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苏安英跟几个妹妹不是同一个母亲,但姐妹间感
很好,苏安花对徐瑾萍姐妹也很喜欢,尤其是对徐瑾萍。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好几年没见,如今一看外甥
长成大姑娘了,这么出色,苏安花更是喜欢的不得了,扯着徐瑾萍不松手,一个劲儿跟徐瑾萍聊天。
聊着聊着,就说到了几个孩子的学习成绩上,苏安花连连叹气。
“二姐,你说你咋养了这俩好闺
,学习都这么好。
你看看我家这俩,啥也不是,老大上初三了,期末才考三百来分,老师说这个分数考不上高中,让去抚松念职高。
你说那职高有啥用啊?咱这家庭,拿钱供着去念个职高,念完了能
啥?”提起这事儿来,苏安花就愁的不行。
“我跟振国商议了,春天拿了毕业证就不让他念了,下来
活吧。
先搁家种一两年地,以后让他去学个手艺算了,好歹能养活自己。”
苏安花瞅了眼自家那俩儿子,“你说你俩但凡有一个跟你萍姐似的这么有出息,学习那么好,我也不至于这么愁得慌啊。”
农村孩子,不念书只能种地,没啥别的出路。
上辈子韩晓明初中毕业没再念书,去学了厨师。
正好那时候大姨家的儿子在市里开了家饭店,韩晓明就在饭店里打工,后来家里帮忙在市里买了房子结婚,
子过得挺紧吧。
韩晓亮也是初中毕业就不念了,留在家里种地。
这小子机灵,跟
家学着瓦匠、木匠活,农闲的时候就去县城搞装修,农忙了就在家里侍弄地。
韩振国两
子在自家后院盖了新房,给韩晓亮娶了媳
。
守家在地,有老
帮衬,再加上韩晓亮能
,
子过得倒还行。
“三姨,但凡能念书,还得让晓明念。高中考不上,读职高也行,毕业了总能找着个工作。
晓明才十七,你让他下来种地,太可惜了。”徐瑾萍知道劝也没什么用,但还是想劝几句。
“要不然,你让晓明回读一年?让他去东岗,我看着他给他辅导功课,只要他肯用心,咋地也能考上高中。”
仙
桥中学的教学质量不行,换个地方,再有徐瑾萍在旁边盯着,说不定能考上高中。
“你问问他,乐意学习么?他根本就不想学。成天就跟我说念够了,要不我能愁得慌么?”
苏安花摇
叹气,“小萍,你找机会帮三姨劝劝他,咱这个家庭不好好念书,真的就只能种地了。”
徐瑾萍瞅了一眼韩晓明,这么大的男孩子多数都叛逆,别看这小子瞅着蔫儿
登的挺老实,心里主意正着呢,父母成天唠叨,肯定是烦了。
“行,三姨,等着到浑江了,我找机会好好跟他聊聊吧。”车上吵吵嚷嚷的太闹腾,不适合谈心。
说话间隔壁座的小娃不知道怎么哭了起来,原本就吵闹的车厢这下更不消停了,吵的苏安花跟徐瑾萍也没法再聊下去。
等那孩子终于哄好,苏安花又跟苏安英聊了起来,姐妹俩也有
子没见了,聊得挺热乎。
火车上很无聊,幸好不是长途,两个多小时之后,火车终于到浑江站了。
浑江,九四年改名白山,但大多数
都习惯了原来的称呼,依旧还叫浑江。
而且,火车站也没改,依旧是浑江站。
火车进站,众
收拾了东西准备下车。
苏安花母子三个也带了不少东西,一行
大包小裹费劲
拉的下了火车出站台。
刚到外面,就见到了接站的
,苏安芬、苏安珍,徐瑾萍的五姨、六姨。
“老五、老六,在这儿呢。”苏安花朝着俩妹妹招手,那边苏安芬姐俩也看到了,急忙迎上来。
“二姐、三姐,哎呀,这是咱家萍子?天,都长这么高了?真俊,跟二姐年轻的时候挺像。”
几乎所有见到徐瑾萍的
,都会说这话。
徐瑾萍笑着上前,挨个儿抱了下五姨六姨肩膀,“五姨过年好、六姨过年好。”
“好,好,过年好。走吧,咱去坐车,你姥在家等的着急了,一个劲儿催着我们来接呢。”
苏安芬笑着扯住了外甥
的手,“你姥还是在你大姨家过的年,走吧,咱们坐车过去。”
苏家以前住在大营村,前些年,苏老太太为了老五老六俩闺
的亲事,把大营的房子卖了,搬到了浑江投奔大闺
冯美玲。
最开始住在江北民乐桥,后来俩闺
都出嫁了,老太太又身体不好,就卖了民乐桥的房子,几个闺
家里
着住,如今是住在大闺
冯美玲家里。
一行
出了车站,就见到火车站外停着好多中
,售票员在那儿大声的吆喝。“前道,前道。”“后道、后道。”
浑江这个城市属于东西走向,主
道就是浑江大街,也就是那些
说的前道。
这年月来浑江,要记清楚想去的地方在前道还是后道,不然容易坐错车。后来,这前道后道的说法后面也就慢慢没有了。
“走吧,咱们不坐这个车,到外面坐大客。”
苏安芬一手扯着徐瑾萍,另一手扯着徐瑾玫,苏安珍领着苏安英,众
又往前走了几步,到大
车站点。
市里跑的车分大
中
,大
上车八毛钱,中
上车一块钱,熟悉市里
况的,多数都坐大
。
大
里面宽敞,几个
上了车坐下,苏安芬付了钱买票,告诉售票员他们到东风桥下车。
冯美玲是建设小学的老师,家就住在离着建设小学不远的一处平房,胡同
就是铁道。
一行
在东风桥下了车往南走,没多远就到了冯美玲家,刚一进门,就见到冯美玲从屋里出来,笑呵呵的迎上前。
“哎呀,可算把你们等来了,老四也刚到,正好,咱这一家子团圆了。”
几个小的忙过来问好,冯美玲一看这些外甥、外甥
们,更高兴了。
“快,赶紧进屋吧,你姥都等着急了,就盼着你们回来呢。”
城里的房子都不大,冯美玲家这就算是不错了,三间半房子,里面挺宽敞。
众
进门,直奔东屋,果然见苏老太太坐在炕上,正往外屋瞅呢。“姥,过年好。”几个孩子齐声说道。
“哎,好,好,都好。快来,上炕坐。”苏老太太这个高兴啊,乐得嘴都合不上了。
“这是萍子?好几年没见着了,长成大姑娘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