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旦同场献艺”。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这个名
一出,电视的收视率自然不必说了,就连网络的收视率也是大涨了一块。
而且这种形式也是让大家感觉到非常的新鲜。
毕竟很多从来没有听过京剧的
,也知道四大名旦的名号,但是却从来没有在舞台上领略过。
这一次,一下让大家看了个够。
四大名旦的传
分别登场,虽然只是一小段的展示,但是已经让他们都看出来,这四大名旦的不同之处。
往年的京剧,让很多观众不想看的原因之一就是,不知道这出戏唱的是啥,上面那个
是哪一派的,两眼一抹黑。
但是,今年可不一样了,十三位京剧演员在舞台上,每一位出场,一旁都会出现贴心的介绍,不但介绍这出戏的名字,连演员的名字和流派都会分别介绍出来,让大家对这个节目有一些了解。
有些
也听说过四大名旦,什么梅尚程荀,但是究竟每个流派的唱腔是什么样子的,还真是不清楚。
今天,算了让大家大饱耳福了。
这次林桐是有些打着“同光十三绝”的羊
卖狗
,毕竟“同光十三绝”上所画的那些前辈,跟四大名旦还真没太大的关系。
唯一一个跟梅兰芳先生有关系的梅巧玲先生,那也和现在梅派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不过,林桐还是按照当年的“同光十三绝”的配置来的,四个青衣,四个老生,一个武生,一个小生,一个老旦,一个花脸,一个丑角。
当年的“同光十三绝”中并没有花脸的出现,其实这是一个非常让
无奈的事
,并不是说当初没有好的花脸演员。
何桂山、穆凤山、钱宝峰、徐宝成、庆春圃、黄润甫、金秀山等
都是当时名动一时的好净角儿。
主要就是当初“同光十三绝”的作者,晚清画师沈容圃他不擅长画花脸,所以,才没有把花脸演员画
其中。
其实,这就是一种无奈,毕竟画笔在
家的手里,不会画,你也没办法。
而“同光十三绝”并非是沈容圃的首创,这幅作品也是他根据清代乾隆年间的画师贺世魁所创作的《京腔十三绝》的灵感所画。
不过,这京腔和京剧并不是一回事。
京腔就是现在的高腔,在清初的时候,京城
酷
高腔艺术,集庆、萃庆、宜庆等京腔六大名班,在京城各剧场
流上演,盛极一时。
廊房
条一南纸店请贺世魁绘制了13位京腔演员的图像匾额,悬于门首以招徕顾客。所绘
物纸上传神,栩栩如生,“京腔十三绝”由是得名。
而这十三位京腔演员中,就有花脸演员。
林桐可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把花脸演员从十三绝中摘出去,毕竟现在华夏京剧的标志就是脸谱,也就是花脸。
花脸,老旦,丑角,都只有一个名额,这个竞争力度就非常大了。
四大名旦的传
唱完了之后,接下来,就是花脸,老旦和丑角的表演了。
首先灯光直接打到了一位黑脸满髯的花脸演员的身上。
这位正是有着华夏第一花脸之称的孟璐先生。
一段让
拍案叫绝的《铡美案》,让台下的观众们都是听得酣畅淋漓。
“驸马爷近前看端详……”
“上写着秦香莲她三十二岁……”
“状告当朝驸马郎……”
“欺君王,瞒皇上,悔婚男儿招东床……”
“杀妻灭子把良心丧……”
“他
死韩琦在庙堂……”
“将状纸押至在某的大堂上——”
台下的观众们一阵叫好声四起。
孟璐先生不愧是华夏第一花脸,这一段唱,嗓音又高又亮,这一段西皮快板让
听起来都觉得真痛快。
接下来,出场的是老旦名家袁慧老师。
一出《打龙袍》中的经典唱段,将
厚功底给展现了出来。
“龙车凤撵——进皇城——”
一声响彻云霄的西皮导板,引得全场观众叫好声四起。
“御街上来了我讨饭
……”
“眼不明观不见花花美景……”
“看不见汴梁城文武公卿……”
“叫皇儿搀为娘忙下车
……”
“耳边厢又听得接驾声音……”
“王延龄在我朝忠心秉正……”
“老陈琳是哀家救命的恩
……”
“好一个忠良小包拯——”
“你为哀家巧扮花灯……”
“待等大事安排定……”
“我保你的官职就往上升——”
袁慧老师的声音又高又亮,让大家领略到了老旦艺术的风采。
最后,灯光来到了丑角的身上。
要知道,丑角是很少能够登上春晚的舞台的,为数不多的出场机会,也没有能够给
留下
刻的印象。
而这一次出场的丑角,是有着京剧第一丑的朱慧师先生。
今天他要演出的这一段就是成就他京剧第一丑名号的《徐九经升官记》。
这出戏是1980年湘省京剧院根据相声大师张寿臣先生的单
相声《姚家井》改编的新编历史京剧《徐九经升官记》。
而朱慧师先生则是开创了“丑生”这门艺术形式。
一直以来,虽然京剧界中丑角的地位最高,但是你几乎找不到一出以丑角为主的大戏。
朱慧师先生作为京剧第一丑,梅兰方艺术奖,梅花奖(二度梅),文华奖,白玉兰奖等等,可谓是丑角中开创
的大师级
物。
他的唱、念、做、舞施展周到,嗓音嘹亮、念白清楚,唱腔抑扬顿挫,从容自如,出
出戏功底好,表演上既符合
物个
,又发挥了丑角特长。
在这出《徐九经升官记》中,他既有小生的儒雅、老生的稳健,也有丑角的幽默,即丑行的表演化
了许多生行的因素,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创造了一种似生非生,似丑非丑的角色,丑中有生,生中有丑,两者贯通,兼而有之,大大拓展、挖掘了丑角这个行当的表现幅度和层次。
灯光打在朱慧师先生的身上,伴奏的声音变的低沉了下来。
一身红色的官衣穿在他的身上,但是给
一种消沉的感觉。
“当官难——”
“难当官——”
一开
,朱慧师先生那独特的嗓音,绝对不亚于当家老生的嗓音。
朱慧师先生的嗓音中,略带有一些麒派老生的感觉。
但是丑角演员的上膛音,用“音膛结合”的方法使声音宽厚,这样既可“打远”,“响堂”,又可区别于老生苍劲、清雅的嗓音,保持并发挥丑行音色上的特点。
这个带着哭腔的“难”字,真的是让
听起来都觉得悲的慌,表现出了徐九经心中的悲愤之
。
“徐九经我做了一个受气的官……”
“啊,一个窝囊官……”
“自幼读书我为做官……”
“文章满腹我得意洋洋,洋洋得意进京考大官……”
“又谁知我才高八斗难做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