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大唐之混世小魔王 > 第七十三章 李渊的反思

第七十三章 李渊的反思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其实在程处默和李渊在聊天时,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已经站在庄园的墙角默默的听着。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李渊因茶喝多了去方便一下,剩下程处默和孙思邈俩继续喝、继续聊。

“处默,你刚才和太上皇聊的事,对我来说也是感触良多,我都七十多的了,过往也见过不少事故,也见证了王朝兴衰和更迭。

确实如你所说的,世家虽然对王朝的影响颇大,但真正影响兴衰的还是统治者的决策,杨广确实是急功近利了,如果,他把几项事分十年或更久去做就不一定会灭亡。”孙思邈感慨万千道。

“有句话叫,天作孽由可活,自作孽不可活。其实,很多东西和事务都是两面,就看它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程处默感慨万千道。

“好,好一个两面,好一个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李渊大步向他们走来。

“处默,大家随意,借你一句话,我已经退休了,不必多礼。虽然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但毕竟是我李家的江山,我儿子在当皇帝,我还是要关心的。”李渊叹了气继续说道。

“来,跟我说说这个所谓的两面。”李渊说道

“太上皇,请教你一个问题,大汉朝里哪个皇帝最厉害?”程处默问道。

“大汉天子应该算汉武帝刘彻文治武功,并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文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武有,用武力征服了匈及各蛮夷部落,使大汉朝安定了无数年。”李渊想了想说道。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个事有好有坏,打个比方,假如世上只有一种颜色的花,一种形状的树,一种动物,你会什么感觉?”程处默问道。

“刚开始应该感觉不到什么,可时间一旦长了,会感觉太单一、没有任何吸引力。”李渊回答道。

“对!儒家是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具有最大影响力的学派。作为华夏非常有价值意义的一种表现,并非普通的学术或者学派。

特别是秦朝时期,儒家属于最具有影响的学派之一,和墨家并称显学,而秦始皇并不看好这两种学派,而重用法家。

在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后受到重创,一直到汉武帝时,为维护帝王的专制统治,又开始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家“,这样又让儒家开始兴盛。

儒家思想的并不是不好,而是内容丰富而又复杂,在广泛的吸取先留下的典籍华,而在此基础上研究出了理论和思想,即讲大一统,又讲天地君亲师。

其实每个都有自己的私心,包括汉武帝也不例外,甚至,私心更甚,不然,也不会实行这个“罢黜百家,独尊儒家”的举动,这样做目的,无非就是为了权力更好的集中在帝王的手里。

这个就是对自己的利,但是和弊相提并论?这点蝇小利就显得微不足道了。”程处默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喝了茶继续说道。

“其实任何事物存在于世上都有他的可取之处,比方说秦始皇用法家治国,一个国家必须要有法可依、依法治国。

有句话叫,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就必须要有律法,依照制定的律法来执行,无论是王子还是平民百姓,只要犯法全部按律法来实行。

其实,秦始皇专注于法家治国也不可取,世必须用重典,统一之后就应该百家齐放了。做任何事都不能太过了,俗话说,过犹不及。

就说这个茶,虽然是好茶,但是,一天到晚喝,导致饭也吃不下,那就会伤身了。酒是好东西,偶尔可以和友增加感,但是,假如经常喝醉那这个的寿命就会减短。

说句对您们皇家大不敬的话,作为普通的百姓,他们根本不会关心江山谁来坐,皇帝谁来当,他们所关心的无非就是柴米油盐,衣食无忧而已,谁能帮助他们达到这此要求,他们就会拥护谁当皇帝。”

“好,说的好,百姓的心思本身就是单纯的,衣食无忧就知足了。”李世民拍着手,走了进来。

李渊出来不久,李世民已经赶到了,只是一直在边上听着,没有作声,程处默他们聊的投也没有发现。

“臣程处默,参见皇上、皇后娘娘。”程处默行了一礼后,站在边上也不理李世民。。

“前几天来宫里给皇后看病,我还以为你气已经消了,可现在看你的表,还在和朕呕气?”李世民笑着说道。

“臣不敢,您是皇帝,大唐第一,您说什么,就是什么!我去皇宫那是给皇后面子,你以为呢?”程处默白了李世民一眼道。

“父皇,您看、您看,这小子还这种气跟我说话,我都不跟他计较了,他还白我眼。”李世民愤愤不平的对李渊说道。

“好了,都成大唐江山之主的了,还跟小孩子一样。其实,刚才处默跟我聊了很多,包括隋朝的灭亡等,我也觉得一个国家的强大靠和亲换不来的。”李渊说道。

李渊看到李世民这样和他说话,心里非常的欣慰,仿佛又回到年轻时,那时候还是小孩的李世民经常淘气的会用这种气向他状告其他的兄弟姐妹。

李渊自从被程处默开导后,整个心态也变的理智了,感觉自己以前真的很偏心,亏欠这个儿子非常多,向他提议反隋的是李世民,帮他南征北战统一大唐的也是李世民,可是自己呢?不但对他承诺没有兑现过,反而一味的偏袒大儿子李建成。

特别是在武德七年六月,李渊本身年龄大了身子骨弱,反而非常怕冷又怕热,被几个年轻的宠妃软磨硬泡,决定前往仁智宫避暑。

他让太子李建成留守长安城监国,让二儿子李世民、三儿子李元吉随他一起前往仁智宫。

到了避暑胜地仁智宫。李渊和几个妃每天不是到山林中游山玩水,就是观赏歌舞饮酒作乐,相当的逍遥快活。可是他的惬意生活便被一个天大坏消息打碎了。

这一天,李建成的心腹,东宫郎将尔朱焕、校尉桥公山来到了仁智宫,他们来向李渊举报太子李建成要造反。

说李建成派他们送出大量的武器、盔甲给在庆州都督杨文,让他好好武装军队,挥军赶往长安城听命。

李渊初一听这不是造反吗?律法有规定,除了大唐皇帝,任何没有经过皇帝允许,不得大批量私运武器装备。否则会以造反罪论处。可自己刚离开京城没几天,李建成未经他允许竟敢私自向庆州成批量运送武器装备。

他想到底是何居心?想造反么?他马上手诏一封要李建成速来仁智宫。但他又怕李建成不听诏,手诏上只说多不见对他甚是想念。

李建成接到李渊的手诏后,心里就感觉要出大事了,立即派出去打听,得到的消息是自己私自送给庆州武器装备的事,被尔朱焕、桥公山这两个心腹出卖了。

李建成也知道此事严重,一不小心自己的太子之位就会失去,这该如何是好,这仁智宫到底该不该去呢?

本来这条计谋是太子妃出的,他也认为是好计,到时候关押李渊,杀掉李世民,而本来想征求自己的军师魏征的意见的。可是好死不死,魏征休假回老家探亲去了。

于是,李建成只能硬着皮赶往仁智宫。然而,他一路上绞尽脑汁想出来的理由都没有派上任何用处,因为李渊连他的面都不给见,更不可能给他有解释的机会。李建成一到仁智宫,就被他关押起来了。

李渊又开始进行第二步作:解铃还需系铃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