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仙神略传 > 道教神祇略传 第三十三函260-267

道教神祇略传 第三十三函260-267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卷之260 稷神

稷神,又称稷王、农神、耕神、谷神,黄帝的玄孙、帝喾之子,号后稷,生于父系社会早期稷山(今山西稷山县),居今河南濮阳附近,古代中国民间信仰之农耕始祖,五谷之神。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传说稷神本名姬弃,中上古尧、舜、禹之臣,任农师“后稷”,赐姓姬氏,死后被尊为“稷神”。汉蔡邕《独断》云:“稷神,盖厉山氏之子柱也。柱能殖百谷,帝颛顼之世,举以为田正,天下赖其功。周弃亦播殖百谷,以稷五谷之长也,因以稷名其神也。《孝经纬》曰:“稷,五谷之长也,谷众不可遍祭,故立稷神以祭之。”

后稷聪明,智慧,《诗经·大雅·生民》云,后稷幼时喜欢种树麻﹑菽。成年后,有相地之宜,善种谷物稼穑,教民耕种,收获、脱粒、加工成熟食品,尧听说,举为农师,天下得其利,有功。封弃于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后稷善于种植各种粮食作物,曾在尧舜时代当农官,教民耕种,被认为是开始种稷和麦的。故民间后稷为尊百谷之主、五谷之长,其尊奉者遍及现河北一带,南岭以南,甘肃一带,东海中的一些岛屿。

卷之261 赤松黄大仙

赤松黄大仙(约公元328--386年),简称黄大仙,号赤松子,黄姓,名初平,生于晋代今兰溪市郊的黄湓村是黄大仙,本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区域的神灵,后道教吸纳为正神。

《金华府志》云,黄大仙曾在放羊时随道士到金华山中修炼道法,不食间烟火,每天以松籽茯苓、清水充腹,苦心休行四十年成正果,后与其兄黄初起于山外相见。曾放过的羊群已化成了满山白石,黄大仙呵叱一声,石片刻恢复如初之羊群。黄初起此时采相信苦行可以成仙。从此,黄初起留在中跟随弟弟一同修炼,不食间烟火,每天以松籽茯苓充腹,最终得道成仙。一说黄大仙乃葛洪弟子黄也

黄大仙乐善好施,扶正怯邪,泽恩众于一方,故百姓敬奉为神,民众于金华山修建黄大仙祠,又名赤松观,世代祀奉。黄大仙庙宇遍布东南沿海一带,以至东南亚及美国,尤其在香港心中黄大仙乃一法力无边之神,有求必应之神。

卷之262 五谷神

五谷神,又称五谷娘、五谷母,五谷爷、五角母(谐音)、五谷大帝,古代中国民间信仰之神,源于母社会之崇拜。

五谷神原为男,塑像多为神农氏之貌,教种五谷。民以食为天,五谷之播种,类从此告别采集经济进农耕文明,类历史有了质的飞跃。民有了粮食保障,丁兴旺也顺理成章。这一切来自“神”之恩惠,自然要供奉、祭祀此恩神。然而随着平 星移,时间的延续,们对神的认识有根本的改变。道教为天为阳,地为者母,故五谷神之角色出现逆转,五谷娘、五谷母出现了。

无论是五谷爷,还是五谷母

(本章未完,请翻页)

,皆出自们尊重自然,崇拜自然,护自然思想之展现。《礼记。月令》云:“是月也,农乃登谷,天子尝新,先荐寝庙。”

卷之263 保生大帝

保生大帝(公元979--1036年),本吴姓,名本,字华基,号云衷、悟真,俗称大道公、吴真、花桥公,生于宋代福建泉州府同安县白礁乡积善里(今属漳州市龙海县角美镇),祖籍泉州府安溪县感德镇石门村,福建闽南、广东汕地区、台湾、香港、澳门及东南亚及中国十大姓氏之一吴氏后代所共同信奉之道教之尊神。

保生大帝,父吴通,母黄月华,原居漳州,避而至同安海滨的白礁结茅为屋,以讨海维生。少时吴本离家修道于青礁,初习捕蛇、采,后学针灸、汤药,期间以白礁、青礁为中心行医为民治病,医术逐渐广播民间。保生大帝吴本乃济世良医,受其恩惠者无数,其术高明,医德高尚、闻名遐迩,百姓赞誉为吴真,尊称“神医”,著书《吴本本》流传于世。景祐三年(公元公元1036年),吴夲登文圃山龙池岩采药,不慎坠崖仙逝,百姓建庙奉祀。宋朝廷追封为大道真、忠显侯、康佑侯、孚惠真君等,元朝追封为普祐帝君,明朝追封为昊天御史医灵真君、恩主昊天医灵妙惠真君万寿无极保生大帝、慈济医灵妙道真君。

卷之264 顺天圣母陈靖姑

顺天圣母陈靖姑(公元767--791年),陈姓,名靖姑,又名进姑、静姑、四姑、四娘、十四娘,又称唱夫、顺天圣母、通天圣母、临水陈太后、临水陈夫、临水、夫妈、临水夫、顺懿夫、慈济夫、天仙圣母、陈、顺懿夫、助国夫、护国马夫等,父陈昌为朝廷户部郎中,母葛氏,生于唐代福州府(今福建省罗源县下渡),又说古田县临水乡,道教尊为幼保护之神。

陈靖姑,幼聪颖慧,贤淑端庄,传说为南海观世音菩萨指甲投胎转世,十三岁受闾山道法,十五岁学学成而归,奉亲命适古田县刘杞公为妻。开闽建国二年夏,闽垣大旱,田地裂、禾枯树萎,饿莩甚众,民不聊生。为拯救灾民,陈靖姑她不顾个安危,脱胎祈雨。甘霖果降,旱象顿消。陈靖姑却遭仇妖暗算,尸解归天。许真知弟子归天,用莲花托起魂魄,使英灵得道。成神后,显灵杀长坑鬼于长坑山中。宋淳佑中,朝廷封陈靖姑为崇福昭惠慈济夫,赐额顺懿。后又加封为天仙圣母青灵普化碧霞元君。道教称临水夫为惠忱慈量天尊。

卷之265 三山国王

三山国王,又称清化盛德报国王 、助政明肃宁国王 、惠威宏应丰国王,居于揭阳市揭西县河婆街道北面的独山、西南面的明山(今梅州境内 )和东面的巾山,道教神话中之山神。

传说三山国王乃隋代连、乔、赵三,救圣驾有功而封王,镇守粤东的州、惠州、梅州

(本章未完,请翻页)

界处的三座名山(巾山、明山、独山)。一说为揭西县霖田之巾山助政明肃宁国王、明山清化盛德报国王和独山惠威宏应丰国王。三山神成为当地山神,始于唐朝,为民众禳灾纳福。又一说,三山国王曾协助宋太宗征服太原。故封巾山“清化威德报国王”、明山“助政明肃宁国王”、“惠威弘应丰国王”,赐庙名曰“明贶”,仁宗加封“广灵”二字。

传说三山国王,协助地方除害禳疾,化解水旱和刀兵之灾。逢三山国王神诞之,福建州、台湾及东南亚地区的士多进庙奉祀三山国王。2018年12月,昭平客家三山国王庙会被列为第七批广西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卷之266 钟馗

钟馗,字正南,唐初长安终南(今陕西省西安秦岭中段终南山下周至县终南镇终南村),民间传说能打鬼驱除邪祟之神,道教之俗神,专司打鬼驱邪。

传说钟馗相貌十分丑陋,络腮胡八方扬,硕大眼睛,怒火燃烧。虽相貌奇异令胆寒,但然是个才华横溢、满腹经纶、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秉正气浩然,刚直不阿。

相传,唐玄宗病重,各路太医、名医诊治无果,忽一梦,见一小鬼偷走珍宝,突出现一帽遮大鬼,将小鬼捉住吃掉。皇帝问之曰:“壮士何名?”答曰:“臣乃终南山进士,名钟馗,因皇帝嫌弃我丑陋,不被录用,一气撞死于宫殿台阶之上,死后专事捉鬼。”

唐玄宗醒来病愈,唐玄宗凭借梦中记忆,由吴道子画出其像。唐玄宗命其挂于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