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是有些瞧不起那些官军的。
他在青州境内攻城略地的时候,一些城池的官军基本是闻风而逃,就算偶尔有几个抵抗的,在黄巾大军面前也如怒涛浮萍一样被瞬间撕碎。
冀州军在管亥看来与青州的官军也没有太多区别。
如今的官军,都不行!
相比于这次的任务,管亥对袁绍提出的
换条件简直太喜欢了。
根据袁绍所说,他一旦把冀州军的队伍击溃,那就把渤海南部的阳信重合两地
给管亥打理。
这两地虽然与青州相近,但有数条水系穿过两县,这才是最重要的!
有水系穿过,说明这两个地方适合耕作,而耕作对农民出身的黄巾来讲是再简单不过的事
了。
管亥之所以寇略青州各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像黑山张燕那样的一块固有聚居地。
他和麾下的曲部想要生存下去,必须有足够的物资支撑,而没有固定根据地的青州黄巾根本没有能力做到自给自足。
在青州境内,管亥和麾下曲部基本上是打下一个城池,劫掠一番,补充一下物资,然后放弃这个城池继续往下一个地方前进。
以前管亥也不是没想过在一处山水较好的地方扎根下来,但他发现只要他扎根下来,就会被周围的官军暗中针对,甚至隐隐还有包围的趋势。
那时候管亥才明白,黑山张燕的法子他学不来,因为青州地界内没有像样的山脉供他栖息。
除此之外,青州这边因为水系不发达的缘故,经常会出现
旱天气,对于耕作也异常不利。
而这一切,在许攸到来后似乎都有了解决的方法。
冀州境内比青州要好太多太多了,要不是以往忌惮渤海的袁绍,管亥早就从渤海
侵冀州了,哪里还用得着袁绍主动来说?
如今袁绍的结盟正中管亥下怀,尤其是事后还能得到两座城池和周边的区域以供管亥驻扎。
其实,管亥的心里多少也有一些自己的小心思。
袁绍都沦落到向他求助了,那岂不是说,以他现在的实力只要击败了冀州军,也就有能力击败袁绍了?
若是如此,管亥绝对不会放过这个占领渤海全境的机会!
想到这里,管亥
吸一
气,脸上的表
多有喜色。
“还有多久到达重合?”管亥问向旁边的副将。
“回渠帅,还有不足三十里就到重合城了,我们的
已经探到重合那边并无守军,就连百姓也没有多少,渠帅可以放心
驻。”
管亥点点
,这个
况没有出乎他的预料,许攸在之前就说过了,冀州军在迁移渤海内的百姓。
“传令全军,加
前进,务必在天黑之前进
重合!”
“是!”
......
驻重合之后,管亥将自己仅有的哨骑都放了出去,为的就是探明冀州军的位置,好尽快结束这一次
易,然后安心在重合发展自己的势力。
管亥派出去的哨骑很快就探明了冀州军的位置。
当得知冀州军的数量只有一万,而且就驻扎在四十里外的千童县时,管亥差点笑出声来。
袁绍居然连一万冀州军都没办法解决,看来真的是强弩之末了。
得知这一消息后,管亥顾不得过多准备,只过了一晚就集合大军往千童县方向进发过去。
与此同时,麴义也收到了管亥来袭的消息。
虽然哨骑探得这次来袭的黄巾军有数十万之众,但麴义不但没有退却,反而越发兴奋了。
他的脑海中不禁想起潘凤曾经对他说过的话。
狭路相逢勇者胜,将为兵胆,兵怂怂一个,将怂怂一窝,只要主将有拼杀的勇气,士兵自然不会吝啬
命!
麴义对这句话
信不疑。
所以他一直以来对士卒保持着高强度的训练,一方面是为了让士卒更加强悍,另一方面也是激发士卒的戾气。
训练的时候都不敢拼命,真正上阵杀敌的时候又怎么敢?
也正是在麴义的这种训练模式下,如今冀州军中的三万步卒个个都配得上
兵二字。
这也是麴义这次面对几十万黄巾军依旧有勇气正面一搏的缘故!
黄巾军!
乌合之众尔!
“传我命令,全军出动,去十里外的斜骨坡摆下阵型,阻击黄巾贼军!”
麴义的命令很快传了下去,冀州将士们即便是知道这次的敌
有几十万,却依旧严格执行着麴义的各项命令。
尤其是曲部中那一支一千
的特殊队伍。
这群
对于麴义营中的其他士卒而言都不陌生,他们正是麴义麾下的
锐部队,被潘凤赐名为番号玄武的玄武军!
玄武军从上到下每个
都是身形魁梧的高大汉子,这些汉子披上重甲后,身形更加高大,走近一看像是一座座小山压在身前一样,令
窒息。
此外,每一名玄武军士卒都会配备一名辅兵,这些辅兵既是玄武军战斗时从旁协助的帮手,也是这群玄武军的后备力量。
想要成为玄武军,首先得成为玄武军的辅兵!
辅兵对玄武军的重要
不言而喻。
首先玄武军士卒身上的重装甲胄平时都是不穿在身上的,而是由专门的战马驼运,一旦到了战时,这些战甲也不是光靠一个
就能立刻穿上的,只有在辅兵的帮助下才能以最快的速度穿上甲胄。
其次,玄武军毕竟是重装部队,在灵活
上比之一般的轻装部队要差好几个档次,如果玄武军在厮杀的时候遇到敌军灵活缠斗,那就需要辅兵从旁协助将其斩杀了。
所以说,辅兵的既是用来弥补玄武军的弱点,也是用来保持玄武军编制的重要补充。
当然了,排除以上这些缺点外,玄武军的优点显然更加明显。
别的不说,那身几乎只露个眼睛的重甲在面对任何刀剑棍
的时候都能直接无视,更不要说什么弓箭石索之类的东西了。
麴义测试过,玄武军身上的甲胄除了战马的长矛穿刺在角度合适的
况下能够一枪穿透以外,其他的
况下即便刺中了也多会从旁划开,对玄武军士卒的生命造不成威胁。
正因如此,在正面战场上,玄武军的平推能力是极其恐怖的。
他们不需要什么花里胡哨的冲锋,也不需要任何弓箭强弩的开路,只需要列成军阵,徐徐推进即可。
在与敌军接触的时候用自己手中的兵器砍杀对方就行,至于对方砍来的刀剑,直接无视即可。
根据玄武军需要作战的对象不同,麴义在潘凤的建议下给玄武军配备了三种军械。
一种短矛,一种砍刀,最后一种是一面大盾。
短矛和砍刀都是用来正面推进的,而大盾则是用来防守敌军的。
一面面厚重的盾牌抵住地面后在配上玄武军士卒的抵抗,一般的战马即便是直接撞上盾牌,也很难对玄武军士卒的防线造成明显影响,这一点麴义在潘凤的怂恿下尝试过了。
虽然结果有些离谱,甚至连麴义都不太敢相信,但轻骑的冲锋真的很难撼动玄武军的防线,而且顶在前面的玄武军士卒即便是被正面撞上,也没有出现什么伤筋动骨的迹象,只不过身体会稍微难受一点。
这点副作用在麴义看来跟没有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