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主公信心十足地出击,很可能反而落到了敌
的算计之中,那么,主公是不是发现这一战没有胜算,所以才跑的?
易安的反击,非但没有激发大家的拼死作战之心,反而让他们更加恐慌,特别是那些选择后撤的将士。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依然在坚持着与易安军大战的将士,现在只能咬牙顶住了,他们是想撤都撤不了。
但是,已经脱离阵线的军队,却根本没有掉
支援的意思,而是更加拼命地远离了第一线。
不过,仅靠着易安的及时反击,还不足以将王仁青军击溃。
就在这时,项阳的大军终于杀到了!
已经退后的王仁青军,在这时反而佩服起他们的“先见之明”。
多亏了他们先退回来,才能及时截住这支大凉军啊,否则的话,他们就是后背遇袭了。
然而,他们的兵力本就不足,军型又
,根本无法起到阻挡敌军的作用。
项阳迅速地掌控到向他们扑过来的敌军实时状态,然后自己亲自带着少量的骑兵,冲杀向敌军。
以步军迎战骑兵,必须要列好战阵,不可给骑兵露出
绽。
虽然大凉军的骑兵只有数百,但也是
锐中的
锐,他们一直在保持着速度,在最后时刻才加速飞驰,其冲击力绝对不容小视。
几支王仁青的大军都不想先迎上敌军的骑兵,他们竟然争相避开,这样就让项阳的骑兵更加没有阻力,一次冲锋,竟是靠着几百
硬生生把敌阵给冲碎了!
当然了,王仁青的大军本来就是“碎裂状”的,根本没有形成大阵,但实际上这样的冲杀,对于王仁青的军队士气打击是巨大的。
这就会让他们的脑海中,更加
了敌军骑兵无可抵御的印象。
而且,在骑兵之后,大量的步军杀到,根本不给敌
整备队形的机会。
而项阳亲自带领的骑兵就非常微妙了。
从位置上看,他的处境是非常危险的,这支骑兵冲到了十万王仁青军的中间。
但是,他们却似危实安,两侧的敌军全都受到外围的压力,根本无法抽回身来对付他们。
项阳在最“危险”的位置上,却是想冲谁冲谁,项阳没有急于进攻正面,为易安的大军创造更有利的条件,而是向来时的路上冲过去。
刚刚想要阻挡他们的那支军队更加零散,士气更低,更容易被击败。
项阳的骑兵数量只有数百,如果进攻前方的数万大军,哪怕他是以背后袭击的方式杀出来,也不可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所以他要先将自己的步军解放出来,一起向敌
发起进袭。
……
此时,王仁青军已经逃开了一段距离,这时看到项阳的军队没有追过来,赶紧找了个近处的高点,再次观察着周围的局势。
“可恶!大凉军怎么会埋下这样一支奇兵,他们到底是从哪儿冲过来的!太原城里的废物!”
王仁青的眼光还是在的,立即就看出自己的大军陷
混
之中。
(本章未完,请翻页)
问题是,没有
知道他已经把中军移到了这里,虽然王仁青立即下令打出旗号,通过中军大旗来指挥调度各处的大军,但是大部分军队根本没有注意到这里的变化,更多的大军就算注意到了,也不敢轻率的按旗令指挥作战,只能先派
来确认身份。
王仁青气得对过来确认的手下
大骂起来。
如果他们从刚才就直接按照指令,对中军进行救援,那还有办法挽回战局,至少能让他手下的军队合而为一,抱团布阵,转攻为守,让大凉军难以反击。
但现在,一切都晚了。
项阳已经带领着骑兵将微弱的抵抗灭掉,带领着近万大军继续向前杀去。
虽然王仁青的大军还有十万以上,不过一万的军队突然杀了出来,依然是足以改变战场的一
强大的力量。
正面与易安的大军进行对抗的军队,当场崩溃。
虽然这还只是大战场的一部分,不过两军决战,中军的重要
不言而喻,中间被突
了,两翼战场全都被分隔开,根本无法进行策应,反而变成了两支孤军。
王仁青的气愤就是由此,如果那些手下早一点儿发现他的旗号,而且毫不犹豫地按照他的旗号行动,说不定还能维持住中间的大阵,那么在整个战场上,他的军队依然处于优势啊!
然而,王仁青自动忽略了,如果不是他突然从战场逃开,他的中军同样有挽回的机会,只要他抽调回来的大军有统一的指挥,至少能对项阳的军队形成一定的
扰啊。
“主公,现在我们该怎么办啊?”
手下可不敢指出王仁青的失误,只能把话题转到现在的应对之策上。
因为项阳没有对他进行持续的追击,所以王仁青算是安全了,而且周围也有了一支军队形成保护。
但是,中军被突
,现在正在溃散之中,凭他王仁青的本事,是不足以挽回这样的局面的,而他现在只能就近指挥右翼的军队,至于左翼是什么样子,到底是继续抵抗还是直接逃离战场……王仁青完全没有办法。
“罢了,就算只有侧翼之军,也有三万之众,大家形成环心阵,一边警戒一边向太原城移动!”
王仁青下达了命令。
中军已溃,这一场大战,他想要反败为胜是不可能的,现在王仁青已经确定了新的目标,那就是带着尽可能多的军队撤回太原,只要把他手上的军队跟太原的大军合在一直,再加上太原的坚城
沟,依然是大凉军无法啃得动的骨
!
项阳自然能注意到王仁青的中军大旗,而且刚刚王仁青就是在他眼皮子底下逃走的,但是现在他却无暇对这支侧翼之军立即展开追击。
敌军中军虽然溃散,但也是有数万之众,项阳必须保证他们再没有重新聚焦起来的胆量才能无后顾之忧地进攻王仁青。
何况,让这几万
逃散回太原城,也非他所愿。
事有缓急,项阳直接给两翼下令,让霍南雁还有赵泉的骑兵,尽可能地拖住两翼的军队,为中军赢取更多的时间,同时,他跟易安的大军
(本章未完,请翻页)
合在一起,全力向前冲杀。
为此,项阳甚至下达了一项命令。
若不能保证落在后面的敌军再无抵抗之力,所有将士可以自行判断,是否留下活
当作俘虏。
他这道命令,几乎是等同于一道格杀令!
项阳还算是有自己的坚持的,若非
况实在紧急,他不太愿意下格杀令,只是现在他别无选择,只要能争取在王仁青逃回太原城之前抽掉大军对他进攻围攻,那么并州之势,一战可定!
若真要算起来,并州的百姓也免了更长时间的灾祸,能因此活下来的百姓们比起这一战杀掉的“可能的”俘虏要更多。
……
霍南雁接到命令之后,立即带着军队向敌军兵力最多的方向杀了过去,把已经逃散的零散军队全部放过,任由他们逃
山中。
霍南雁手上的骑兵多达六千,是赵泉的玄甲军一倍之多。
不过,她依然面临着老问题,雁门军的骑兵多为轻骑兵,难以正面冲阵。
而且王仁青又很有先见之明地摆下了一个圆环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