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也赢得了时间。
只不过朱高炽没想到的是,新军之策可不只是“政策篇”,还有“思想篇”。
朱允炆的意思很明白,既然你们施行了“新军之策”,那接受“
忠报国,捍我大明山河”的思想教育,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于是,一批儒家学士进驻各卫所。
这些
忠君报国的思想十分扎实,搞个思想教育,弄个文化宣传,完全不在话下。只不过朱允炆为了强化思想教育效果,给这些儒家学士划了一些重点罢了。
如要培养士卒“不怕吃苦,顽强作战”的意志;培养士卒为家、为国,为大明,“千里杀敌、马革裹尸”的信仰;培养士卒“燕然勒功,封狼居胥”的理想……
朱棣清楚,如今的燕王三卫,虽然还带着“燕王”二字,但俨然成为了朱允炆的亲兵卫队。
三卫出
之前,必宣誓忠于朝廷,忠于建文,忠于大明,训整之后,必高呼“为国杀敌,死而不惧”的
号,就连士卒睡觉之前,都要喊一嗓子“成新军,卫我山河”的话。
纵然是那些燕王老兵、老将,也渐渐疏远燕王府。
门外又传来了脚步声,朱棣顿时哆嗦起来。
门开了,朱高炽走了进来,掩上门,走到朱棣近前,跪在地上,拿出了一本小册子,递给朱棣道:“父王,京城传来消息,道衍师父
了翰林院。这《猫论》,便是皇上为任用道衍师父所写之策,也名《大明
才论》。”
朱棣停止了颤抖,涣散的目光逐渐凝实,
看着朱高炽,问道:“道衍师父
了翰林院?”
朱高炽悲伤地点了点
,说道:“千真万确。”
朱棣嘴角颤动,眼神中满是不可思议,说道:“这不是真的!道衍师父与本王
义重,是本王心腹,本王与他
往十多年,这点如何不知!”
朱高炽叹息道:“内
儿臣不知,但事实便是如此。从宁王叔那里得到的消息来看,皇上很可能早已预见了我们的一举一动,父王,我们……低
吧!”
朱棣将
靠在墙上,呵呵笑了起来。
曾无数次,自己梦想接过父亲朱元璋手中的权印,坐在至高无上的皇位之上,发号施令,御极大明!
可梦想,终究要被现实敲碎吗?
朱允炆!
自己的好侄子!
他是一个有手段的
,是一个能力的
,看样子,也是一个称职的帝王!
只是,让自己低
臣服!
不甘心!
“父王,大哥。”
朱高煦闯
房中,带着一阵寒风,喊出了一句令朱棣、朱高炽悚然的话:
“道衍师父回来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