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夏人歌 > 第10章 河中之沙

第10章 河中之沙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告别长腿姑娘,子修没敢忘记去兰山庐领罚的事,路上斟酌这次闯祸不小,恐怕要被子兰打个半死。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先前子修与南宫断说本来无心烧学宫,是事实。目睹视为忘年的槛中猿和视为兄长的太史三兄弟络绎赴死,少年压抑不住心怒火,拿太史堂泄愤,谁料到火势蔓延到学宫。

老子打儿子,先生打弟子,于于理,天经地义。

等真正站在庐前,留意到门显眼处那节陈年老竹鞭,子修还是两腿发软,几乎预见接下来一顿毒打,照样强装镇定,摆出一副视死如归模样。

学宫主沦为庐主,仪容如常,宠辱不惊,此时正在不紧不慢收拾住处,不肯放过一个旮旯,始终保持儿时万事用心秉,好似并不计较得与失。

不是并不,而是从不。庐主是北方,南方客,每年丰登、春临两节都有游学习惯,踏足山巅,跌落谷底,步履始终平稳。

立在门的少年在闲言碎语中挥霍光,如一把竹筛,拨开粗如糟糠的恶意揣测,将细如米粒的真相蒸成饭团,囫囵吞咽,其中滋味,心知肚明。

“我给你收拾了一下,明早就回华胥吧,”庐主与门少年侧身而过,又趁后者茫然无措时握一缕春风,柔声说道,“早该回去了。”

子修宁愿庐主握陈年老竹鞭,而不是春风。

庐主敞开门,春临节习俗,寓意春风我堂;又借春风之势,踏歌而行。

“子兰大,先吃饭,”宰予我卸了车,喂过牛,进屋盛两碗黍米粥,往子修怀里塞一碗,又说道,“子兰大还说,吃过饭,去鸳鸯池。”

夏邑以东,庐以西,夏山之南,夏水之北,恢宏行宫,名鸳鸯池。

昔年夏天子少康继位,娶诸越美池鸳。池鸳念故乡,少康在雷泽修筑恢宏行宫,广植诸越花,豢养珍禽异兽,搜罗天下珍宝,颇具诸越风

行宫奢华无比,冠夏妃之名,即鸳鸯池,意为鸳鸯池里有池鸯。此后年年扩张修缮,规模比起夏邑不遑多让。

当时西门甲既是庙堂执圭,又承南史托付代任史官,先勘察地理,再翻阅史书,陈述利弊,试图阻止少康大兴土木。

《华胥纪年》记载:华胥母踩雷泽足印,生华胥。

《夏史》记载:太鼎渔雷泽,雷泽上皆让居。

倾城一笑盖过忠臣逆耳之言,行宫妃子乐舞盖过雷泽初祖足印。

早几年时东郭五弦那位长孙为天子奏乐,子修随他造访过鸳鸯池一回,大开眼界。美酒为池,美食成林,美作伴,仙境也不过如此。

不怪天子少康纵声色,

少不谙事的少年两眼迷离,忽然察觉后背痛感,被学宫主一路抽回家,彻底断了念想。

重游故地,恢宏行宫,只剩残垣断壁。

庐主背对少年,手上翻书,问道:“子修,今什么子?”

子修如实答道:“三月三,节气清明,春临节。”

庐主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下竹简,摇道:“亡国的子。”

子修无言辩驳,得到庐主允许,捡起竹简,其上记载:

国之将亡,必有妖孽;妖妃池鸯,蛊惑少康。纵声色,遨游酒池;吆喝犬马,獠猎夏山。少康无道,天下苦矣;少康无道,天下伐之。

国之将兴,必有祯祥;祥瑞鹿蜀,亲近虞侯。镇守西陲,抵御二狄;上承天意,下顺民心。虞侯有德,天下幸矣;虞侯有德,天下归心。

子修翻书时,庐主平静说道:“这是夏君的荒唐国耻,也是虞王的堂皇冠冕。”

子修读完,满腔愤懑,不忿道:“天子无道便是天子无道,何必诋毁一个可怜。”

“嗯,有理,”庐主表示赞同,又问道,“还有呢?”

子修鄙夷道:“虞伯也不见得是什么好东西,拿这些东西掩耳目。”

庐主,似乎有些失望,叹息道:“子修,我是要你明白,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子修记起太史一门三子争赴死,满脸不服气,也没辩解。

“拿出来。”庐主转过身,目光落在少年右手心。

子修不不愿摊开手,露出一柄刻刀,鼓足勇气与庐主对峙,庐主温和道:“收好。”

子修一脸狐疑。

庐主弯腰捡起一块陶片,握在手心,说道:“当年,我在南史大家吃白食,聆听教诲,其中一句,受益匪浅。”

陶片尖锐棱角刺手心,庐主面露欣慰,说道:“匹夫可载史,天子不可改史。”

“历史如大河之水,恒流不息;我们不过是河中之沙,渺小短暂,”庐主在废墟之中踱步,次第捡起数枚碎陶片,叠在手心,陈词慷慨,“河中之沙,沉沦百年,我们见证历史,且创造历史,也将成为历史。”

收集八枚碎陶片,庐主心满意足,问道:“子修,你四艺不学,常去太史堂翻书,《夏史》一百二十二册,记得多少?”

子修略作思索,嬉皮笑脸道:“当成消遣,记得两三册吧。”

庐主显然对这个答案不满意,轻喝道:“说实话。”

子修收敛嬉笑姿态,道:“记得半数。”

庐主喝道:“宰予我,回去取鞭子。”

“别,别打,”子修朝宰予我递眼色,又板正姿态答道,“过目不忘,烂熟于心。”

庐主捏着一枚陶片,说道:“这一片,是太鼎立夏。”

子修答道:“华胥历八百二十六年,太鼎组建临时联盟,率下戎部落、上戎部落、烈山部落、有虞部落与华胥帝君姜恒决战浣衣河,大败姜恒,建立夏联盟。少鼎被推举为联盟天子,封禅泰山,定都夏邑,封上戎首领戎马、烈山首领严崖、有虞首领鱼忘饥、东夷首领皋阜为四方大首领。”

庐主再捏第二枚陶片,说道:“这一片,是皋阜窃国。”

子修答道:“夏历二十一年,华胥历八百四十六年,夏天子太鼎巡游天下,东夷大首领

(本章未完,请翻页)

皋阜囚杀太鼎,伪造禅让谎言窃国。”

庐主又捏第三枚陶片,说道:“这一片,是戎辛僭越。”

子修答道:“夏历三十年,华胥历八百五十五年,夏天子皋阜巡游天下,上戎大首领戎武命师穷羽杀皋阜,伪造禅让谎言僭越。”

庐主捏第四枚陶片,说道:“这一片,是少鼎中兴。”

子修答道:“夏历三十二年,华胥历八百五十七年,少鼎起兵,联合烈山部落、东夷武部落、有虞部落、上戎部落戎戍,对抗戎辛、戎武父子,经历八年,少鼎中兴复夏,封禅泰山,以家天下代替禅让,建立夏王朝。”

庐主捏第五枚陶片,说道:“这一片,是仲康摄政。”

子修答道:“夏历五十六年,华胥历八百八十一年,夏天子少鼎立贤不立长,钦定第二子仲康为摄政君。同年,华胥摄政君姜北臣与夏天子少鼎约定一桩盛大和亲,遭截杀后,姜北臣认执圭南史之南施为义,与夏摄政君仲康完婚。次年,仲康夫遇害。”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