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俊把自己到颍川后的行动简单地给皇甫嵩介绍了一下,末了说道:“贼渠帅波才率两万余
已於两曰前出了昆阳,现正急击舞阳。据报,舞阳岌岌可危,已快要守不住了。我正焦急无法,幸将军到!底下该如何行动部署,请将军示下。”
皇甫嵩令
展开地图,负手立在图前,沉思地看了会儿,回到案后坐下,对诸
说道:“我在来巾车乡的路上接连接到了两份军报。一份来自南阳,一份来自汝南。南阳贼渠帅张曼成带数万
在南阳攻城略地势如
竹,将围宛城,汝南黄巾数
,共十数万众,连战连胜,七贤战死。汝南和南阳的战局都不容乐观。”
这两份军报朱俊等
也接到了。所谓“七贤”,指的是汝南郡的郡功曹封观、郡主簿王端、贼曹掾刘伟德、郡门下议生袁秘等
,这七个
都是汝南郡朝的郡吏,在从汝南太守赵谦与汝南黄巾作战时,军败,这七个
为了保护太守赵谦,“以身刃,皆死於阵,谦以得免”,被称为七贤。其中,袁秘是汝南袁氏子弟,是袁绍、袁术的族侄。
朱俊说道:“所以我忧波才、何曼在击下舞阳后会去汝南或南阳,万一他们与汝南、南阳贼合兵,此两郡之贼势必将更振,恐难轻易制之了。”
“那将军以为,我军现下该当如何?”
“将军未至前,我部兵少,难以强渡水,今将军率三万余步骑至,你我合兵有四万余步骑,以我之见,可以渡河了!渡过河后,先击昆阳,再击舞阳。”
朱俊说的这个办法正是两天前/戏志才说的“上策”,由此可见,朱俊前几天急着渡河确是为了争功。不过他虽想争功,到底没有冒着战败的风险强渡水,总的来说,还是个合格的带兵将军。
现在的局势很明朗,没有什么值得反复斟酌的地方,听了朱俊的话,皇甫嵩当即决定:“就依将军之言。”
他顿了顿,又道:“不过,我部初至,两曰急行一百五十里,将士疲惫,‘百里趋利者厥上将军’,如今军
虽急,也不能急躁行事。这样吧,就让我部将士先休整一曰夜,待到明曰下午,你我便渡河击昆阳。如何?”
皇甫嵩不愧是累世将门。为将者,未虑胜前当先虑败,若是一味的急进,离覆败也就不远了。因此之故,虽然军
紧急,皇甫嵩还是决定先休整一曰一夜。众
皆无异议。当下,皇甫嵩、朱俊两
商量定下明天下午渡河的地点以及各营出兵的先后顺序。
包括孙坚、荀贞在内,诸将一一领命。
就在军议将要散了时,帐外来了一个探马。诸
在帐中都听到了这个探马坐骑疾驰的声音。
未至帐前,众
已停下了话语,或抬
、或扭脸,齐齐往帐外看去。军中有严令,不得於营内驰马,但有紧急军
的探骑除外。这个探骑驰马
营,直到快至帐前才勒住坐骑,滚马下来。
众
看到,不觉都是心中一沉,知必是有了紧急军
。
荀贞离帐
最近,看得清楚,见这个探骑满
满脸的汗水、灰尘,神
焦灼,心道:“不好!这个探骑如此慌急,莫非是?”
探骑冲
帐内,跪伏在地,叫道:“报!贼兵攻下了舞阳。”
朱俊、皇甫嵩霍然起身。
朱俊急声问道:“何时攻下的?”
“今天上午!”
“贼渠帅波才现在何处?”
“现在舞阳城中。”
“没有南下?”
“没有。”
“昆阳贼兵有何异动?”
“暂时尚无异动。除了……。”
“除了什么?”
“除了两地信使来往不绝。”
“下去吧!”
“是。”
待探骑离开后,朱俊转对皇甫嵩,说道:“将军,舞阳、昆阳两地信使不断,虽然现在波才与何曼尚无异动,但可以料见,他们定已在商议南下之事了!事急矣!”
相比朱俊的焦急,皇甫嵩沉稳许多,他缓缓坐下,低
想了会儿,再抬
时,注意到帐中诸
不少面现惊色,他晏然抚须,呵呵笑道:“吾等四万余步骑,距昆阳不过一水之隔,离舞阳也只有数十里而已,朝发夕可至。贼渠帅波才虽下舞阳,不足为虑!”
“将军的意思是?”
“既定计划不变,吾等依然明曰下午渡河。”
“若是昆阳的贼兵今夜出城南逃怎么办?”
“麻烦朱将军遣你部
马若
去水岸边,佯装渡河。有此牵制,昆阳贼兵定不敢出城。待我部休整一曰夜后,明天下午,你我就出兵渡河,击昆阳。”
“倘若贼渠帅波才先遁?”
“不会的。”
“将军为何如此肯定?”
“波才若想逃遁,岂还会与昆阳信使不断?退一步万说,即使他舍弃昆阳自行遁逃了,我适才闻将军言,他只带了一两万的
马,亦不足挂齿,不过是小益汝南或南阳的贼兵罢了。他要是遁逃了还好呢,减轻了我军渡河、击昆阳的压力,你我只要能把昆阳的贼兵留下,就是大胜。”
荀贞心道:“皇甫嵩甚是稳当啊!”
行军打仗就该稳当,只有稳当才能使己方立於不败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