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邮是要职。颍川郡共有两部督邮,每部督邮都关系到半个郡的民生政治。
修虽将此职授给了荀贞,但不可能就此袖手不管,临他上任前询问一二是题中应有之意。
荀贞对这个问题早有准备,答道:“贞常年在颍
,对郡北诸县都不熟悉,打算先微服间行,观历诸县,采问风谣,问民疾苦,待将诸县县令长的品行、诸县县吏的好坏以及诸县豪族是奉公守法还是骄奢不法都了解过后,再做下步打算。”
“嗯。这是老成之言。北部督邮
系半郡吏民,正该慎重行事。”
修非常满意,又问道,“你打算何时去观历诸县?”
“今天拜谒过明府,明曰就出城。”
“也不用这么急。先休息几天,熟悉熟悉县里的
物风土。我府中吏员不少,该认识的也认识一下,以后你们就要同朝为吏了,可千万别见了面还不知道对方是谁啊。哈哈。”
荀贞不这么想,他说道:“贞窃以为,不必先见诸吏。”
“噢?为何?”
“正因与郡吏多不相识,才方便贞微服行县。”
“言之有理。”
修从善如流,“既如此,便按你所说。”
星月朦胧,夜色悄临,夜风吹动院中树叶,簌簌飒飒。风
堂上,温香宜
。案几上的蜡烛随风曳动,满堂摇红。
修眯着眼往堂外瞧了言,说道:“只顾与卿说话,不觉夜色已至。……,贞之,饿了吧?便在我府里吃些酒食罢。”
荀贞应诺。
自有在堂外候着的侍
接命,吩咐厨中上饭。须臾,热腾腾的酒饭端上。
修为主,荀贞为客,钟繇、荀彧两
作陪,在丝竹歌舞的相伴下,一顿饭吃了两个时辰。待荀贞告辞拜别时,夜已
沉。钟繇、荀彧一个是郡功曹,一个郡主薄,也各自有舍,和他一起出了太守府。
……
府门外的街道上早无
踪。钟繇仰望夜色,说道:“快该宵禁了。……,贞之,我本有几句话想明天再给你说,你说你明天要微服出城。这样吧,我长话短说,咱们就在这太守府的墙下叙谈几句,如何?”
府门外很安静,一个路
也没有,只有几个持戟的甲士。
荀贞应道:“是。”心中奇怪,想道,“他想要给我说什么?这么急,都等不到我行县回来?”跟着钟繇走到墙边。荀彧也跟了过来。钟繇立在墙下,放低声音,说道:“你应知我已任本郡功曹多年。”
“是。”
“那你又知不知道费畅是何时任得北部督邮?”
“听乡
说是三四年前?”
“对。那你又是否知道费畅是张让家的宾客?”
“知道。”荀贞听到这里,约莫猜出了几分钟繇想要说什么,暗道,“莫非和费畅有关?”
钟繇顺着自己的话往下说:“张让贵宠,天子常谓‘张常侍乃我公’,他的兄弟子侄布列州郡。费畅只是他家的一个宾客,姓粗鄙,无所长,只不过因为能言善谀,谄媚奉承,为
结主家不辞吮痈舔痔,从而得了张让兄子的欢心,而就此一步登天,被当时的太守辟除为北部督邮。我那时已是郡中功曹了,极力劝谏而太守不听。一年后,当时的太守被征
朝中,何公继任,亦不斥黜费畅。前年,何公又被征
朝中,
公接任。
公贤明仁德,到任以旌贤擢俊为务,广召诸姓子弟,查其优劣而用其贤才,因有文若被辟主薄,有你被除郡督邮。”
荀贞点了点
,心道:“原来费畅能当上北部督邮,是因为张让兄子。”想起来太守府前在街上碰见的那几个骑士,又想道,“不知这个把费畅推到北部督邮位上的‘张让兄子’是否就是那个我在街上遇见的‘张让兄子’?”说道,“
公贤明,是我郡
之福。”
“是也。我郡中已多年未有贤守,今得
公,天降之福。……,我便找了个机会向
公免冠请罪。”
荀贞问道:“免冠请罪?”心中了然,“必是以请罪为借
,劝谏府君罢黜费畅。”看来钟繇成功了,至少费畅已不再担任北部督邮,“……,只是,费畅却怎么又被朝廷拜为了郡丞?”想到了一种可能,“莫不是因为张让之力?”
他心思灵敏,又瞬间从这个可能推导出了一个不好的结果:“哎哟,郡丞虽是六百石,名义上为郡守副手,却无实权,远不及百石督邮。我本就纳闷,费畅怎么会被迁为此职,如此说来,却是因为
修、钟繇的缘故?这下子,他俩可算是和费畅结了仇,和费畅结仇就等同和张让家结仇。我又在这个时候被除为北部督邮,接了费畅的任,说不好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费畅没准儿连我也一起恨上了。”
钟繇不知他在这一瞬间就想了这么多,接了他那一问,接着说道:“对,我向
公免冠请罪。我说:‘昔年汝南太守宗资署范滂为郡功曹,范滂严整疾恶,郡吏中凡有行违孝悌不轨仁义者,皆扫迹斥逐,不与共朝,言:污秽小
,不宜污染朝廷。汝南为之一清,吏民称颂,不是颂扬范滂能
,而是赞美宗资贤明。我今和范滂一样,为郡功曹,却不能为郡朝斥逐小
,为明府彰显贤名,愧对先贤,惭对明府’。我请求府君把黜免。”
“府君必不会同意!”
“府君的确没有答应我。他问我:‘朝中谁是小
’?我即举了费畅之名。”
“府君便把他黜免了?”
钟繇摇了摇
:“府君行事谨重,虽有黜免费畅之意,却犹豫难定。我因又建议说:‘本郡郡丞任满将走。不如上奏朝廷,表费畅之功,就说他兢兢业业,明德慎罚,有功郡县,可转迁郡丞。郡丞六百石,乃是超迁,费畅必喜。如此,则能既解生民之苦,又不得罪当朝权宦,两全其美’。”
荀贞心道:“所谓‘府君行事谨重’,显然是虚词美化,必是
修惮畏张让之威,所以才犹豫不决。……,原来费畅转迁郡丞不是因张让之力,而是赖钟繇之谋。我刚才却是猜错了。”虽然猜错,但他刚才推导出的那个不好的结果却依然存在。固然,钟繇所说不错,从督邮到郡丞确实是超迁,费畅可能会为此高兴,可从督邮到郡丞也的的确确是明升暗降,也不能因此就排除费畅会不会暗中记恨。他说道,“原来费畅离任转迁全是钟君之功!君为郡民除残
,无愧前贤。”
“费畅虽转迁郡丞,但他在郡北却留下了一个烂摊子。他任北部督邮长达数年之久,在任时贪婪成姓,索求无度,郡北诸县久受其苦,民怨滔天,又有一
县吏、豪家与他
通货赂,彼此勾结,横行县乡,郡中几乎不能治。”钟繇话至此处,才算转
正题,他盯着荀贞,问道,“贞之,你可知我为何向府君举荐你为北部督邮么?”
“请赐教。”
“你在西乡奋勇搏击,诛灭豪强,果决勇敢,一乡清平。如今的郡北诸县正需要你这样的
去监督啊!”
“除强诛
,惩恶扬善,为生民立命,为圣天子开太平,正该吾辈所为!贞今已知君举荐我的
意,请放心,我必竭力而为。”
钟繇大喜,说道:“好,好!”又细细地叮嘱说道,“卿有为生民立命、为圣天子开太平之志,真荀家子也!只是,却也不可鲁莽,不能艹之过急,急则生
。你此次微服行县,记住只要看就行了。看完之后,在遍知诸县谁歼谁良,在对郡北诸县都了解了之后,正如你所说:再作打算不迟。子曰:‘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是。”
“贞之,吾家与汝家是数代之
,咱俩以前虽见面不多,但倾盖如故。现在你、我和文若同朝为吏,当齐心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