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崇祯大明 > 第三十章衡阳雁去无留意(四)

第三十章衡阳雁去无留意(四)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老夫前来就是想要问问你们对袁崇焕的《请屯田疏》有什么看法?”

《请屯田疏》是袁崇焕为了解决辽东士卒饷银的问题。

原本辽东的这些士卒在开国年间就是屯田兵,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一个很让无语的事

那就是土地兼并。

一群士大夫联合起了本地的一些将官,用各种手段,把这些已经耕作的很熟的徒弟,以极低的价格拿到了手中。

最后的结果就是,士卒们没了吃饭的地方,不得不开始逃离此地,或者成为流民,而朝廷拨下来的粮饷再次被贪污截留一部分,这士卒们过得就更加艰难了。

而肚子都吃不饱,又怎么可能打得了仗。

于是一个恶循环就出现了。

不善战事名声一传出去,就比这朝廷不断地从别的地方派兵,不但加重了朝廷的财政,当地的流民也就成了一个隐患。

袁崇焕的想法是不错,可他的目的并不单纯。

真要屯田,割舍的就是原来朝廷中那些大臣们的利益,说白了就是左手倒右手,把原来朝廷里的那些被抓去修路的大臣们的田地,转换成现在在朝堂上的那些大臣们的产业。

而对于士卒来说除了要一边打仗,还要一边种庄稼。

而且还是免费的那种。

可这些种种好处,却都绕过了他蓟辽总督王之臣,实在是让他难受。

看着都是银子,自己得不到一两,听着美好的名声,却全部都是他袁崇焕的。

若是帝师孙承宗来做这件事还差不多。

可只要行到孙承宗到现在都还没有被皇上起复的意思,就在心里不由的哀叹。

单是他接到的那些联名奏疏,都不知道有多少,一部分是在痛斥孙承宗

(本章未完,请翻页)

教出了一个文的弟子,另一反面则是希望通过他来劝说,让孙承宗给皇上施加一点压力。

别把儒生的面子里子都给踩到泥里去了。

毕竟他也有一些消息渠道,听说是在雍州的所有寺庙,道观,还有哪些儒生都是要税的。

至于不的,那好办,没收田产,然后押去修路。

似乎崇祯对修路是有独钟。

“事是好事,办法也是好办法,可不应该是袁崇焕来牵给京城上奏疏。”

在王之臣的身边,赵率教的胆子很大,直呼袁崇焕的名字,一点面子都不给。

王之臣很满意赵率教的说法和态度,混官场的最忌首鼠两端,不站队那会有前进的机会。

就像袁崇焕一样。

若是放在三国时期,那可是比吕布的名声还要臭的不知多少姓家了。

“是啊,就连内阁首辅黄爌都来信询问这件事了,你说老夫该怎么办?”

赵率教眼珠子一转道:“大不妨将计就计?”

“怎么个将计就计法?说来听听?”

王之臣若有所思的问道。

“咱们可以联名啊,弄出一个《战守布置大局疏》,在做出周详而切实的部署,最后在弄出一些誓词,不就行了?”

赵率教知道其中利益巨大,只要做成了这件事,他就有能娶几房小妾了。

王之臣眼睛一亮,暗道是个好办法。

“比如说呢?”

“以上诸将,所守之城,即为信地,专责其成。战则一城援一城,守则一节顶一节。信守不渝,死生与共,这个誓词如何?到时候,我在把我的老母亲接过来,誓于城池共存亡,面子有了,银子也就有了。”

赵率教越说越觉得这个办法可行。

其实在历史上确实也有这么一件事

袁崇焕将年迈母亲和妻子从南国接到危地宁远,赵率教也把自己的妻儿迁来居住。他们誓言:“土地,则家与之俱亡!”

只是真的到了共存亡的时候,一个已经被召回京师问罪下狱,来了一个残忍的千刀万剐。

另一个倒也是一个好汉,力战力竭,最后中箭落马身亡。

在他们聊天正舒畅的时候,代善他们已经换了一身的汉士卒的衣服,绕过了宁远的后面,来到了一个叫做高台堡的地方。

明正统七年(1442年)为加强边防于此设堡,驻兵护城,因此处地处高-岗,故名高台堡,后简称高台。

此时军纪松弛,士卒散漫,将士更是无所事事的不是在赌博,就是在睡觉。

城墙上的守卫远远地看到了一大堆马,只是以为是自家,也就不是很在意。

毕竟此地是许多做生意的商们的必经之路,很多商的货物也都是让士兵们押运,从而能够拿到一笔价值不菲的财货。

“没想到啊,没想到,大明的军纪竟然松弛道了这个地步,他们难道就看不出来咱们和那些汉之间的不同吗?”

莽古尔泰抬看着不远处的小小城池,低声向代善问道。

“汉有一句话叫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前面的宁锦防线已经挡住了所有的刀兵,这里的自然就没有了危机感,也是咱们的运气来了。”

代善是最喜欢汉文化的,除了一些习惯之外,若是真的去大明考科举,睡不得也能够拿到一个好名次。

“你说的我不懂,不过这样的汉军,打起来才够爽快。”

莽古尔泰低声发出一阵狞笑。

什么棋逢对手,将遇良才,他才不管这些呢,能欺负弱小,自己才能壮大,一直铁的去打最强的,那只能是一个蠢货。

“小声一点,让被俘虏的那些通话一些,给他们说,只要打下这座小城池,就放了他们的妻。”

代善低声向后面吩咐了一句。

一行到了城下,除了门两名士兵身手要城门税之外,没有上来盘查。

“呦,这次的收获不错啊,这么多战马,看样子还是养熟了的,建们当真舍得。”

两名士兵贪婪的目光,在那些战马上扫过,对于手中拿着的一包银两,都仿佛是一点旁给的施舍。

“兵爷,咱们都是小本生意,行个方便,这次身上带的现银不多了,下次笑得绝对给您带一根金条。”

前去对话的是代善手下,一名说汉话最流利的手下,可不敢真的让那些降兵上去。

(本章完)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