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什么好呢?
当准备好文房四宝后,郑经一边慢慢地研着墨,一边在斟酌。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好的诗词他肚子里的藏货有的是,甚至连《水调歌
》和《青玉案》那个级别的都还有不少,但适合拿出来献给皇太后的似乎却并不多。
来首拍老太婆马
的?
祝她万寿无疆夸她
间绝色天下之富之类的?
这种事郑经有点
不出来。
而且,他的调子本来一开始就起高,如果现在还是一出手就是绝世佳作,那以后还怎么收场?
因此,他决定暂时收一收,随便来一首应付一下。
“这样吧,这一路跟着王妃从豫州下会宁,我算是欣赏了不少江南美景,就写一首描绘咱大夏国大好江南的小诗献给太后吧。”
他开始为接下来的这首诗做铺垫。
既然拍马
的诗不愿意写,表
的婉约词也不适合写,那就
脆纯粹地写景好了!
不等德王爷表态,他提笔快速挥毫,很快,一首龙飞凤舞的七言绝句跃然纸上。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国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不用说,这又是一首剽窃之作,来自唐代诗
杜十三的传世佳品,描绘的正是南北朝时期的江南美景,而郑经需要做的,只是将其中的南朝改为南国。
之所以选这首诗,是因为佛道盛行正好就是这一时期的特色,中原大地,到处都是庙宇和道观,光是会宁城内和周边,大大小小的庙宇和道观就有数十座。
而最为关键的是,从豫州到会宁,确实逾千里之遥。
极为应景!
他一停笔,德王爷和太子爷这两位
诗之
立即就凑了过来,细细斟酌了起来。
德王爷:“……”
好诗!
哪怕不算绝世佳品,起码也是传世佳作!
他先下了一个结论。
然后摇
晃脑地感慨了起来:“啧啧啧,真是了不得,这描绘江南美景的诗,老夫也算是见过不少,但思来想去,却没有一首能像
之这首《江南春》一般,只用寥寥数笔,就将江南美景完整地描绘出来,让
遐想连连。”
他开始
不自禁地点评起了这首诗。
不得不说,他的欣赏水平还是可以的。
哪类诗词最难写?
不是借景抒
的婉约词,也不是以物咏志的慷慨诗,而是纯粹的写景诗。
这是因为,不管是借景抒
还是以物咏志,都可以借题发挥,有很大延伸空间,而写景诗,却是得靠寥寥数笔来写实,写的是浓缩的
华。
就好比一个高明的画师,让他画一座山、一棵树、一只鸟、一群
容易,但想让他寥寥数笔,就画出大气磅礴的千里山河,却是很难很难。
而用文字来描述,则更是难上加难。
因此,考虑到这一因素,杜十三的这首《江南春》,称之为绝世佳品其实也不为过,罕有纯粹的写景诗能超越,和它相仿的,也就只有李大仙的《早发白帝城》那个级别的。
“呵呵,王爷有所不知,
之不仅诗词写得好,对诗词之道,也早有
得,写出这等好诗实属正常。”
德王妃也忍不住接话了。
若不是郑经再次提笔写诗,她差点都忘了,在船上,郑经还给一众士子上过一堂诗词课,专门讲诗词之道,让她印象极为
刻。
“怎么说?”
德王爷好奇地问了起来。
“在船上,
之曾给席希明、顾倾城等士子专门讲过诗词之道。
“他说,诗
必须是灵魂的旅者,要见多识广,要能读得懂春的暖,夏的热,秋的悲,冬的凉,也能读懂河流的善,山川的博,大地的
,还有
子的多愁善感……”
凭借记忆,德王妃大致地复述起郑经当时的观点来。
另一位潜伏很
的郑经死忠
就此
露了出来。
连郑经都暗暗吃了一惊。
要知道,他讲的诗词之道,虽然讲得相当系统、有条理,想记住其中主要的观点并不难,可像现在德王妃这样,连具体的句子、感慨词都记住的,却是相当罕见。
这得多好的记忆?
而德王妃还在复述:“
之还说,好的诗
,必定是天底下最为感
的动物,他们的笔,可以搅动
的心扉,可以撩拨
的欲望,可以刺
的梦魇,哪怕一粒尘埃、一丝清香、一个浅笑,在他们的世界里,都是万千气象。
“……
“还有,
之说,好的诗
,一定是睿智、洒脱、狂傲、多
的,他们蔑视传统,有伟大抱负,有广阔的胸襟。
“也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写出最感
的诗词来,而不是无病呻吟的低劣之作。”
她一
气就把郑经当时说过的完整内容给转述了出来。
佩服,佩服!
这让郑经忍不住暗暗为她点了个赞。
至于德王爷和太子爷,此时已听呆了。
德王爷忍不住喃喃地说:“唉,早知如此,我就该同你们一起去豫州了。”
很显然,他在为自己错过了那一路的
彩而
感遗憾。
但悔之晚矣。
遗憾过后,他又好好欣赏起这首《江南春》来,等郑经往纸上盖上三绝公子的印鉴,纸上的字迹也
透之后,他又另取了一张纸,小心翼翼地把它覆在上面,然后卷了起来说:“一会我即刻就把这副字装裱好,然后送进宫去。我敢保证,太后一定会对它满意至极。”
这是在给郑经打包票了。
只是他这一卷,却让已看痴了也听痴了的太子爷心里空落落的。
对陈仲平而言,江山只是职业,诗词才是真正的
好,在此之前,他只是听说了郑经字词曲三绝,今天却不仅是亲眼所见,而且还听闻了他的诗词之道,让他颇感震惊。
对于一位真正
好诗词的
来说,什么才是真正的宝贝?
当然是传世、绝世作品的真迹!
德王爷倒还好,因为德王妃的机智,他手里已经有了《青玉案·魁首》和《水调歌
·明月几时有》两幅郑经成名之作的真迹,因此对于这幅《江南春》的真迹,虽然也同样喜欢,但还不至于从太后那里虎
夺食。
可陈仲平呢?
他手里一幅都没有啊!
假如没看到也就罢了,可现在
就在他面前,还当着他的面写出了传世佳作一首,在这种
况下,他若是还不要上一幅,那怎么能甘心?
因此,当德王爷卷起那幅《江南春》,书案上又空
了时,他动了,走去了旁边搁纸的地方,拿起了一张德王府送给郑经的张永纸,往书案上一铺,热切地说道:“郑公子,你我今
相识,也算是有缘,就有请也赠我一首诗吧!”
郑经:“……”
你谁啊?
我的字和诗,是谁想要就能要到的吗?
你这
怎么这么贪心呢?刚要去了我的新型印刷术,现在又想要我的字和诗,是想把便宜都给占尽吗?
若不是已经猜到眼前这位很可能是宫里的皇子之类的,他真想直接开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