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深山飞出金燕子 > 第二十三章 简陋的婚礼

第二十三章 简陋的婚礼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1992年的春天,陈燕和刘秋结婚了。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因为两家都没钱,所以只能把婚礼变得简单又简单。

根据当地农村的礼节,除了给彩礼钱,两家还得各自置办三天流水席。

男方要给方买新衣裳,而方要抬一把大红色的伞,背一面镜子,还要买红色的毛毯。等到了办喜事的那天男方带上礼金和礼品到方家迎娶方,方的表哥或者舅舅则给男方披上毯子,然后的就可以被男的接走了。

可他们没有三天三夜的流水席,没有新衣服,没有礼金,如今的车和房更是没有。

春分那刘秋找了和自己比较好的几个朋友,杀了一猪,买了些水果和糖,牵着骡子就去了陈燕家。

有点胖胖的,笑起来憨态可掬的顾体给刘秋背着水果和糖;长得高高大大的圆脸的柳剑负责猪和猪脚;不高不瘦国字脸的汤星和瘦高个儿的解稻背着猪坐墩(猪);剩下的胸脯啊之类的放在两个篮子里由那只可怜的瘦骡子驮着。

兄弟五和一只瘦骡子就这样上路了。

到陈燕家已经中午了,李美凤把迎了进来给他们做饭。

于是那猪就变成了刘秋和他好兄弟们的食物。

吃过中饭陈燕就骑上骡子和刘秋他们走了,刘秋家没有彩礼过来,所以陈燕这边也没有陪嫁的东西。只有一套被子和一只热水壶,是李美凤买的,放在骡子驮着的竹筐里

两个就这样举行了寒酸的婚礼,两手空空组成了新的家庭。

虽然没有婚礼,但刘秋带着陈燕去旅行了。一场很短暂的周边游,乘着火车到临安古镇,看了世界第二孔庙,走了朱家花园,也去燕子尝了一碗燕窝红糖稀饭。然后两个又坐上小火车轰隆隆回到家,携手开始新生活。

嫁到刘家,又是另一段艰苦奋斗的故事,但那些苦难和心酸里也掺杂了很多幸福和快乐,比起在陈家倒是多了些酸甜味儿出来。

陈燕和刘秋一家住在一个院子里。院子是刘家从祖上就传下来的了,里面原本住着五六户家,都是刘家荣的亲兄弟姊妹和他们的儿,但现在大多都各自出去讨生活了。

唯有刘家荣和家留下。

他是老幺,哥哥们当兵的当兵,送信的送信,死的死,就他一个陪着自己的母亲,他是走不了的。

年前刘家荣的母亲也去世了,原本她住的正房就空出来,刘秋和刘定哥俩就搬进去住了。可刘秋和陈燕结婚了总不能继续住在祖婆婆的屋子里。

刘家荣夫妻两个住在一间小矮房里,旁边有一间屋子是分给老三刘家光的,但他一家都移居昆明。那间屋子就变成了牛舍,牛舍上是没住的一个小阁楼。

刘家荣和刘秋就用泥重新把牛舍楼上的墙砌好,成了刘秋和陈燕小两的婚房。

回到刘家天都快黑了,刘家荣的老婆魏海仙早早就在中门外等着了,见一到赶紧放了鞭炮端出热在锅里的菜大家一起吃了。

陈燕是知道刘秋家里穷的,但没想到那么穷,穷到他们结婚连一件像样衣服都买不起给她穿,穷到连结婚住的新房都是牛舍楼上的耳房。

房子是比较老旧的土木结构,但有两层,只是原本楼上是简便的空楼,没有墙体,农村里改这种屋子大多是为了方便在楼上挂玉米,放蚕豆等等,并不住。虽然现在加了泥墙,但陈燕说话嗓门大,她要是喊谁整个院子的都能听见。

可那有什么办法,嫁嫁狗随狗,既然来了就不能回了。

新房里有一张高高的桌子,刷了新漆也依旧看得出是张旧桌子了,还有一个柜子倒是新的,上面雕刻着好看的牡丹花,内里刷成橘红色,倒也不显俗气。

另有一张木床,也是旧的,可喜的是有陈燕带来的一套崭新的被子和床单,还有刚从店里扯回来的棉絮,用来垫在木板上睡觉,一点也不硌

因为弟弟刘定还没结婚,所以一家是并着过的。并没有提出分家。

刘秋的母亲身体不好,做不了重活,至多就是能做做饭,打扫一下家里的卫生。

陈燕一嫁进门就包揽了所有的内务,还有浇菜水喂猪这些活计也全落在她身上了。

刘秋上有个姐姐,也是剃匠,但陈燕并没有见过她,据说年纪很小就出去打工学新式烫发剪发去了。后来她才知道,是跟着一个男走了。

刘秋和弟弟到了集镇上赶集的那天就去父亲租的理发店里给发,平时少,所以大家都去地里活,不去店里。

陈燕嫁进去的时候是春季,到四月雨水开始落地,寨子里的都忙着到地里秧。

家家户户都忙,手不够,所以陈燕也披上蓑衣,戴上帽子和刘秋他们一起挑着秧苗到秧田里

这些事原本陈燕在家里也是做的,但在镇子上不一样,这些重活,尤其是下雨天的活计,大部分时候都是男去的。但陈燕长腿一抬就挑着秧苗走了“别看我是个姑娘,起活来你指不定比得过我呢!”她言笑晏晏,刘秋只好赶紧挑起一担子秧苗跟着她走了。

陈燕的能很快就在村里传开了,周围都知道刘家的儿媳能吃苦,什么田地里的活计都肯秧,栽烟,挑烟叶,背玉米子。村里还没有拉通自来水,陈燕从古井挑着两桶水回家气都不歇一,更不会停下来歇脚。

加上她嘴皮子利索,附近的老小孩,大爷大妈她很快就全部打成了一片,一出门就有与她搭话。

“去哪儿呢?”

“今儿买菜呢?”

“燕子,你家今年这个烟叶不行啊!看着不好!”

“燕子,吃梨子不?刚从树上摘下来的!”

“燕子,你婆婆病咋样了?我听说最近不大好!”

陈燕很快适应了乡镇生活,只是婆婆的疾病总是反复,家里有点钱全花在她的病上,子过得很是不易。但她从没想过要离开刘秋,她想的是要如何才能创收,让子好过点。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