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大明第一臣 > 第五十章 天命所归

第五十章 天命所归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李善长凭着这份对田亩土地的见解,成功站稳了脚跟,他急匆匆去筹划细节,迫不及待要给上位露一手。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相比之下,张希孟则是若有所思,也觉得收获颇丰,竟然毫无失落之态。

耕者有其田,这是两千年来,无数农民的梦想。

历次农民起义,都有着对土地的强烈诉求。

均田,几乎是贯穿整个历史的一条主线。

农民起义为了土地,有识之士高呼抑制兼并。

在张希孟看来,均田制自然是最好的策略,而且从北魏到隋唐,都执行过,效果自不必说。只要能修补一些漏,就会无往不利。

可是经过李善长的分析,张希孟才意识到,或许从一开始,均田制的制定者就知道,这套法令早晚要崩溃的。

滋长,官吏徇私舞弊,地方上大族士绅从中渔利……甚至就连普通的小农,也不愿意把已经到手的土地出去,进行重新分配。

均田制在唐初仅仅维持了几十年,就难以维系,差不多从爷爷到孙子,经历两三代,就玩不转了。

到底该怎么办,才能解决这个千古难题呢?

张希孟百思不解,很凑巧,贾鲁让把他叫过去了。

见面之后,老贾直接就揶揄道:“让夺了风,你这个第一宠臣地位不保,难道就不着急?”

“为什么要着急?”张希孟大惑不解,“天下这么大,事这么多,断然不是我一个能顾得过来的,多来几个贤才,辅佐主公,我还求之不得,正好也能放松一些……只是我一时还想不清楚,均田要怎么弄,才能长治久安,一直延续下去,老大,你知道吗?”

贾鲁跟看怪物似的看着张希孟,完全不解。

过了好一会儿,贾鲁才咳嗽道:“你……真的觉得,朱元璋能夺得天下?”

张希孟更错愕了,难道不是吗?

不但要夺得天下,还要创立赫赫大明朝!

这不是天经地义的事

“贾老大,莫非你怀疑主公?”张希孟把眼睛瞪起来。

贾鲁呵呵哂笑,“要不你去问问朱元璋,看看他有没有把握?老夫就想不通,你小小年纪,怎么就认准了这位能当皇帝?你还想长治久安的事?你怎么不想想下个月怎么过?”

贾鲁万分困惑,他真是想不通,张希孟的自信哪来的?

张希孟也怔住了,他思索了一会儿,似乎明白了什么……他制定方略,想的自然是天长地久,甚至要超过历史上大明朝的寿命,不然自己还穿越什么?

可是对当下来说,生存才是第一步。

老朱的兵马也就万规模,在群雄当中,都属于小弟弟。

谁要是笃定老朱能夺取天下,那才是脑筋不好呢!

想通了这一点,张希孟也明白了李善长挖了个什么坑给他!

均田制的确有漏粮田也不那么万全……但是对不起,当下似乎并不需要考虑那么长远。

只要能给百姓分田,能让大家伙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努力种田,多缴田赋,多负担兵役……让朱元璋有足够的力量,能够战胜群雄,夺得天下就好。

所谓十年之期,已经太漫长了。

除了张希孟之外,估计没能确定他们会不会活到明年?

难怪大明后期弊端丛生,敢从一开始就没有想那么长远!

张希孟忍不住吐槽,可转念一想。还真没法责怪什么,在老朱之前,谁能想象一个要饭的成为天子啊?

前面贾鲁拿恢复山河忽悠李善长,李善长拿唐代的均田崩溃挤兑张希孟……还真是一环扣一环,算计不爽!

这帮读书的,都是黑了心的,不管是朝廷尚书,还是地方小吏,都是一个德行!

自己跟他们比,还是有些稚,不过你们欺负我,就别怪我不客气。

张希孟眼珠转了转,突然念道:“天地相乘数一原,忽逢甲子又兴元。年华二八乾坤改,看尽残花总不言。”

四句诗念完,笑而不语。

贾鲁眉微皱,“这不是邵康节的梅花诗吗?”

张希孟一笑,“没错,老大博学多才,自然知道康节先生神算无双。这首梅花诗写的可是大元朝的下场!”

贾鲁大吃一惊,“你还懂谶纬之学?”

张希孟笑呵呵道:“老大,前两首梅花诗已经预言了北宋和南宋的灭亡,这是第三首,忽必烈在甲子年登基称帝,兴起大元朝,我说的没错吧?”

贾鲁本不信谶纬之说,可稍微思忖一下,忽必烈的第一个年号,的确是至元,很巧的是那一年就是甲子年。

“那,那后两句怎么说?”

“年华二八,自从忽必烈到如今大都的元皇帝,传了十代,如今在皇帝身边有个宦官叫朴不花,他是高丽进贡的,如今在宫中隔绝内外,眼看着山河碎,却是不言不语啊!”

“这个……”贾鲁怔了许久,忍不住哈哈大笑,“张希孟啊,你这是牵强附会,谶纬之学老夫也听闻一二,事前无能知,事后牵强附会,不过是马后客。就算大元亡了,难道江山就一定是朱元璋的?”

张希孟笑容可掬,不慌不忙,又淡淡念道:“毕竟英雄起布衣,朱门不是旧黄畿。飞来燕子寻常事,开到李花春已非。”

四句诗念完,再看贾鲁,老子已经呆住了。完完全全陷了错愕、惊骇!

张希孟所念的正是梅花诗的第四首,英雄起布衣,老朱的确是布衣得不能再布衣了……凑巧的是,第二句直接点了老朱的姓!

这就不能不让联想了……

“啊!难道康节先生真的算了出来,朱将军会登基称帝?”

贾鲁虽然是理工男,但毕竟没有受过唯物主义教育,虽然嘴上不信谶语这一套,可是隐隐约约,还是相信天命存在的。

而且张希孟念的梅花诗的确是北宋年间邵康节所写。这和莫道石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不一样。

独眼石可以自己凿,这两首诗,却是没法硬塞给邵雍。

而且你说元朝那一首是穿凿附会,可为什么接下来一首说英雄起布衣,还说朱门不是旧黄畿,这不就是说姓朱的布衣英雄,要改天换地,重兴一朝吗?

贾鲁彻底凌了,难道,难道真的天命落到了朱元璋身上?

别看之前贾鲁被俘,朱元璋说出让他治理黄河的话,他也留在了军中……可贾鲁到底不相信,老朱能成就霸业。

因此他一直称呼朱元璋为将军,他在营中,也就是个客卿……问到他的上,他会尽力回答,可是想让他主动出力,那是不可能的。

可是这两首梅花诗一出,彻底击穿了贾鲁的最后防线……或许,没准,朱元璋真的是天命所归啊?

很凑巧,这时候老朱从外面进来,他本来是要找张希孟商议,听闻张希孟去见贾鲁,他也跟来了。

老朱迈着虎步,撩起帘子,走了进来……就在这个刹那,夕阳的红霞投帐篷,映照在老朱身上,红光乍现,宛如天神。

贾鲁直接双膝跪倒,浑身颤抖,老泪横流。

“罪臣贾鲁……拜见主公!”

说完之后,老五体投地,激动到了不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