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被流放后她成了军营团宠 > 第三十一章:元辰日的祈天灯

第三十一章:元辰日的祈天灯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一大早,太子如往常一样,顶着他那张似乎写着‘老好’三个大字的俊脸,在太子妃常一脚的相送下,高高兴兴地出了太子府,一如既往地去赶了个早朝。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哪知在朝堂上,锦王与他的几个忠心老臣一来,二话不说便齐齐参了太子一本,参的还不再是什么毛蒜皮的小事,竟是参太子私藏清平王府余孽颜子慕,并呈上有力罪证及证。

一时间,整个朝堂上都静悄悄的。

就连上朝几乎都在打瞌睡中度过的老皇帝,也在听到此事后,瞬间清醒,脸色更是沉得要多难看就有多难看,当即便命去太子府捉拿颜子慕。

但也不知颜子慕是不是长了双千里耳,在御林军赶到太子府时,颜子慕早已逃之夭夭,可他匆忙中来不及带走的东西,无不都在指认太子真的私藏清平王府余孽的事实。

这下老皇帝更怒不可遏了,眼看大手一挥就要下旨废掉太子,褫夺他太子封号。

可偏偏在铁一般的证据面前,太子顶着他老好的俊脸,竟不慌不忙、有理有条地竭力自辩清白,哪怕有些辩不了的,他也死咬着是被诬陷,死活不认罪。

一众大臣也连连求皇上明查,也坚信太子是被诬陷的。一个个拼着身家命,死命力保太子。

但太子是不是被诬陷,一向昏庸的老皇帝这回心里却跟明镜一样。

他知道太子跟清平王府一向亲厚,与颜子慕更是兄弟,会救他也无可厚非。但老皇帝觉得这天下还是自己,自己都还活着,这个太子就不听话了,给他这么整阳奉违那一套,简直就是挑衅他的威严,忙着觊觎他的帝位。

这行为在他看来,妥妥的就是想大逆不道啊!

但多少念及与太子的生母,已逝先皇后的少年夫妻分,老皇帝在一众大臣的求下,最后倒是没有把太子废掉,却保留了其位将他贬去了北疆雁洲,美名其曰磨炼磨炼。

这旨意一下,不用脑子都能知道老皇帝打的什么算盘。

这不废太子位就贬去那么远的地方,这分明是给太子的其他兄弟下手的机会啊,是嫌太子死得太慢了啊这。

果然,老皇帝只是昏庸,但不傻呢!

因为如今若贸然废掉太子,势必会引起朝堂动,太子的舅家,先皇后母族的势力都不会坐视不管,更不会善罢甘休。

这点局势,他们的昏君还是看得通透的。

可贬去雁洲就不一样的。

雁洲是谢家的地盘,几年前老皇帝就想除掉了。

可奈何谢家有雁洲军称霸着一方,在民间威望又极高,没有个能堵住天下悠悠众的借,轻易是动不得的。

不然雁洲军若是借机来个军,鱼死网大军压皇城,那他这个皇帝的安逸子就安稳不了。

但若是这回,太子在雁洲的地界上出了什么事,不但能甩锅谢家,让先皇后母族找不到发难的机会,还能一举除掉不听话的太子,和名正言顺卸掉谢家兵权,简直就是一箭好几雕的好事啊!

老皇帝一箭几雕的如意算盘打得啪啪响,下朝时辰都还没到,就直接勒令太子简装出发了。

而太子妃本来是得不到和太子一同去的,毕竟若太子没死在雁洲,后要什么大逆不道的事,太子妃多少也能成为他的掣肘。

可太子妃子刚烈,直言若是不允,她立马撞死在宫门得老皇帝不得不同意她和太子一块上路,但他们的儿子却被直接打包送去了继后宫中。

现下,太子和太子妃上了驴车后,有了简陋车帘的遮挡,两才卸下伪装,神严肃地看着对方,但眸低都带着柔

颜樘看着他的太子妃,眼中更多的却是心疼。

这一趟雁洲之行,全然在他们的计划之外,说是生死难料都不一定,她其实完全可以不用跟他一起去冒险的。

更何况,此行凶险,他也怕自己到时护不住她!

“别担心。”太子妃似看出他在想什么,伸手握住他的布满老茧,与他金尊玉贵的身份极其不符的温热大掌,低语笑道:“我是将门之,这一回,换我来护你一路。”

她并不是个贤惠的妻子,也不是个合格的太子妃,相反很任,成亲多载也全靠他的包容。但也因为如此,她才比任何都清楚明白,他的丈夫除了是她的丈夫,更是大邺无数寄托的希望。

如今,她也想尽一份力,护一路这无数的希望。

“你总是不听话,好在,除了你我也没旁了。”他也低语笑着,说的话也只有两能懂,说完,顺势将她揽了怀中。

他这个太子当得危机四伏,但好在,娶得了与他两心相悦,知他苦、懂他累,一心相随,对他不离不弃的太子妃。

大概,这就是传说中的福祸相依吧!

……

雁洲城外,军中。

太子被贬雁洲的消息传到时,正好是元辰当,这一晚谢七郎与兄长一同镇守营地,并未回家过年。

消息传来时,谢七郎正带着颜皎月在十里道的山丘上放祈天灯,一起的还有许多随军住在十里道的

元辰点祈天灯并不是大邺的习俗,但却是雁洲百姓们的习俗。

自从二十年前,谢家大夫挺着即将临盆的肚子,站在城墙之上击鼓退敌,放出第一盏通知雁洲军有敌袭的天灯后,这个习俗便延承到了至今。

因为那一年,亦是在万家团圆的元辰。那一,若没有谢七郎的母亲冒死登城击鼓,雁洲城怕是早就不存在了。

元辰放祈天灯,也算是雁洲百姓祭奠谢大夫的一种方式。

当成千上万盏明亮的祈天灯,缓缓从城中升到城外,最后或高或矮齐聚到半空时,无星无月的寒夜里,璀璨得似一片繁星。

而灯下,军中儿郎们每年到这一刻,也都会心照不宣的全部走出营帐,仰静静地看着那些亮点。

看着那些祈天灯,他们似乎也能看到自己的家,似乎更明白了苦守寒疆的意义。

只要他们还在,只要每年这些天灯还在,那大邺的土地他们就不会退守一寸。

因为他们守的,除了国,更是家!

本书首发来自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