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三国之黄巾崛起 > 第三十四章 张宁继位 停战和谈

第三十四章 张宁继位 停战和谈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天不可一,国不可一无君。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储君继位是大事,也是急事。

张淳没有耽搁,就在灵堂边上,和张宁商议起这件事来。反正张宁也早就知道张角的死期,并没有过于悲伤。

“姐姐,你还不知道父亲是怎么死的吧?”张淳靠近张宁,轻声问道。

“他早就知道自己阳寿已尽,我当然也知道他是怎么死的。”

“不,阳寿已尽只是仙师的谎言,父亲其实是为了救我而死的。”张淳把张角的死因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张宁。“父亲死时的最后一句话是:‘天下为公’!”

“他一生传道,广施恩德,的确做到了‘天下为公’这四个字。”

“不错,所以现在也有一件事,需要你做,希望你也能‘天下为公’。”张淳铺垫了一下,直接把要让张宁继位的事说了出来。

“我一个弱子,无才无德,也无功无能,怎么能堪大任?”不过不出所料,张宁并不同意。

张宁说道:“你是天选之,父亲一心要你继位,无论什么理由,你也不能推脱呀?而且从古至今,都是为了帝王之位争来抢去的,哪有你这样主动让的?”

“我不是推脱,也不是让给谁,而且我也很想做皇帝。”张淳解释道:“但是以目前的形势来看,是你做最为合适,可以稳定民心,也可以抚慰群臣。”

“可是我也不懂军政,你们硬要我继位,岂不是我做昏君?”张宁还是拒绝。

“军政之事有彭大和我辅佐你啊,你只需要给百姓传习教义,剩下的事我们都可以帮你做。”

“如此说来,那我岂不是个伪王?”

“呀......只是你不会的我们帮你,你会的你自己做主啊。而且我听你的,彭先生听我的,那岂不是等于群臣都听你的了?事都是商量着做的,决不能独断专行啊!”张淳说道。

“不,传习教义是我分内之事,义不容辞。但是这王位,我不想染指,你都没与三叔谈过,你怎知他不会同意?”张宁依然坚持不当王。

“那要是确定三叔不支持我继位,是不是你就愿意登基呢?”张淳问道。

“嗯,可以,如果确定三叔不支持你,那我就以大局为重,登基为王!”张宁同意了这个条件。

张淳心里暗笑:“我自己还想张宝支持我呢,要是张宝能支持我,我还费这么大劲嘛?”

张淳找彭济商量了一番,晚上就把张宝请到了一个偏殿,偏殿里除了张淳,彭济,张宁和张宝,彭济还叫来了其他的几个内阁参议。

“王爷,圣君驾崩,储君未立,关于继位之事,还想请王爷来商议商议。不知王爷有何高见。”彭济先向张宝问道。

张宝看了看彭济,眉一皱:“我二哥和侄子都还身陷敌营,先不忙谈继位之事,等救出他们,再一起商议!”

“王爷,国不可一无君啊,继位之事,并非儿戏,不能拖延,不然百姓不安啊!”彭济自然是不可能答应延迟继位的。

看到张宝有些发怒,彭济又说道:“王爷,不瞒您说,关于立储之事,圣君曾与我谈过。圣君之意,是想立张淳......”

“哼!你休得胡说!你虽是大哥的挚友,对坤国也功不可没。但是不要忘了坤国是姓张的,立储之事,当由我们自己决定!”张宝打断了彭济。

这时,张宁已然明白了自己三叔的意思了,她朝张淳看了看,轻轻点了一下

张淳又和彭济对视了一下,彭济笑着拿出一个封好的纸筒。

“王爷息怒,我彭济并无心参与继位之事。只是这是国家大事,而且又受圣君重托,让我保管这遗诏......”

“遗诏?”张宝听说有遗诏,心里有些不安,但是当着这么多大臣的面,又不敢做出什么太过的事

“既然圣君留有遗诏,就依遗诏确立储君吧!”孔牧站了出来。

“不错,一切谨尊圣谕!”郭伦也同意。

“打开吧,彭大!”在大家的催促声下,彭济缓缓拿出纸筒里的圣旨,高声念道。

“朕本布衣,出身乡野。幸得仙师青睐,传以《太平经》,修习十载,得其粗略。受仙师之命传道于万民,悬壶于街巷。然汉室无能,置百姓于水火而不顾,任百官政而不为。百姓哀苦,疫横行。吾感黎民之病在于政,而非躯体之内。便教化道众,起事抗汉。无奈自身无能,以致祸天下。”

“因众卿扶持,坤国得立。而朕身负祸罪,不将死。特立此诏,望众卿扶助小张宁,继朕大统,造福于民,罪君张角在此拜谢。另望淳儿谨遵遗诏,尽心治军,以御强敌......”

接着都是一些安排辅佐之臣的事,大概念了十分钟才算念完。

这样一来,大家都知道了张角的意思是传位给张宁。虽然个个都觉得有点奇怪,但是也不敢提出异议,毕竟白纸黑字在那里放着的。

“既然如此,敬请公主早登基,继承帝位,好为先皇治丧!”孔牧先开了

“不错,公主读仙经,又得圣君亲传,可为太平道义的圣贤,奉公主为王,臣等拜服!”郭伦和孔牧好像是托儿一样,非常捧场。

发现张角选的接班是张宁而不是张淳的时候,张宝也觉得非常意外,这个结果反正对于他来说不好也不坏,既然大家都支持,那他也不好反对。

就这样,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在张淳的助推之下出现了。

彭济读的遗诏,自然是改过了的,但是只有他和张淳知道,其他都被蒙在鼓里。

经过一天的准备,第三天张宁就登基称帝,年号定为顺康,意思顺从先帝的意愿,希望百姓安康。

按照遗诏的嘱咐,张淳领兵马大元帅之职,掌管全国军权。彭济封为辅国公,还是总领内阁。另外因为张淳没有继承皇位,所以就给他封了个景王。

登基大典完毕,朝堂上商议的第一件事就是怎么处理张角的后事。

也就是什么时候埋,怎么埋,埋在哪里?

时间倒是大家算算就可以了,埋的地方就争论大了。

张角称帝才一个多月,根本没有修建陵墓,一些主张把他带回巨鹿老家埋,一些主张就在信都郊外埋。

怎么埋也是个问题,张角是在椅子上坐着去世的,然后尸体就僵硬了,如果躺着埋,姿势不雅,于是就有提议就这样竖着保持坐姿埋。但是这样又有违“土为安”的说法。

争论了半天,张淳站了出来,提议不埋,就留金身建大殿保存,留着给万世参拜。

这个提议一出,张宁马上表示同意,于是在信都城西选了一座山,依山建观,选了一些熟读《太平经》的,在这里看守张角的金身,每诵经祭拜。

这件事安排完了,就到处理张梁父子被俘的事了。

到底他也是张宁的叔叔,落在敌手里总是不好的。张宝也天天要求出兵进攻兖州,救出张梁和张桓。

以张淳他们现在的国力,大举进攻是不可能的了,那简直是自取灭亡。

所以彭济想办法贿赂了汉廷的两个宦官,建议汉室与坤国和谈。

汉廷起兵两次,才算和黄巾军打了个平手,劳民不说,朝廷亏空了许多银子。眼下已经进寒冬,一般这个季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