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大传》,或称《易传》,因共十篇,又称“十翼”。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传,有解说之义。在古代,凡解说、阐发经典著作意义的书和文字,皆可称为“传”。如《春秋左传》,是左丘明为《春秋》所作的注释。《诗经毛传》是毛亨为《诗经》所作的注释。翼,本指鸟虫之翅膀,此是指《周易》不可缺少的,与《周易》相辅相成的,注释解说《周易》的著作。
《易传》十篇指:《彖》上、下,《象》上、下,《文言》,《系辞》上、下,《说卦》,《序卦》,《杂卦》。
《彖传》(或称《彖》)
彖,即材,通“裁”,有裁断之义。裁断一卦之义的文辞,叫彖辞。彖辞也叫卦辞。对彖辞(卦辞)的解释称为“彖传”。《易传》以“彖”作篇名,实指“彖传”。《彖传》共64条,按照六十四卦分为上下经的分法,《彖传》分为上、下,即《彖传》上,《彖传》下。《彖传》专释《周易》卦辞,其方法如下:
1以八卦之象释卦辞。八卦最基本的象是八种自然物:乾代表天,坤代表地,震代表雷,巽代表风,坎代表水,离代表火,艮代表山,兑代表泽。以八卦之象解释卦名卦辞。如《泰·彖》即《彖》释《泰》曰:
“天地
而万物通,上下
而其志同也”。
唐·李鼎祚辑易传
所谓天地
,是指泰上坤下乾,坤为地,乾为天,天本在上,而今在下,地本在下,而今在上,以示天阳之气下降,
地气之中,地
之气上升而
天气之中,二气
感,故有“天地
”之义。由于
阳二气
感,万物生生不已,故为通达,即是“万物通”。
所谓上下
,是指泰上坤下乾,乾为天阳本在上而今在下,坤为地
本在下而今在上,故有上下
感之义,就社会而言,乾象征君,坤象征民众,在泰卦,君在下,众在上,以示君民上下
感,志向相通。
自然界的
阳二气
感,万物通达生长;社会中君臣上下
感,志向一致,故天下泰平和谐,因而称此卦为《泰》卦。泰。就是泰平,通达。
2取义理释卦辞。八卦皆含有义理,如乾为刚,坤为柔,震为动,巽为
为风,坎为险,离为丽,艮为止,兑为说(悦)。《彖传》以八卦所含义理释卦辞,如《讼·彖》,即《彖》释《讼》曰:
“上刚下险,险而健,讼。”
所谓上刚下险,是指《讼》上乾下坎,乾为刚在上,坎为险在下,故有“上刚下险”。所谓险而健,是指《讼》内卦坎为险,外卦乾为刚,刚即健,故称“险而健”。因此卦乾阳刚健在上,坎水
险在下,上下争讼,故为讼卦。
3取爻位说释卦辞。所谓爻位说,是指爻所处的位置。它主要有这样几方面内容:中位、乘、得位、失位、应位。《彖传》以爻位说释卦辞,如:a.以中位说释之:
《蒙·彖》:“‘初筮告’,以刚中也。”
所谓以刚中,是释“初筮告”,蒙卦有九二爻为阳爻,并居内卦中位,故称“刚中”。
b.以得位、应位释之:
《小畜·彖》:“柔得位而上下应之。”
小畜一
五阳,六四爻以
居
位,故称“柔得位”,五阳爻分居六四上下,故称“上下应”。
c.以乘释之:
《彖传》所谓乘,是指
爻居阳爻之上。乘,有乘凌之义。《彖传》以乘释卦辞,如《夬·彖》:
“扬于王庭,柔乘五刚也。”夬一
五阳,
为柔,阳为刚,此卦有一
柔乘凌五刚之象,故柔乘五刚。
4以卦变释卦辞:
卦变,是指由于
阳爻的变动,而使一卦变成另一卦,它反映了卦与卦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变化的关系。《彖传》运用这种卦与卦之间的关系注释卦辞。如《损·彖》曰:“损下益上,其道上行。”
所谓损下益上,是指《损》来自《泰》卦,即泰九三爻与上六爻
换位置而成,从上下卦看,是减损泰卦下体一阳爻而增益到其上体来。其道上行,是说减损下一阳而增加到上,阳通行在上。
而《益·彖》所说“损上益下”与《损·彖》相反,它是指《益》来自《否》,是减损《否》上一阳爻而增益到下,即《否》九四爻与初六爻互易而成。
象(又称《象传》)
卦象取法自然之象,自然之象是指自然界事物所呈现的容貌、形态,如
月星辰所呈现的象称为天象,山川
木所呈现的象叫地象。《周易》中的象是对自然界中的物象加以概括整理,并通过卦表现出来的。《易传》中作为篇名的“象”是指《象传》,从上下经来看,它分为《象》上、《象》下两篇,从释一卦来看,又可分为两部分:大象、小象。大象是释卦象,小象是释爻象。
宋·杨万里·诚斎先生易传
宋·杨万里·诚斎先生易传
大象释卦的方法,是先用八卦之象解释卦,然后比拟
事,说明根据此卦象当如何去行动。如《比·象》:“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比上坎下坤,坎为水,坤为地,坎在坤上,故地上有水。水
下,水行地上,没有间隙,有亲比之义,故此卦为比。比:亲比。先王效法此卦象当建立许多诸侯国,并以仁
的态度去对待诸侯。从卦画看,比卦九五居上中为王,上下全为
爻,故称万国、诸侯。
《小象》释辞的方法:
1取爻位说
如释《屯》六二曰:“六二之难,乘刚也。”这是说,《屯》六二有“难”之文辞,是在于:《屯》六二之
乘凌初九之阳刚。
又如释《否》九五爻辞:“‘大
’之吉,位正当也。”这就是说,《否》九五有“大
吉”之辞,在于此爻是以阳爻而居阳位,且居外卦之中位,即所谓“位正当”。
2《小象》有只从爻辞自身来解释爻辞,也就是说辞不明确,小象换一种说法表达这个意思。如《屯》六三曰:“即鹿无虞。”《象》释之曰:“‘即鹿无虞’,以从禽也。”这是说,在没有虞
作向导的前提下去追鹿,这只有被动地跟从禽兽。禽是释鹿。
3从义理方面释爻辞
如《恒》六五云:“贞
吉,夫子凶。”《小象》解释说:“
贞吉,从一而终也;夫子制义,从
凶也。”这是说
道
家守正则有吉。所谓守正就是
在婚姻方面从一夫而终,即一辈子只能嫁一夫,夫死不能再嫁,只有这样,才能有吉祥,而作为男子有绝对的权利只宜
从他,若他从
则有凶。《象》在这里很显然是以儒家的伦理道德来注释爻辞,这是《恒》辞中所没有的,《恒》六五爻辞是说,占问遇此爻,
则有吉,而男
则有凶。
《文言》
“文言”之辞,古者多解,有说以文饰乾坤的,有说依文言理,有说卦爻辞为文王所作,故曰文言,也有说乾坤德大,持以文饰而为文言。
宋·王景孟·童溪易传
宋·王景孟·童溪易传
本篇以“文言”为名,是指《文言传》。《文言》文字不多,专门释《乾》《坤》两卦卦爻辞。《文言》通过注释《乾坤》卦辞,阐发了天地
阳变化之理,君臣上下、安邦治国、修心养
之道,它的注释,无论是从思想内容还是理论
度,远远超过了《乾》《坤》卦爻辞。
《系辞》
系,系属;辞,文辞。系辞,指系属在卦爻之下的文辞,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