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位看官,周洪勋的“武字营”是怎么一回事?
原来,“武字营”的前身,是驻在邛州的清巡防军第八营。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赵尔丰抓捕蒲、罗会长以后,邛州各地村民揭竿而起,纷纷参加同志军起义。
第八营管带(营长)黄思瀚奉命带领第八营,到各乡镇驻扎,以便镇压村民叛
。
第八营书记官周洪勋是同盟会员,在知悉成都发生血案后,他要求把分驻在各乡的巡防营弟兄带回邛州。
实际上是准备在邛州起义,趁机夺取州府,黄管带不予理睬。
周鸿勋即带一个同盟会员,突然闯
管带黄思瀚房中,要求他不要镇压同志军,将全营开回邛州城,可是黄管带坚决不同意。
周洪勋示意身后的会员开枪,杀死了黄管带,继又击毙军需官和教练官。
周洪勋立即宣布全营起义,大家推周洪勋为统领。
随后,周洪勋率起义军突然围攻邛州,知州文德龙猝不及防,城门被起义军打开。
周洪勋
迫文德龙给第八营的兄弟发军饷,文德龙只好
出库银八百两。
周洪勋起义后,将原巡防军第八营番号改为“武字营”。
邛州同志军东路首领祝笨、西路首领冯利和、北路首领蓝四管事,都率队赶来与武字营会合,并接受周洪勋的节制,队伍迅速发展到四五千
。
周洪勋将武字营拉到双流前线,去参加保卫双流和新津的战斗。
话说田武魁的前锋部队,在辜家碾遭遇水淹,被同志军打得落花流水。
他不甘心失败,亲率巡防军,去攻打塔子桥下边的板桥梓。
趾高气扬的田提督,率清军刚走到三里坝,忽听“轰隆”几声炮响,从竹林里、
堆里、沟坎、田坝等处杀出数不清的大脚
同志军。
她们打扮奇异,
缠青纱,手臂上缠白布作标记。
手持大刀、钢叉、梭镖等武器,一个个
神抖擞,不要命地冲向巡防军。
巡防军大都没有见过这种阵仗,吓得拔腿就逃。
在经过一个山坡时,突然又冲出来一批
剑仙侠客。
她们有的
包白丝巾,有的
戴斗笠,围腰束身,手臂上缠红布作标记,手持清风剑,旋风般冲向清军。
巡防军被吓得抱
鼠窜,自相践踏,狼狈不堪。
田武魁本来就很迷信,遭遇大脚
攻击时就吓
了胆,现在从山坡后面突然又杀出一群剑仙侠客,吓得他魂不附体,一
从马背上栽了下来。
他用手摸了一下脑袋,感觉还在自己脖子上,便连声呼喊“救命!”。
他所骑的高
大马受到惊吓后,在田坝里
窜,被大脚
杀死。
各位看官,这些大脚
同志军和剑仙侠客,又来自哪里?
原来,在成都北门组织攻城的廖春雷,得知赵尔丰派
锐部队出南门,去抢夺战略要地新津。他
知新津保卫战的成败,事关赵尔丰的命脉。
由于北门战事很紧,廖春雷抽不出兵力,便令妙音和王淑娟去召集
同志军,配合刘自强保卫新津城。
妙音去青神县,请来十三妹领导的大脚板
同志军。
十三妹,屏山县
,本名时三妹,二十五岁刚出
,
缠青纱,身材苗条
,面容白净秀丽。
她从小就像男儿一样,刻苦习练武功,功成以后身手十分了得。
他崇拜红灯教
英雄廖幺妹,心怀侠义心肠,好打天下不平之事。
逐步在江湖上有了好名声,老百姓亲切地称她为“十三妹”。
十三妹原来有个兄长是袍哥舵爷,不幸被官府杀害。
她便接管了兄长的袍哥码
,成为著名的
舵爷。她积极发展
袍哥,立志要为兄长报仇,杀尽贪官污吏。
四川掀起保路运动后,十三妹以
袍哥为骨
,拉起两千多
的大脚板
同志军起义。
大脚板
兵
缠青纱,围腰紧束,黑布绑腿。个个身背利剑,手持大刀,英姿飒爽,清军见了无不为之胆寒。
后来,十三妹又吸收了部分彝族和藏族的
参加,转战于青神、犍为和峨边县一带。
由于十三妹骁勇善战,她的打扮和长相,又酷似原红灯军的
首领廖幺妹。
清军见到十三妹时,吓得不要命地逃窜,惊呼:“观音下凡了!廖幺妹杀来了!”
十三妹将大脚板
同志军开赴双流后,刘自强将她的部队布置在黄水河一带,阻击进攻新津的清军。
当刘自强把清军引
到三里坝埋伏圈时,十三妹突然带领大脚队冲出来,杀得巡防军
滚尿流。
妙音又从青城山和峨眉山组织起一批,主要由道姑和尼姑组成的
侠队伍,连夜赶到双流的同志军阵地。
侠与刘自强会师后,作为奇兵预先埋伏起来。
刘自强先让十三妹的大脚板
兵打
阵,在巡防军败退过来时,妙音指挥
侠突然杀出。
巡防军措手不及,死伤不计其数,大败逃回县城。
据说田武魁被吓病了,被
扶在马背上又摔了下来,只好由部下找来竹滑竿抬回双流县城。
清军被同志军零敲碎打,举步维艰。
由于不熟悉地形和道路,清军在黄水河一带,被同志军分割包围,马步炮都展不开,经常被整哨围歼。
于是,田武魁又从邻县调来巡防军六十八标,朱波澜又调来新军十七镇的马标,外加步炮一营前来增援。
清军与同志军在西至金马河畔,东至杨柳河畔的广阔地带,大战十余天,互相形成拉锯战。
朱波澜决定调整战术,改用马标的战马打先锋。这些军马训练有术,军官通过军号的音调,来指挥马队作战。
在战斗时,骑兵在前面冲锋陷阵,冲杀非常迅猛,同志军措手不及,死伤惨重。
在同志军防守最困难的时候,王淑娟从大邑县,带领王三娘的大刀队来参战。
王三娘,大邑县著名
袍哥。她的丈夫曾被赵尔丰以
党分子杀害,她心怀仇恨,加
袍哥誓死反清。
在成都发生血案后,王三娘率领所部二千多
,攻打成都西门外的清军。
她身背大砍刀,袖子挽的“龙台
”,率领
同志军,砍得清军脑浆四溅,尸横遍野。
王三娘对部下说道:“赵尔丰屠杀请愿学生和市民的
景就是这样的,我们要报仇。不杀死赵尔丰,我们誓不收兵。”
王三娘跟随王淑娟,带领
同志军赶到双流前线参加会战。刘自强把王三娘的大刀队,布置到金马河畔设下埋伏。
面对清军凶猛的马队,如何才能克敌制胜呢?
十三妹发现马队的进退,是由军号音调的变化来指挥的。
于是,找了一些当地的同志军到山上砍来竹子,先将竹子锯断成一节一节的竹筒。
然后再将竹筒按照一定的方法串联起来,做成特制的“过山号”。
它能模仿军号的音调,吹出几乎与军号相同的声音。
王三娘又将农家的竹晒席,卷成又大又长的筒子,涂上黑颜色,伪装成高高架起的“大炮筒子”。
当清军的骑兵再次冲来时,整个乡间的房前屋后,田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