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旱和大涝这种天灾吧。”
 黄爌知道这些事
,不经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文
们的必修课。 
“这个应该是,是······”
崇祯莞尔一笑道:“你想说的是皇上的德行不好?”
毫无顾忌的说了出来,让黄爌一愣。
 “这些扯淡的事
,就不要去说了,德行不德行的,关天灾什么事
,我要说的是这种
况历史上都是出现过的。” 
“比如久远的殷商末年是这个样子,东汉末年也是这个样子,唐末五代这些也都是有记载的。”
“就因为出现了这种很容易被忽视的天象,所以殷商没了,汉朝没了,大唐也没了,难道朕不去未雨绸缪,当真要大明也要没了不成?”
崇祯的声音并不高,可举出的例子,分明就是经过了考核,又被而来的。
此时“大明要没了”几个字,就再也不是一句空话,毕竟有了前车之鉴,还不重视起来,只能说明他们这些大臣们读书都读到了狗肚子里去了。
黄爌,卢象升,孙传庭一脸严肃的听着,脸上的震撼,可比刚刚看到的皇上递过来的卷中还要大。
一个个的心中都在想着,朝中的大臣们全部被拿下成了应该的。
 毕竟振聋发聩的声音,并不是每一个
都能听在耳中的,朝中待久了的大臣,离江湖太远,耳中的丝竹之声,已经让他们听不进去任何声音了。 
没有改革的魄力,只想着抱残守缺,又怎么可能度的过大劫难?
 崇祯环视一周接着道:“这些事
,你们记在心里,可以去查,但不要说出去,引起恐慌。” 
都是应有之意。
 恐慌才是一些暗中等待机会的
谋家们需要的土壤。 
 短暂的四
回忆,很快就结束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崇祯也觉得自己也能够好好的休息一下,等待徐光启的好消息。
**
京城一处临时宅院中。
 黄爌和孙传庭,卢象升三
聚在一起,先是互相恭喜了一番,然后就商量着今天的事
。 
“如今各处的天灾,你们有什么看法?”
黄爌低声问道。
 “按照皇上的意思,这件事
,应该是有规律可查的,不知你们可有这方面的藏书?” 
 孙传庭也想知道这件事是不是真的,若是真的,就要做好建
打过来的准备。 
堂堂天朝上国都遭灾了,更别说是关外那种苦寒的地方了。
 “这件事
,应该是真的,徐光启现在就在皇上组织的道院中做掌院,虽不知其中到底有些什么,可对于天文历法的了解,不会有错。” 
 卢象升是见过徐光启本
的,他不相信这件事
,是皇上自己找到规律的。 
 突然一阵敲门声,让三
立刻闭上了嘴。 
“进来。”
 黄爌应了一声,很快就又下
,抬着箱子走了进来,悄悄地放下箱子,又走了出去。 
“黄首辅的家风当真名不虚传。”
 孙传庭能从这些进出有度的吓
身上,看到一些兵法上令行禁止的东西。 
“闲来无事,随便训练了两下。”
黄爌很是平静的说道,“咱们还是看看那个年代的记载吧,也好明心早做准备。”
 孙传庭无语,心中暗道:随便练练,这老
就会吹牛,说大话,不亲自下功夫,能出这种效果才是见鬼了。 
卢象升掀开箱子,随便拿起一本书仔细的查看着。
 他拿到的是汉末的记载:汉恒帝永寿二年,当时全国户数是1607万多户,
5006万多
,然而到了三国末年合计总户数只有149万户,
也只剩下了560多万,仅存十分之一。 
 “自遭荒
,率乏流离。诸军并起,无终岁计······民
相食,州里萧条。” 
 三
看着手中的一本本关于那个时期的记载,然后对照着如今的天相变化,越看心
就越是沉重。 
上面无不诉说着到底有多惨。
他们可不认为,自己现在富贵着,能够幸免于难,只因到了那个时候,揭竿而起没饭吃的起义军,可不认你是谁。
 反正富贵
家,总是第一个遭难的。 
 只因也只有这些
才有多余的粮食存储。 
“现在的天气也是愈来愈冷了。”
韩爌放下书籍,感受着和往年差别有些大的温度。
“往年这个时候,咱们还是单衣。”
 比起坐在房子里办公的两位文
,孙传庭才最有发言权。 
 “整个官场是要改变一下了,党争,党争,大明都要完了,还争个
。” 
 黄爌难得
了一句粗
,他可不相信,换了一个朝代,如今的文
能够比以前活的舒坦。 
不死上一半左右,别想着能够平息下来。
 “早该如此了,党争说的好听是开放言路,反对宦官
政,反对矿税,还不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没了顾忌卢象升一语戳
其中的问题。 
 拉帮结派那个朝代都有,宋朝是怎么亡底下的老百姓只知道演义故事,而他们这些读书
又怎么可能不知道。 
 最后的崖山一跃看起来很悲壮,听起来更加悲壮,可追根究底还不是那些
就算投降有怎么可能活得下来。 
 就算活下来了,荣华富贵也不是他们的,还不如搏一个名利,让别
好好的看看。 
孙传庭也是沉默不语,只要一想到辽东的战事,吞进去了多少银两,那些银两都哪去了?
真以为那些官员会好心的分发给底下的士兵?
 然而如今
世将要到来,这些边军的战斗力还在不在? 
想来是不在了,不然皇上不可能重新编练新军。
“老夫不想再蹉跎下去了,我已经老了,就给新皇铺一条路子,你们要不要一起?”
黄爌坐正身体严肃的询问道。
 “国家快没银子了,这点想必首辅大
应该知道,抄家的事
由我来做,平
就要靠孙将军了。” 
 卢象升看向孙传庭,见到孙传庭点
应下,也明白了新皇为何要把他们聚在一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