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三国之最风流 > 82 捕拿张直(下)

82 捕拿张直(下)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 文太守看过荀贞、杜佑、郭俊三的联名上书,大吃一惊,他猛然抬起,因为老眼昏黄,眼眯缝成了一条线,试图看清楚荀贞三的表,但注定了他这是白费力气,荀贞三都跪伏在地,没有。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堂中一时无说话。

他待了半晌,涩地说道:“张直竟与波才私下勾通?”

张直与波才为友,此事县中多知,文太守对此也是早有耳闻的,他这一问是明知故问。荀贞猜得不错,他如今自身难保,是个待罪之身,实在不愿意另起波折,再得罪朝中权宦张让,所以明知故问。

荀贞答道:“是。”

“可有证?”

“此事县皆知。”

文太守无话可说,有心一回绝荀贞三“请捕波才”的请求,却因知此事属实,不好说出,迟疑了多时,把荀贞三的上书放在案上,说道:“此事我已知了,你们下去吧。”

荀贞怎肯就这样下去?他心道:“我若就这样下去,此事必然是不了了之。”伏在地上,态度恭敬地问道:“敢问明府,打算何时遣捕拿张直?”

文太守含糊其辞:“贼方平,郡中盗贼处处,百姓急待安抚,此事不急,且等些时,待我腾出了空再说吧。”

他的这个推脱在荀贞的意料之中。荀贞恭谨地说道:“明府言之甚是,然而依下吏愚见,捕拿张直之事还是越快越好。”

文太守冷淡的“噢”了一声,表示知道。郭俊、杜佑看出了文太守意思,知他不愿处置张直,故而如此冷淡。

若是识趣的,看见他这副冷淡的态度也许就会主动告辞了,但荀贞虽然看出了他的冷淡,却是绝不肯就此罢休的。如果说之前他与张直只是“谁折辱谁”的问题,这道举报的文书一上,他俩的关系就变成了“你死我活”,尽管现下堂上没几个,除了他们和文太守外,只有郡主簿王兰在,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尤其官寺里边更是没有秘密,上报的文书一上去就瞒不住了,此事肯定很快就会传张直的耳中,可以想象,张直必会做出反应,最大的可能就是寻求张让的庇护,一旦被张让手此事,荀贞、郭俊、杜佑三就将会大大不妙了。

对此状况,不但荀贞明白,郭俊、杜佑也很清楚,所以,不止荀贞不肯罢休,他两也不肯罢休。

杜佑撑住地,昂起,大声说道:“明府!贼方平,固然盗贼处处,百姓急需安抚,然以下吏看来,郡中的盗贼只是小贼,张直才是大贼!明府奈何重小贼而舍大贼?大贼不杀,如何能安抚百姓?张直不伏国法,下吏恐郡中将会再次生!”他这一番话,荀贞听着耳熟,可不就是荀贞在劝说他与自己联名上书时说过的么?

郭俊伏地叩首,亦道:“张直私下结反贼,图谋不轨,明府,此事十万火急,怎可且缓时、徐徐图之?万一消息走漏,被张直逃脱,我等少不了一个故纵之罪,此智者之所不取也!”他这几句话可比杜佑的话激烈得多,须知:“故纵”一个寻常的犯已是重罪,何况反贼?

文太守没想到郭俊、杜佑的言辞态度会如此激烈坚决,脸上一阵红一阵白,一怒气涌上胸,就要当场喝斥,但话到嘴边,又不得不咽了下去。便不说荀贞三都是郡朝重吏,只他们的出身背景,荀贞出身颍荀氏,杜佑出身阳城杜氏,郭俊出身阳翟郭氏,皆本郡名门,既是大吏,又出身名门,且他三的上书又合合理,若是喝斥他们,必会在郡中落下恶名,两汉之世重名节甚於生命,名节一旦坏了,那么万事皆休。

他忍住怒气,心道:“皇甫嵩对我说,等到战后,朝中怕要治我的罪,正心烦意之时,这三却又来给我添!真是岂有此理!”恼怒之下,瞧着堂上跪伏的三,越看越觉得火大,欲拂袖离去。这个时候,侍立在他案侧的王兰移步上前,近至他的身边,行揖说道:“请明府更衣。”

更衣,就是如厕。文太守楞了下,心道:“无缘无故请我更衣?是了,他这是有话要对我说。”当下起身,去到堂后。

果然,王兰跟着他也来了。

堂后离堂上有段距离,其间有墙壁相隔,声音不会传到前边,文太守不用再忍耐怒气,他奋力推倒一个案几,怒道:“我如今是待罪之身,朝廷恐怕将要治我的罪,偏在这个时候,这三又来给我添!张直与波才好,县中谁不知?别不提这事儿,偏偏他们来提!难道不知张直是张让的从子么?我若是依了他们的意思捕拿张直,必然得罪张让!我本就是待罪之身了,再得罪张让,他三这是想让我去死么?气煞我也,气煞我也!”气得不轻。

王兰说道:“明府息怒。”

文太守问道:“你叫我来这里,可是有话对我说么?”

王兰答道:“正是。”

文太守问道:“什么话?”

王兰说道:“依下吏之见,明府不妨应下此事,遣捕拿张直。”

文太守怒道:“你也想让我去死么?”

王兰跪倒地上,伏首说道:“明公乃下吏之主,下吏岂敢如此!”

文太守气哼哼地说道:“那你为何叫我答应他三之所请?”

王兰说道:“明府,张直与波才好,这是事实,谁也改变不了的。”

文太守说道:“那又如何?波才乃阳翟县土著,世代居住本县,阳翟县里与他友的甚多,难道我要把他们全都捕下么?”言外之意,可以用这个借替张直开脱。

王兰说道:“若是早几天,倒是可以用此为借把荀贞、郭俊、杜佑的上书回绝,现在却不行了。”

文太守问道:“为何不行了?”

王兰说道:“刺史王允已然到了。”

文太守怔了一怔,很快就明白了王兰的意思,迟疑地问道:“你是说,我若将他们的所请回绝,他们会去找王允?”

王兰说道:“如今不但王允在阳翟,而且荀贞的族父荀爽被王允辟为了州别驾从事,如果明府拒绝了荀贞三此请,荀贞定会直接去找荀爽,通过荀爽上书王允。王允刚强,向与宦者为敌,若被他知晓此事,明府想想,会是什么后果?”

文太守喃喃说道:“会是什么后果?”

王兰说道:“下吏可以断定,王允不止会立刻传檄令捕拿张直,而且会将此事扯到张让的身上。明府,这就不是一个张直,而是要直接面对张让了!如果真走到这一步,明府乃本郡太守,能够脱身在外么?”

文太守倒抽一凉气:“哎呀,我倒是忘了此节!”

王兰说道:“所以我请明府应了他三所请。”

“……,应了他三所请?这不是一样要得罪张让么?”

“今若允了他三所请,或会惹怒张让,但往远里说,总比等着王允将此事攀附到张让身上强吧?况且,下吏斗胆,说句不该说的话……。”

“说!”

王兰往前膝行了点,凑到文太守身前,低声说道:“如明府所言,等到平定了贼后,朝廷也许会治明府之罪,与其坐等朝廷降罪,何不允了荀贞三之所请?还能得一个刚直的清名,为天下称赞。”

王兰说得很对,捕拿不捕拿张直,文太守都是要获罪的,黄巾叛,这可不是小事,一旦获罪必是重罪,命极有可能不保,既然如此,还不如搏一搏,答应荀贞等所请,捕拿张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