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便是洪承畴这样有城府的
,也是不得不谨慎对待这件事
。
万一理解错误,那可就惨了。
孙传庭也是一阵激动,他虽然倾向于这件事是真的,可还是有些不敢相信,谁见过哪朝皇帝,是敢于对军队放权的?
没见到,就连大明的百姓,随便的出门都要路引吗?
更何况是军队调动。
“我骗你们有什么好处?是我活腻了,还是觉得我胆肥了?”
晁刚没好气的问了一句。
“那咱们就在这里好好的琢磨琢磨?”
洪承畴还是没有放开,不断地试探着晁刚和孙传庭,只要这两
开始和他讨论这件事的章程。
他就会放下顾忌。
“我觉得咱们要快一点,现在卢象升和王冲应该已经写好了奏章发出去了。”
晁刚还没有发现,洪承畴是这样胆小的一个
。
接下来,三
也顾不上吃酒了,就在酒桌上商量着怎么完善这个计划。
远在皮岛的袁崇焕,整理好了军务之后。
也在迅速的完善着自己的计划。
想要开边市的想法,也写在了奏折之中,而这份奏折,可就不是发给崇祯的,而是给南京的那些大臣们的。
现在那些大臣们和他才是一条船上的
。
只有他手中的军权,才是能够让崇祯妥协的最好
选。
毕竟大明内部,现在除了冀州和雍州之外,都是军纪松弛,哪还有敢战的士兵,大部分都吃空饷,然后坐等分银子的将军。
登州袁可立。
自从送走了耿仲明,他的心
就好多了,没有那
在队伍中胡混,败坏军纪,现在登州的士兵,在黄龙的手中,训
(本章未完,请翻页)
练的都还不错。
这天风和
丽,适合在秋高气爽的季节,找一家最好的酒楼,点上一只最肥美的螃蟹。
袁可立心中想着,就立刻行动了起来。
只是还没有走出府宅,就有下
送来了一封加急信件。
信上的火漆,用的是军队的印记。
袁可立不敢怠慢,从皮岛传来的消息,可都是和建
有关的,若是中间因为他的疏忽出现了差错,那就是大事了。
回到书房,打开信件迅速的看了一遍。
然后就是脸色一变,
中喃喃自语道:“袁崇焕还真的大胆,耿仲明也是真的时运不济,看来以后皮岛总兵的位置上,不需要在另派他
了。”
中说着,站起身来,来回的在屋内踱步。
不止走了多少圈才停下脚步。
“想必那些朝廷的大臣们,应该很喜欢袁崇焕的作法吧,开边市?想的不错。”
袁可立叹息一声,只觉得江湖上一代新
换旧
,袁崇焕是他看着成长的,可现在也已经超出了他的估计之外了。
不过只要想到袁崇焕居然杀了皮岛的总兵耿仲明,还给
安排了十二条该杀的罪状,就觉得自己这个登州巡抚也是做到
了。
只要边市建立起来,登州这个地方的官职,就是着手可热。
袁可立想了许久,知道自己应该到了辞官的时候了,若是自己不识相,南京里面的那些
,绝对会让他识相。
“算了,给京师也去一封信吧。”
袁可立可是一个聪明
,只是想为大明做一点实事而已,要是把聪明用在朝廷党争之上的话,内阁首辅他也不是不能座一次。
皮岛上,袁崇焕已经在殷切的等着后方的来援了。
他却不知道,就因为袁可立的宜丰县,崇祯瞬间就下定决心整顿衮州,特别是山东一带。
不但能够给他带来需要的棉花,还能死死的控制住沿海地带。
京师。
崇祯一个个的安慰过被自己冷落了的妃子们之后,就开始看起了关外的奏折。
基本上都是洪承畴,孙传庭和晁刚他们发过来的。
上面说的都是整个战役的全过程。
说来好笑,被崇祯认为的大敌皇太极,就这么轻而易举的被他的那些火枪兵压制在了盛京出不来了。
从奏折上可以看得出来,建
的第二次
关,看来已经是不可能存在了。
“我这是真的改变了历史?”
崇祯还在对毛文龙突然死去耿耿于怀,并不是毛文龙多么的不可替代,而是他死的实在是太过及时了一些。
“让骆养
前来觐见。”
崇祯已经让骆养
去查这件事
了,虽然皮岛离着陆地很远,消息并不是很及时,可现在也应该是有结果了才对。
不大一会,骆养
就来了。
看样子骆养
也是在宫门外等着他才对,得了他的召见,立刻就来了。
“臣骆养
叩见皇上。”
没了跪拜礼节,骆养
还是恭敬的弯腰行了一个大礼。
“对于毛文龙的消息,你现在查出来了多少。”
提起这件事,骆养
就是满腔的气愤。
“回皇上,那些远在南京的大臣们,真的是欺
太甚,毛文龙分明是被自己的手下所杀,却偏偏说成了是对抗建
的大英雄。”
骆养
没有说欺君之罪,可潜在的意思已经表明的很清楚了。
在他知道毛文龙死去的整个过程之后,心里就对那些大臣们的大胆,有了新的认识,欺君之罪一个
做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这些大臣们却是在联合起来做这件事
。
要是以前,骆养
还会忌惮一二,不敢对着皇上实话实说,可现在他却没有这个胆子来欺骗崇祯。
“哦!被他手下所杀?”
听到这种死法,崇祯不由得怀疑,是不是原本的历史上,毛文龙的死,也是和袁崇焕无关?
只不过是让袁崇焕一个将要死去的
,背了一
大大的黑锅?
只可惜历史的迷雾,只有身处其中在能明白。
道听途说毕竟是经过了别
的加工,早就已经失去了真实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