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过后,大夏王朝正式进
洪宁元年。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各地州府,也在同时收到了来自京城的命令——推行新政。
这次新政,是之前花费数月时间,在朝堂上争论许久,后来又经过六部反复商议细节之后,才彻底拟定下来的。
短期来说已经十分详尽,没有什么疏漏之处了,能适应目前大夏的生产力水平。
这次新政在士农工商几方面都有改动。
其中尤其以农业方面的改革动作最大。
首先是土地兼并的问题,这里面的隐患其实一直以来都很让
疼。
如果完全禁止买卖,甚至转为类似“井田制”那种公有的制度,一方面相当于剥削了普通小农的劳动积极
,另一方面也会触及太多
的利益,很难实施推广。
但如果不禁止的话,最后的结果必然是富的越富穷的越穷,更会动摇王朝的统治根基。
所以秦昭想出来一个折中的办法,至少能够平滑过渡到工业化阶段。
那就是阶梯税制!
当时他先是找来了户部尚书余锐,对其说道:“我准备修改征税规则,你先听一下其中有没有什么难以推行的地方。等到了朝议时,再正式公布。”
“陛下请说。”余锐恭敬道。
他对此事早有预感,之前秦昭就多次安排过他调查现在大夏的生产与农田归属
况,修正税制是必然的。
“目前大夏的税收为十二税一,我准备将其降低到十五税一。”
“陛下,这未免也太低了些。”余锐闻言错愕不已。
目前,大夏子民主要压力来自于“税”、“赋”、“役”、“贡”四项,其中又以税的压力最大,同时也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
他的经历丰富,幼时生活富足,之后当过兵,当过徭役,如今又身居高位。
也因此,对这种民生之事了解很
。
说实话,十二税一本就算不上高,十五税一就更是低的过分了,这样一来恐怕很难维系各项开支。
更不用说,如今大夏还有各种新型建筑要打造。
这些东西,作为管钱的户部尚书,余锐再清楚不过。
“我自是知道。”秦昭淡淡道,“你先听我说完。”
余锐闻言赶忙收敛心神,凝神静听。
“先前已经先后让子非和你统计过全国家庭
况,十五税一,只针对普通家庭。凡是超过十亩的农户,税率开始提升,具体的你们再详细制定一下。一旦达到千亩往上,十税三!”
“十税三?!”听到这话,余锐直接麻了。这已经不算是放血了,而是割
啊。
但问题是,这
未必能割到地主阶级的身上。
“放心。”只是一看,秦昭就知道他在想什么,“同时,还要颁布律法,对佃租的上限做出限制。地主或者富农在找佃农耕田时,最多收取三成五的地租。”
“嗯?”余锐一愣。
这么算来,还真的可以。
这个佃租上限,配合十税三的税率是什么概念?这几乎意味着多余的田产没有丝毫意义。
因为实际上,有了这个上限之后,地主是很难完全收取到三成五佃租的。
他们向佃农出租田产时,是提前说好上
的粮食数量,而非按照产出比例来收租。
但是,地主手中的农田也并非全是良田,有些田产根本产出不了太多粮食。佃户也不是傻子,有些田产只能折价出租。
况且除了税之外,还有田赋要
呢。
由此一来,可以极大程度的遏制大地主出现的可能
。
到这里,其实秦昭的策略就很清晰了。
土地兼并,可以,但是大地主,不能有。
如果非要当大地主的话,也不是不可以,前提是你把钱
够了。
余锐想通了其中妙处后,不禁感叹道:“陛下高明。此举不难落实。”
按照过去的统计数据看,目前的大夏,毕竟是刚刚经过战
统一的新兴王朝,大地主其实并不多。
充其量就是普通小地主或者富农。
数最多的还是自耕农,相当于吃到了减税红利。
也正因如此这项政策的推行大概率不会有什么阻力。
“还有一条,”秦昭肃然道,“无地不
税。这件事,无论如何都要给我落实下去。”
对于这项政策,余锐倒是没出现太大反应,而是沉思起来。
现在没有田产的庶民数量较少,这部分要或者不要,对王朝税收影响不大。
他此时在思考皇帝此举的用意。
秦昭却直接出言解释起来。
“无地无产之
,本来生活就难以为继,甚至不敢养育后代。这类
现在也不算多,能提供的税额更是少之又少。
“与其让他们成为流民,甚至作
犯科,不如卸下这重枷锁。如此一来,这些
也能以其他方式活下去。”
其实还有另外几点原因秦昭并未明说。
这种
,往往都是被权贵们重点剥削的对象,反而对秦昭来说,没有任何好处。其次,他需要扩大如今
族的
基数。
虽然这方面主要限制因素还是在于生产力和粮食产量,但提高生产效率,也是聊胜于无。
“除此之外,允许普通庶民以劳役或者
赋,代替兵役。”他继续说道。
“陛下,您的意思是……”
“如今要开始培养
兵,不必进一步扩张军队了,也可以借此降低普通百姓的压力。”
余锐闻言,瞬间便反应过来,其实之前秦昭也偶尔表达过这方面的想法。
这项政策其实很好理解,除了玄甲军那种
锐,现在的普通军队里的后勤部队,本来也有很多
是服兵役进来的。
百姓上
的“赋”,则主要就是用于维持军队开支。
既然接下来不准备扩军,那么完全可以让庶民在这几项里任选其一。
至于那些军中的普通士卒,秦昭也另有安排。
在余锐领命离去,回府设计细节之后,秦昭心中暗道:“新型农业用具的推广,还有农学院对‘化肥’的研究,也要尽早推广开来。时不我待啊……”
尤其是化肥这东西,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如今的农田利用率,还能用在开荒上,作用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