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甘苦纪年之大道参天 > 第8章 上善似水,我似阳炎

第8章 上善似水,我似阳炎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善似水水善利万物而又不争居众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居善地心善渊予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時夫唯不争故无忧

——锦书道德论

“这第八章断句很容易,顺着念下去就成了。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善似水。水善利万物而又不争,居众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居善地,心善渊,予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時。夫唯不争,故无忧。”

/////////////////////////////////////////////////////////////////////////////////////////////////////////////////////////////////

“本章译文似乎也是直接大致通读即可得到。”

“世上的善良就好似水这种事物。

水的善,在于其对万物都有利,而又不会与万物相争。

他所停留的地方,生灵们都觉得太过恶劣,所以水的善几乎就像是道一般。

停留而为善在恶劣之地,心如渊似的和善包容,给予万物为善的信念。

行政上善于治理污垢,行事上善于灵变能多,行动上善于利用天时。

他唯一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不争,所以他没有任何担忧。”

“这样翻译你觉得怎样?”

“这章说的是水吗?我觉得似乎有些不懂,水可为善,亦可为恶,水若不争,为何敌火?水非不争,所以我认为这样译是有问题的。这其中的问题是在李师,还是在师父的译文呢?”

“嗯,好。能看到这问题,说明你用心了。我刚听李师说的时候,李师录完而念之,并没有解释,当时我就觉得李师是有错的。

本章若说的是生命之源,水。难道在李师看来,水是善的,与世无争的。因为在我等看来,水怎可能不在争,又怎可能曰上善啊。”

“后来,夜色沉之中我独自在堂之内慢慢琢磨,然后就悟到了与你相似的想法,我发觉我的译文似乎不太通达。水是善,难道火就为恶,这道理明显不通啊,李师怎可能不知。于是我继续思索,若本章说的是为处事之道,这就通达多了。”

“所以呢,我刹那间通明了许多。这章说的是什么是善。而这善,也不定就是善良,也可以擅长,或者是灵活善变等等。

善,大善。我开悟了。

所以本篇中的这‘善’啊,在这文章中就是一个褒义词。”

“明白了本文的中心,李师想阐述什么是善呢,这就抓住了重点。接下来进行通译就容易了。”

“最好的善,就像水似的。

对万物都有利而又不争强好胜(或是争功),位于众多的地方都是大家所需要的最恶劣的(时候、况),所以(上善)几乎与道相近一致了。

停留就改善当地(环境),心擅于保持如渊般(虚怀若谷),(给)予好(和善)的信念。

为政当擅于治理,做事则擅长能,行动而擅用时间(准时)。

(并)不用去争抢什么,所以也就没有什么烦忧。”

“这章是李师为处世的心态。李师觉得不需要去争抢些什么,踏踏实实做好自己要做的事,这就是做之道的真谛,这就是上善。

(本章未完,请翻页)

“怎样,这样翻译就通顺多了吧。”

“是的,师父。这样,本章以为之道放在道篇也就说得通了。”

“呵呵。我反而觉得这篇应该放在德篇。不过,其实是道篇,还是德篇,无伤大雅。

总的看来,我认为其实道德论中很多篇章中有道亦有德。到底是归之于道篇,还是归之于德篇?实在是难以定论。

不过,在此之前,你首先要明白何为道,何为德?所以我觉得你可以先不用管文章的归类。做好记录,待所有的篇章学完后,回过来重新温习时,再自行归类吧。”

秦无敌留下秦在小庐中继续整理课堂笔记,而琼尼与陈晓晓依然如常等在堂中。

秦无敌喝了杯热咖啡,见两个孩似乎也都没有什么疑问之处,于是也没有多加指点些什么。

整理好笔记,也来到了堂寻水解渴。

“秦哥哥,看你有些皱眉不展的样子,难道本章还有不通的地方吗?”

“是的。刚才师父讲解的水之善。我总还有些觉得他留下了许多不甚通明的地方。大概是让我自行思索。

所谓水利万物而不争,那滔天洪水何来?上古,禹圣为此不辞辛劳,治水之患而得以封圣。师祖不可能不知。

为何师祖还会认为上善似水?”

“水是弱小的,碰之即碎,但滴水可穿石。水是卑微的,水往低流,但聚可成海。水是恭谦的,水顺其势,但势成不可挡。

所以,李师说的不争,并不是真正的不争,而是指不争之争乎?”

琼尼之言为秦拨开了障目之叶。

陈晓晓随之赞道:“所以李师这里是认为 水本来就很强大了,几乎像道一样强大,随时有翻云覆雨的能力,却还是依然保持着卑微低调的姿态。

平时利于万物,与万物融合一体而不去争斗什么第一。这才是上善之水,李师认为水是非常厉害的上善啊。”

“师祖认为众生皆往上,而不愿向下。而水却是向下而聚,不以众恶而不往。那是没有把云算做水吧。如果水汽凝聚的云不算为水,而化雨之水才称为水,那倒是能说得过去。”

继续进一步探究水之善。而琼尼也在思考中将自己的剖析分享出来。

“所以水也是在默默向上的。下可为不可测之海,上可结遮天蔽之云,固可成凝弥坚难催之山,散可变难寻其迹之尘。”

有些明悟了,说道:“水是这样,亦是可以如此。在大家不想向下的时候,可以为了众生孤身在前,引导向下而聚;在大家讨厌向上的时候,可以排除万难独自探索,引领逆天而行。

水善变,变而能成,可有千万用途。为善,可救天下苍生,为恶,可灭地上众生。所以师祖才说水几于道矣。”

将笔记打开,继续往下温习,思考本篇所述所言。

师祖前面把水之变通作为引言,后面则是把之变通作为引申了。

任何地方就能够擅于就地安居(存活)下来。

内心擅于包容万物就好像渊一般不见底。

能说到做到,擅于带给大家予信任。

为政可造福于民,擅于治理一方使平安兴盛。

做事擅长,能力非常强,优秀出众。

(本章未完,请翻页)

行事上,行动上,擅于准确把握时机。

师祖是将这六点如水一样的变通之道,总结归纳为圣优秀且出众的强大之处吧。

所以最后的总结,就是应该如此去归纳。

唯有让自身强大到不需要去与竞争,因为放到哪里都是顶尖出众的水平,所以没有什么可担忧的。

琼尼见秦将心得总结完毕,微笑着为秦续满杯子。

“所以秦师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