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大夏状元郎 > 第89章 浪一个给你们看看

第89章 浪一个给你们看看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连圣也敢否定!

而且还没法指出他哪里错了,这道还怎么接着往下辩?

阮留之跟诸糅真都懵了。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负责唱白脸的诸糅真只好问道:“那依郑公子之见,什么样的道,才是真正的圣之道?”

没办法,道家被否了,儒家也被否了,那就只能问他,到底什么样的道不会被他挑刺。

这倒确实是给郑经出了个大难题。

作为一个现代,他当然是认为,不管是儒家文化,还是道家文化,都是有可取之处的,但同样有糟粕之处,因此他该肯定的肯定,该否定的否定。

可现在,因为他的否定,诸糅真却让他弄一个真正无可挑剔的圣之道出来,这不是为难他是什么?

就算是在他的前世,他也没认真并系统地想过这个问题啊!

要不试试?

为难之下,他却起了跃跃欲试之心,因为他发现,诸糅真和阮留之的思想虽然同样受时代和见识的局限,但并不是那种一言不合就开怼之,这道还算能论得下去。

不,属于勉强可教的孺子!

那就做做好,继续给他们上一课吧。

“我前面说过,圣之所以能成为圣,是因为他们被天底下大多数所认可,因此真正的圣之道有一个重要前提,那就是必须得是利天下的,最起码得利大多数,而不是利己或利少数。”

他就这么开了。

先给自己定了一个前提。

利天下!

而不是利己或利少数

有了这一前提,哪怕他以前没认真想过这一问题,也可以顺着这一前提往下想了。

“那怎样才可以做到利天下或利大多数呢?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是必须得心底无私,海纳百川,自身无求,心怀天下,正所谓心底无私天地宽,海纳百川容天下,到无求品自高,心怀天下济苍生,若是做不到这几点,就不配当圣,也就立不了圣之道。”

他接着又说道。

还是在继续给自己接下来的说法定前提。

的标准!

按照古代的说法,圣的标准有三,分别是立德、立功、立言,其说法出自于《左传》:“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而郑经作为现代,当然不会完全按这一标准来,所以他稍稍改了一下。

只是这前提一定……

阮留之立即说道:“若是按郑公子这一标准,恐怕这天底下没几配当圣了。”

“嗯,确实不多,但还是有几个的,儒家的孔圣算一个,道家的李圣也算一个,儒家的孟圣也勉强算一个,至于其他的,在我眼里都算不得是圣。”

郑经随就回道。

这下阮留之不乐意了,质疑道:“你的意思是说,在你眼里,连道家的庄圣也不算咯?”

“嗯,他不算,因为他只顾自己逍遥,并没有心怀天下之心,所以在我眼里,他顶多只能算是一神。”

郑经又不假思索地回道。

诸糅真:“……”

阮留之:“……”

道家的一圣又被你否了,过分!

很想反驳,可若是按郑之所定的标准,被誉为道家思想化身,写了有名的《逍遥游》的庄圣,确实是少了一点心怀天下之心啊,这又怎么反驳?

不如继续听听再说吧!

同时一声叹息。

而说上瘾了的郑经,却又临时起意,加了一句:“哦,对了,若是按照我的标准,现在的,不管是儒家还是道家的,都是不配当圣的。”

“为何?”

阮留之惊愕道。

“因为门派之见啊!

“儒家的,老觉得儒家天下第一,别家都不如自己,而道家的,也觉得儒家不行了,自家才是天下老大,抱着这样的成见,又怎能心怀天下?

“顶多只能心怀自家吧!”

郑经又毫无顾忌地回道。

诸糅真:“……”

阮留之:“……”

这是要把儒家跟道家都拆了,天下大同的节奏?

好想反驳哦!

可是又怎么反驳呢?

再次同时一声叹息。

叹息过后,阮留之还是忍不住出声道:“那依郑公子之见,你自己配当圣吗?”

“我也不行。”

郑经回得还是不假思索。

阮留之又问道:“为何?”

“因为我心里有欲啊,我老想着三妻四妾呢,这一有欲,品行就不够高,行事动机也不够纯,是不配当圣的。”

厚颜无耻的一句来了。

诸糅真:无语,但真实。

阮留之:不知该说啥。

徐玄机:登徒子!

陈蒨武:老师厉害,表佩服!

德王妃:唉,这婿之念是彻底不用想了。

郑书笙:假如……假如我喜欢上了之兄,就得容下其她吗?

陈蒨文:好气!

满座鸦雀无声,原本听得投无比,对某佩服至极的一等,齐齐望向了郑经,表露出了怪异的神,气氛一下也变得怪异了起来。

而说嗨了的郑经则笑道:“哈哈,你们不要这样嘛,我只不过是说了句大实话而已。”

“哈哈,看来郑公子应该是至,还请继续。”

等着听下文的诸糅真总算配合了一下,捧了一下哏。

“想成为圣,立圣之道,这第二个标准,是得有智,既能悟天之道,也能抓住之道的真谛,才有可能真正做到天合一,立下真正能利天下的圣之道。”

小小地了一下的郑经,也终于可以继续他的观点了。

因为是临时起意,因此他还是只能先定标准,以一步一步往下

合天道,定道,以求天合一,利天下苍生,这一说法是站得住脚的,因此已当上捧哏的诸糅真不再矫了,赞许地点了点:“有道理。”

同时问道:“那在郑公子看来,之道的真谛是什么?”

不愧是道家高,他很能抓住关键点。

天之道,是客观规律,只能因势利导但不可违逆,那就没啥好的,只能从之道上做文章,而圣之道,也属于之道的范畴,因此抓之道的真谛确实很关键。

一个真正的大难题摆到了郑经面前。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