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大明第一臣 > 第一百三十六章 文正

第一百三十六章 文正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张士诚摆出了作战的架势,朱元璋也不客气,这个结果他和张希孟推论了不止一次。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元廷一旦兵败,他跟张士诚之间,就必须分出个胜负,断然不可能和平共存。

老朱也在厉兵秣马,准备趁着张士诚最虚弱的时候,一击致命,夺下淮东。

就在这时候,老朱的军营外面,来了两个,是一对母子,一个半老的,一个不到二十的小伙子。

一来到,就嚷嚷着要见“我叔”。

这可不是太平的时候,大战在即,水兵不会随意放进去,因此必须仔细盘问,而对方颇为不耐烦。

“我叔就在里面,是你们上位,快让我们见他,有要紧的事。”

正在争论之际,徐达正好路过,他看到了年轻,怔了片刻,突然想起,这不是朱家大嫂子吗!

没错,来就是朱元璋的大嫂和侄儿!

在那一场摧毁朱元璋家庭的劫难之中,朱元璋的大哥,还有大哥的长子,全都死了,只剩下大嫂王氏带着二儿子返回了娘家,勉强过活,拉扯儿子长大。

一晃过去了好些年,王氏辛辛苦苦,好容易看着儿子长大成,这孩子身形矫健,很像他们老朱家的

十几岁的时候,就学习箭,舞刀弄枪,几年下来,等闲三五个,打不过他。

王氏也算是老怀大慰,觉得可以对朱家有个代了。

孩子大了,正好可以回老家,见见叔叔,认个亲戚,总算朱家不至于绝后。

王氏想得很简单,她就十分留意,四处打听,最初一无所获,可后来濠州朱公子的名气越来越大,尤其是最近,有个善待穷苦的菩萨兵,就号称朱家军。

说那个首领,叫朱元璋,怎么有点像自己的小叔子?王氏找了几个商户,跟家打听,在几次碰壁之后,还真别说,有个告诉王氏,这个朱将军就是濠州钟离,家里很苦,亲都死了,自己出身寒微,起兵之后,对穷最好……王氏耐心听着,渐渐的,她确定了,这就是她的小叔子朱重八!

知道了这消息之后,王氏喜出望外,这正是没有想到,自己这个小叔子不但活着,而且还有了出息,经营起来这么大的基业。

王氏立刻找来儿子,娘俩商量之后,立刻来投奔朱元璋。

这才有了军营外面的一幕。

徐达认出了大嫂王氏,说了几句话之后,就立刻带着他们娘俩进来,一直到了中军帐。

“上位,你瞧瞧,是谁来了!”

朱元璋先是一怔,随即惊喜加!

“大嫂!”

王氏揉了揉眼睛,简直不敢认。

朱元璋的廓虽然在,但是他的气势完全是两个,孔武有力,神色威严,这可不是寻常能有的!

事实也的确如此,这位都要跟张士诚争两淮之主了,又岂是寻常!

过了好一会儿,王氏终于确认了朱元璋,顿时泣不成声,哭得稀里哗啦。

“重八啊,我把你侄儿送来了,还给你们朱家,我,我对得起你死去的大哥了!”王氏泪如雨下,哭得几乎昏厥。

朱元璋也陪着落泪,心肝寸断。

侄子比朱元璋只小了八岁,在老朱十几岁的时候,这个侄子跟在他的后面,拖着两筒鼻涕,小叔小叔,叫个不停,十足的跟虫。

后来朱家完了,大嫂带着他走了,朱元璋和二哥安葬父母之后,也分手了。从那时候算起,已经整整十年了!

不久前朱元璋遇到了姐夫和外甥李文忠,如今又遇上了嫂子和侄儿。

重逢,喜悦自不必说。在这个世,命如芥,能够活下来,都不容易。十年间,大嫂吃了多少苦楚,光看她上的白发,就能知道一二。

可不管她吃了多少苦,都把这个儿子养大了,十九岁的青年,身体高挑,筋骨结实,长得也相当过得去。

朱元璋真是意料之外,惊喜加。

“大嫂,咱都不知道怎么感谢你了!”

王氏擦了擦眼泪,“说这些什么。他是朱家,难道不是我的儿子?我现在把他带来,一是投奔你,二也是希望你给这孩子一个正儿八经的名字,写进朱家族谱,我就心满意足了。”

王氏希望让儿子进朱家族谱,可不是她贪图什么未来的宗室身份,事实上她到现在也不知道朱元璋到底有多大的势力。

她一个,在丈夫死后,辛辛苦苦拉扯儿子长大,绝对值得自豪。朱家族谱,更是说明她没有改嫁,没有让儿子改,更没有忘记祖宗……这是她的骄傲,非常非常值得骄傲的一件事!

族谱,让朱家承认了这一点,她十年的辛苦,也算是有个着落,片刻慢不得。

朱元璋明白嫂子急迫的心,只是张希孟没在身边,起名的事可都是他负责的。

“大嫂,你看能不能等两天?”

“不能等!”王氏竟然十分坚持,“你的侄儿,你起个名字就行!”

老朱太理解大嫂的心,该怎么办呢?

他想了想,就说道:“大嫂,我那个外甥起了个新名字,叫文忠,让我这个侄子也叫文……文什么呢?”朱元璋想了想,“做要正直,做事要正道,不如就取个正字,叫文正吧?”

其实这个正字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赞叹大嫂,做正直,十年苦守,未曾改嫁,此心如一。

王氏念叨了两遍,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她一伸手,拉过来儿子。

“文正吾儿,快给你叔父磕!”

朱文正连忙跪下,嘭嘭嘭,就给老朱磕了三个儿。

这下子可把朱元璋高兴坏了,他拉起来侄儿,仔细端详,孩子孔武有力,英气勃勃,的确很好。

“你练武了?”

“练过!”朱文正脆答道:“箭术,刀法,拳脚,都不错!”

老朱笑了,“这军中的高手也不少,你往后要跟他们好好学。不过武艺虽然厉害,到底还要读书识字才行。”

提到了读书,朱文正咧嘴了,“叔,我都这么大了,怕是晚了吧?”

“不晚!”

老朱格外认真,“咱比你大了整整八岁,咱在两年多之前,才开始正儿八经读书。这个事啊,关键就要有名师,回咱跟张先生说一声,让他指点你,咱可告诉你,这位张先生学问极好,是咱的左膀右臂。”

朱文正一听读书,就咧嘴了,但是他又不敢反驳,只能诺诺而已。

王氏却来了兴趣,“这位张老先生是谁啊?他的本事真那么大?”

“老先生?”朱元璋哈哈大笑,“他比文正还小好几岁呢!不过别看他年轻,但是学问不年轻。家是书香门第,世代读书,可比咱们家都是农强多了。”

王氏大吃一惊,“那个——重八,你现在到底有多大的势力?怎么有这么多听你的?”

朱元璋笑道:“势力算不上多大,濠州,泗州,滁州,和州,扬州,全都在咱的治下。”

“哎呦!”王氏忍不住惊呼出来,“这,这不是整个淮西,都是你的了?”

老朱矜持一笑,没有做更多的解释。

王氏想了想,笑着道:“既然这样,我也就不要这张老脸,说两句过分的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