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从情满四合院开始快穿 > 第十八章 成富婆啦

第十八章 成富婆啦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梗这个熊孩子,看来是短时间内教育不好了。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根子上就已经歪了,就不能轻易指望他能好好做个。说实话,李乐晴对于梗是非常失望的。

“不许去!我大孙子说的对!

傻柱害我大孙子挨打,还想让我大孙子给他送吃?

他们家祖坟上就没冒那青烟!

更何况这怎么来的,还不清不楚呢!

凭啥给别,孩子们缺营养,正好多吃点补补!”

嘴上说着要留着给孩子们补营养,其实贾张氏就是舍不得这些,她就是馋吃。

不管是梗,还是小当、槐花,一个个的都不胖。可贾张氏呢,浑身肥,每顿饭就她吃的最多,在这个缺吃少喝的年代,贾张氏居然能得富贵病?

这你敢信?

吃吃吃,也不怕吃死你!

心里骂了一句,李乐晴也没搭理贾张氏,完全把贾张氏当成了空气。

指挥小当和槐花每端着一个碗,分别给傻柱和聋老太太每送去一碗,算是刷一刷印象分。

虽然小当和槐花也舍不得把分给别吃,可他俩有一个好处,就是还比较听妈妈的话。

前几天托给妹妹秦京茹送信,让她年前来一趟四合院,和傻柱见个面,妹妹也没有过来。李乐晴就打算过年之前回一趟秦淮茹的娘家,给他们送点吃的,顺便把秦京茹带回四合院。

算是替原主尽一点孝心吧。如果秦淮茹的娘家还算实在的话。

如果娘家也是和四合院里的差不多一个子的话,那就只能少打道了。

明天要去黑市上碰到的大哥家里换自行车票,李乐晴手里拿了两个玉米面做的馒,走进了院里三大爷家里。

三大爷虽然是教书育的教师,可他一点关于教师的美好品质都没有。

最为自私小气,什么便宜都敢占,什么东西都想拉回自己家。就连自己的亲生儿子都算计,让儿子给他们住宿费和生活费。

原剧里,用给傻柱介绍冉老师的借,好几次从傻柱那里所要好处,骗吃骗喝,最气的是,拿了别的好处还不给办事,还在家冉老师那里说傻柱的坏话。

你说有这么做的吗?

李乐晴是看不起三大爷的,但谁让三大爷有自行车呢?只能是压住了心里的火气,用两个玉米面馒,换来了明天晚上用一趟自行车。

从三大爷家出来,正好碰见刘婶子家的孙子在和梗凑在一块玩。

本来是想拽梗回家的,走进了才发现刘婶子家的孙子正在和梗玩砸金币的游戏。

就是你现在地方放一个铜钱,我用手里的铜钱去砸地上的铜钱,如果地方的铜钱被砸的换了一个面,那我就赢了,你的铜钱就归我了。

现在四旧的厉害,像是一般没啥考古意义的近代铜钱,一般也就不怎么珍惜。

如果家里有很多铜钱,还弄不好被怀疑阶级成分,惹上官司呢。

巧了,正不知道明天用什么来和系统易的李乐晴,用三毛钱,换来了刘婶子孙子兜里的所有铜钱。

“这有啥值钱的,都是铜钱,以前串一串给孩子报平安用的,现在四旧可不兴这个了,都让孩子仍着玩了。”

有戏!

“刘婶子,我家现在就一锅,旧的不成样子。我又没有票和钱再去买新的,我就想着攒点铜钱,融了好找铸一锅。你看看能不能给我点,我用钱买。”

这个年代,家里有两以上的锅的基本没有。很多家里的铁器包括铁锅都被拿去炼钢去了。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点,为了和谐,不能说。

但李乐晴找的这个借就很离谱。刘婶子听说过铁锅的,听说过铝锅的,就没听见铜锅的。不过听到有钱赚,也懒得打听别什么。

跟着刘婶子来到她们家,用一块钱换来了满满两袋铜钱,李乐晴满意,刘婶子也非常满意。

不过刘婶子明着呢,给她的都是烂大街的常见款,真正稀少的,都在罐子里藏着,埋在院子里呢。

怀着对明天终于又能易了的激动,李乐晴乐呵呵的睡了过去。等第二天一早,还在被窝里躺着呢,她就有点激动的抓着布包,在意念和系统进行换。

不过还是因为担心样式太过先进,她并没有直接易自行车。而是选择了兑换粮食。

系统是简易版的,限制还特别多。不仅每天只有一次易机会,不管是单向易还是两界之间双向易,而且每次还只能易一个类型。

比如易粮食,傻子一样的系统只能提供粮食。还好的是,系统还没傻到底,还知道提供大米小麦等不同种类的粮食。

最最气,每次易不管金额大小,必须全部易完毕。

比方说,如果铜钱非常值钱的话,而你想兑换自行车,那么系统将会把全部金额都兑现成自行车。

有个低能低配的系统,也是够累的。

系统经过自动计算,两袋的铜钱经常都比较常见,估价一万元多点。

系统易后提供的粮食只有大米和小麦两种,可能是李乐晴在兑换的时候脑海中默念的就是这两种粮食。

其中大米差不多有1800斤,小麦3700斤。

李乐晴敢说,她绝对是整个四合院,最富的富婆了。

要知道,现在很多地方均粮食定量只有几两,也就是说每个月每粮食定量只有十几斤,个地方稍微有所差异,但基本上不会超过二十斤。

就算是把整个四合院所有的粮食都加在一起,也绝对没有李乐晴一个的多。

有句话叫什么来着,手里有粮,心中不慌。

这话可是一点不假。

用清水淘过的五香大米,放在炉子上煮上半个小时,熬的黏黏糊糊,一吃下去,胃里暖和极了。

以前的早饭,都是清粥配点咸菜。

清粥是真的清,如果你认真的话,都能数清楚每个碗里到底有多少粒米。可能没经过那个时代的,是不会有这种体会。

那个年代,在大街上遇到一个胖子,都是稀奇事。

胖子只有两个职业,一个是部,一个是厨子。

感谢袁隆平院士!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