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旅行从雍凉大地开始签到 > 第六十四章 短暂的告别

第六十四章 短暂的告别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都不知道啊??”

“咳咳,这我怎么了解嘛?我又没去过郕都,真的是杜甫住过的地方吗?”

张晓瞥了一眼这个弹幕,解释道:“当然啊。公元759年冬天,杜甫为避“安史之”,杜甫来到郕都时,觉得郕都浣花溪一带景色宜,便在此定居,建立了堂,由于当时贫穷,他还写了不少诗向当地的社会名流换取一些花树木,自己亲手栽培。杜甫离开郕都后,堂便不存,五代前蜀时诗韦庄寻得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称“郕都堂”。”

“厉害了,还真是杜甫的故居啊??”

“这保存了近千年之久也是很牛的。”

“啊喂,楼上的别搞笑了,这肯定是现在修缮过的嘛!!”

开着车即将到达杜甫堂的张晓,笑着和众介绍道:“当年老杜颠沛流离,终于在此有了短暂的安宁时光,所以老杜的这段时光也是他一生中少有的安逸。虽然住处简陋,但足以避风挡雨,加上当时严武的庇护,生活最起码达到了温饱线以上。在此时的作品中就有体现,《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歌》都是此时的作品,忧国忧民的老杜,在那个秋风怒号,雨脚如麻的八月,上演了一处感天动地的感话剧.....”

他控制着无机直接飞向高空,将整个杜甫堂纳了全景之中,随后他打开手机这边的语音功能跟直播间里的介绍了起来。

“咱们出发吧。”如同昨天一样,小貂和阿柴依旧无法进景区,张晓便将它们无奈留在了房车内。

“今天的天气有些沉啊.....走在大街上,没有太多的喧闹,倒是有这个城市特有的沉静。走到杜甫堂的门,那种质朴夹杂着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游客不是很多也不是很少,一切刚刚好。”

“大家看,现在的堂,也算是广厦有几间了,除了在一个角落里还能看到堂原来的些许影子外,其他地方都是面貌益新,亭台楼阁,溪水清流,殿阁回廊,加上游如织,当年的老杜何曾想到今的盛景。”

走进“史诗堂”,就看到厅柱上的一个所提对联“堂留百世,诗圣著千秋”。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散发出文学气息。

“来考考大家,最喜欢杜甫的那首诗??”

“主播别吧....来看个直播居然都要重温童年噩梦呜呜呜....”

“楼上的真不至于,如今工作之后再重读杜甫的诗,还是颇多感慨的...至于我最喜欢什么诗...等等,我去百度一下。”

“哈哈哈,楼上的你在搞笑吗??太耿直了吧!!”

张晓噗嗤一笑道:“你们知道么?那句家喻户晓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其实就是杜甫的诗。”

“真的吗?这两句诗我背的滚瓜烂熟,没想到居然是杜甫的??”

“原来这两句诗居然是杜甫所作??厉害了,我也是现在才知道!!”

“嘿嘿,我们才刚学过一首《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还是很容易背下来的。”

“楼上的高中生还在玩手机???不会被没收吗??”

“下课了嘛,偷摸在课间看看晓哥直播....”

张晓无语道:“作为高中生还是要认真学习的...别整天荒废在手机上了...”

“嗯喽,跟着晓哥可以了解历史文化涨涨世面嘛,也是很不错滴~”

“就是,小孩还来看什么直播...我刚刚百度回来了,我觉得,我还是最喜欢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两句诗,也算是千古名句了....”

“也别怪我,这毕业这么久了,忘的差不多了不很正常嘛?”

张晓无奈一笑:“真服了你们了....”

再然后,这里红墙翠竹,张晓便走向了杜甫堂。

“大家可以再猜猜,这个碑亭是谁立的~”

“哈??这谁能够知道啊?”

“就是,晓哥别卖关子了....”

张晓微微一笑,解释道:“这是清雍正十二年,果亲王题字的碑亭,里面矗立着石碑,写的是少陵堂....”

“哇塞厉害了,是甄嬛传里的那个果郡王允礼?”

“那年杏花微雨,你说你是果郡王的那个??哈哈哈”

“神奇联动.....”

走过碑亭,就看到了传说中的茅屋了。两边都有小路,竹篱将小园围住。

张晓感慨万千道:“见识到了真正的茅屋了,屋顶没有加现代的建筑材料,但早已不是杜甫当年住的那间了。在这里我只想站在屋前,感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千古绝唱!”

“他的这个的梦想早已实现,现在的热闹和他当年的颠沛流离何尝不是鲜明的对比啊,然而有多少游真正知道老杜当年的处境呢?”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