朕的身体,你看,没办法……”我又开启了胡说模式,“既然卿今天来了,朕就对你知无不言了。你是先帝留给朕的顾命大臣,先帝生前也对你敬重有加。朕也早就想向您请教一些问题……”我一边东拉西扯,一边想着如何应付眼前的难题。

杨涟一脸疑惑地看着我。他一定在想,今天的小皇帝怎么这么反常呀。早就听过这个小皇帝不务正业,只木匠,不江山。不过,今天看来,也不尽然吧。小皇帝还是很靠谱的吧。对,看杨涟满脸不解的样子,他一定是这么想的。我还得趁热打铁。

“杨卿,我听说现在大明经济越来越萧条,民生活越来越困苦。你看有什么办法可以改变这种现壮吗?”对,看看杨涟对这件事的看法,也许,他能另辟蹊径,有和方从哲不同的办法呢。

听了我的话,杨涟显然很激动,他赶忙俯身跪倒,用带着颤音的声音对我说:“陛下,你这样想就对了,微臣替万千百姓谢谢你了。”

这次,到我懵了,我怎样想了?我还不知道怎么办呢?我这是向你虚心请教呢?你怎么反而夸起我圣明来了呢?这不是杨大你一贯的作风呀。

“杨卿,快快请起。”我赶忙虚扶了他一下,“卿请坐,你还是告诉我该怎么做才能受万民的戴。”

杨涟微微斜坐在旁边的椅子上

(本章未完,请翻页)

,脸上似乎还有一些惶恐:“陛下,民生活苦呀?这些年,自然灾害频繁,粮食减产厉害呀。陛下能为万民着想,实乃万民之福呀。”

靠,这还是杨涟吗?我怎么觉得像个马呀。我不满地看着他:“杨大!”

杨涟一脸尴尬:“陛下,对不起。微臣认为朝廷要关心百姓,首先要减轻民负担。要减免赋税,取消一切不必要的劳役,与民生息。”

“嗯。”我微微点点。看来,所有为民请命的名臣贤相都是一样的,即便他们观点不同,但他们出发点都是相同的。

卿说的有理。”既然己决定减赋,又何妨再卖杨涟一个呢?

“不过。不知杨卿想过没有。”我并没有放过杨涟,继续试探,“朝廷的财政本来就吃紧,如果再次减赋的话,朝廷的基本运转又该如何呢?”

“陛下!”杨涟腾的从椅子上站起来,倒吓了我一跳。什么况?至于如此激动吗?我又没说不减赋?

“陛下。”杨涟语气铿锵,“国家己到了危急存亡的时刻了。”怎么又是这种话,我微微皱皱眉,继续听杨涟说下去。

“各种贪官污吏横行。他们中的某些,甚至富可敌国。陛下应该效仿洪武爷,惩治贪官。如果这样的话,又何愁吏治不清明?何愁国库不充盈?”

我用手扶额,心中不禁一声哀叹。这就是老狐狸和一根筋的区别呀!效仿洪武?在当今这个历史条件下,我敢吗?到时,国家机构瘫痪了,我哭都没处哭去。

见我这副表,杨涟似乎也觉得自己的话有些过激了。他苦笑的摇摇:“陛下,太多的杀戮当然有违天和,但杀一儆佰还是可行的。”

“你先下去吧。朕有些乏了。”我对杨涟挥了挥手。

“微臣告退。”杨涟今天很识趣,大概因为今天的我有点明君的意思吧。

杨涟走到门,转身又回来了。我哀叹一声,看来,还是躲不过呀!

(本章未完,请翻页)

“陛下,您登基已有两天了,您看您什么时侯上朝呀。许多国家大事都等着您处理呢?”

我苦笑一声:“卿,你看朕这个模样能处理大事吗?国家的一些事,你们几个顾命大臣先看着处理吧。等过三五天,朕的身子有些好转就上朝。”

“陛下,想当年洪武爷……”杨涟还想再说下去,我连忙打断他的话,“两天,就两天。你总不希望大明在短短半年之内就故去三个皇帝吧?”

杨涟离去了。我再次斜躺在榻上,仔细回味着杨涟的话。杨涟这个虽然很犟,但他的话还是有几分道理的,吏治是必须整顿的,但怎样一个整顿法还有待商榷。杀儆猴应该是可行的,但把谁当作这只呢?这应该是一个很难决定的事。不行,还有两天就要上朝了,在这两天,我必须把群臣的况摸清,否则,以这帮大臣的尿,一定会给我出难题的。

“王伴伴。”我有些有力无气。王安进来了,端着膳食。看来,这个太监还是挺贴心的。还是粥?我有些要哭了。这粥里加太多营养品,也不抵饿呀。

看着我苦瓜似的表,王安也有些无奈:“陛下,您再将就一天吧,太医说,明天就可以了.”

我点,一边在王安的服侍下喝粥,一边问道:“王伴伴,你觉得骆思恭这个可信吗?”

王安点点:“骆大很有能力,对陛下也很衷心。锦衣卫在他的带领下,名声有所好转。”

听了王安的话,我的心算是放下来了:“王伴伴,告诉骆思恭,限他们在两天之内,把京城主要官员的底细摸清楚。我要看看这些所谓的正君子们到底有多少余财。”

“陛下,”王安的声音有些颤抖,“您真要像杨大说的那样,对京城的大小官员下手。”

我摇摇:“哪能呢?我知道,水至清者无鱼的道理。但我总得有备无患吧。我一旦上朝,这些官员肯定会提出很多难题的。有些事,我不能答应他们,所以,我得留点后手。对了,把袁可立叫过来。”

(本章完)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